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最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大姚彝剧榜上有名。
“大姚彝剧”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起源于大姚民族民间,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特有的民族剧种。以创始人杨森运用民族歌舞,模仿花灯形式,用彝语、彝调、彝舞编写、演出的《半夜羊叫》等为典型的反映彝族现实生活的一批剧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可,从此使得彝剧诞生并延续至今,且成为大姚彝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01月23日,大姚彝剧《放羊人》在云南省滇剧院举办全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中精彩亮相,荣获“云南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示范奖”;还有《啦咪脱贫》《圆梦》《老来乐》《木坝村的笑声》《魂系彝山》《巧调解》《百戏贺岁》等一批优秀大姚彝剧分别在全国、全省、全州和县内各平台相继上演,把彝族的历史文化、彝族服装特有的风格及细腻的缝制手艺展示给世人,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进一步感受到了大姚彝剧的独特魅力。
今后,大姚将按照县委提出的“文化带动旅游、旅游促进文化”的发展思路,以打造“文化旅游名县”为突破口,继续深入做好彝剧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发展工作。
来源丨新时代民族网责编丨马寅瑞审核丨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