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争取仙桃城区支线铁路建设项目纪实
这是可载入历史的“仙桃作为”:一年零八个月,拿下三年五载才能争取到的项目;这是万人民的“铁路梦想”:汉宜线大福至仙桃城区支线铁路项目获批,即将开工建设。 市委、市政府运筹谋划,凝心聚力,终于项目落地,仙桃有了自己的铁路。 城际列车,穿越时空,呼啸而来。江汉大地,巨龙腾飞。
以仙桃精神逐梦 沿着历史轨道,回溯艰辛历程,一段逐梦之旅令人难以忘怀。 汉宜线大福至仙桃城区支线铁路接轨方案的批复落定,凝聚着各方力量,也凝聚着发改人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
年9月,肖家邦调任市发改委主任。他想得最多的,就是“想大事、谋大事、干大事,谋大项目”。“把铁路引到仙桃城区,实现仙桃人的铁路梦”。
上北京、跑武汉、找专家,肖家邦带领市发改委一班人多方奔走,于年6月,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加快推进武汉到仙桃城际铁路建设》的报告。同年9月10日,市发改委提交《关于启动仙桃到武汉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建议》。 年10月12日,在市委、市政府启动对接武汉轨道交通项目后,市长周文霞带队前往武汉,先后拜会湖北江汉铁路公司总经理危国俊和省发改委副主任潘幼成,汇报了建设仙桃至武汉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加快推进武汉——仙桃同城一体化的思路。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认同。从这一天起,仙桃人逐梦城际的大幕正式开启。 然而,项目进行集中评审时,由于铁路主干道区间开岔没有先例、大福段土路基长米,接轨困难等因素未获通过。 但仙桃人相信:此路不通,就有另一条路;另一条路难走,还有别的路。总会有一条路的。 春节期间,市发改委一班人住进了北京一家经济型小酒店。寒冬腊月,顶风出门,一次次登门拜访,一次次“空手而归”,但他们没有气馁。 年1月,新一届发改委班子同样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汇报、请示、沟通,项目争取一波三折。 在设计方案报批过程中,铁四院先后做出了10多套接轨方案,但因有关技术标准难题,均被否定。 困难如山,阻碍重重,市发改委人没有放弃逐梦城铁的脚步。只要涉及铁路事宜,全委上下连轴转,加班加点,毫无怨言…… 最终,仙桃人拼命争先的精神,感化了铁总、省相关部门,项目批复最终峰回路转。
与时间赛跑 “一段16公里的铁路,是全体仙桃人多年的宿愿。对于发改委人而言,既是大事,又是细活。”市发改委副主任周传舫感慨。而逐梦之旅,却是那么艰辛,那么漫长。 仙桃、武汉、北京,北京、武汉、仙桃,三地往返辗转,来回风雨奔波。市发改委人不管白天黑夜,无论晴天雨天,只要任务一来,带上公文包和资料袋,说走就走。
今年5月10日,市委书记胡玖明前往武汉,拜会来鄂调研的中国铁路公司副总经理黄民一行。这一路,几经变化,跌宕起伏。
当日中午,胡玖明从仙桃出发前往襄阳。没想到,即将抵达时,得知黄民行程临时发生变化,正返回武汉。事不宜迟,胡玖明当即折返,从襄阳“追”到武汉天河机场,终于赶在黄民登机之前,顺利会面。 两人相谈甚欢,达成共识,摁下项目落地的“快进键”。 灵通的消息,灵活的策略,背后,是一群为仙桃铁路梦倾尽心血的发改委人。 “我们必须做到随时随地了解他们的行程,信息掌握得不充分,就别想见着黄总。”周传舫说,在从省发改委、铁路局了解到黄民即将来湖北调研的消息后,他们顿时觉得这是个不容错失的良机,并迅速向上级汇报。 黄民调研工作繁忙,日程紧凑。如何将仙桃的铁路项目汇报巧妙安插在黄总此行之中,他们煞费苦心。
“就跟打仗一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随身带的资料有这么厚。”周传舫用手比划着。他说,要想让铁路成功落地,必须像钉钉子一样,锲而不舍,一锤一锤敲实工作。唯有如此,才能使项目尽早落地。 从“梦铁路”到“通铁路” “仙桃至武汉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仙桃与武汉城市一体化轨道交通项目”“汉宜线大福至仙桃城区支线铁路项目”……项目动议以来,名称发生多次改变。 “提法的变化,意味着项目研究路径在优化,方案越来越接近现实。”周传舫说,“从年10月策划项目,到今年6月项目落地,一年零八个月,我们创造了‘仙桃速度’。”
今年春节刚过,他便开始了北京的旅程,平均每周去北京一次,成为他的例行公事。肖家邦随时拉起行李箱就出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严启方靠前指挥,一天跑两趟武汉,一天飞北京一个来回成为家常便饭。市长周文霞在重要节点,总是亲自衔接、沟通、疏导推进工作。
项目的审批,涉及到铁总计统部、运输局、鉴定中心、经规院等部门。赶在批复前,让铁总认可方案,市发改委做足了功课。“光接轨方案,我们前后就做了将近20套。”他说。 在北京的那些日子,周传舫每天都会乘车去铁总,跟踪项目进展,询问下一个环节的审批部门,并提前将工作向他们汇报,以节省审批时间。 “16公里,跟全国其他项目相比,十分渺小。”他说,“哪怕别人没时间听,我也要不厌其烦地说。”为了引起重视,他赶在别人上班之前早早守候。审批人员工作繁忙,他就见缝插针地汇报工作。 从酝酿到策划、推进、落地,周传舫从一个“门外汉”,经过多少次学习、会商、挫折,成了一个“铁路通”,被人称为“周铁路”。 十年磨砺,终成正果。6月23日,仙桃人民期盼已久的仙桃城区支线铁路获中国铁路总公司批复。 随后,各项工作紧锣密鼓。9月1日上午,汉宜线大福至仙桃城区支线铁路建设指挥部成立暨开工筹备工作动员大会召开。9月下旬,即将动工建设。
项目推进顺风顺水 仙桃城铁,与风竞速,领跑未来。 在逐梦城铁的征途上,市发改委人一次次地加速,一次次地跨越,奋力拉近仙桃与铁路的距离。
铁路落地创造了三个奇迹:一是首次在国家主干线区间开岔;二是审批时间不到两年,历时最短;三是站线建设首次采用EPC模式建设。
“敬业、钉钉子、吃苦耐劳”,三种精神熠熠生辉,更是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市发改委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全力推动仙桃经济社会稳健发展。 我市投资增幅继续居全省前列。年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亿元,同比增幅16.1%,位居全省17个地市州第2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3个百分点。 市发改委包挂的三个重大项目:大福至仙桃城区支线铁路建设项目获得铁总批复后,即将动工建设,目前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华润电力仙桃火电项目进展顺利。9月底接入系统有望获批,至此,开工建设前期支持性文件全部取得,工程服务和三大主机招标合同签订,试桩和场平工程基本完成。预计项目主体工程年开工建设,年竣工。江汉平原货运铁路仙桃段架梁铺轨和地方配套建设基本完成,“三改方案”建成,预计下半年正式运行。(记者许立菊、张曼)
来源:仙桃日报
编辑:赵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