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民族服饰解读

节日民族服饰解读

服饰是走动的文化,是民族文化体系中最直观的文化事象,它深刻反映着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的历史演进、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生产和消费水平以及文明程度,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积淀,有着异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彝族——赛装节

赛装节即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图片来源于楚雄州委宣传部

在云南永仁等地的彝族,还举行一年一度的赛装节。届时,从六七岁的小女孩到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纷纷穿上自己最心爱,最漂亮的绣花衣裳,成群结队赶来,参加隆重快乐的赛装节,显示自己精巧的手艺和才智,学习别人的经验。她们互相欣赏交流,比赛谁的服装最美,谁的手艺最高。她们还在一起唱歌跳舞,兴尽方散。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新浪博客/中国民族建筑网

仔细观看,每个人的服装都是独具特点。构图、用色都互不相同。那构图上的繁简虚实,形象的夸张变形,色调上的对比反差,令人叹为观止。慕名而来的宾客都沉浸在赛装场面中。各村寨的刺绣能手组成的赛装队在唢呐、芦笙的伴奏声中翩翩起舞,灿烂缤纷的色彩随着光与影的流动强烈冲击着我的视线。在这里,世界犹如万花筒般展现出绚丽的姿态。灿烂别致而不同寻常的服饰美,亮丽而不艳俗的色彩美,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蒙古族——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

图片来源于知乎

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不分岔,领子较高,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脚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图片来源于新浪网/突袭网

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

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并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

图片来源于新浪内蒙古网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五蝠捧寿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外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图片来源于凤凰网

熔铸创新之魂,融入时尚之魅,拥抱生活之美——在新时代,活色生香的蒙古族服饰文化正在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高级的审美情趣、高超的手工技艺和高明的设计智慧,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草原民族服饰时尚化、生活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傣族服饰商业化和展演化的倾向也日趋明显。傣族服饰的功能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从传统的遮羞蔽体和保暖遮阳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群众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工具。在西双版纳傣族园中,傣族妇女穿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装,每天为游客展演已经世俗化了的“泼水节”,或者陪游客照相,并收取一定的费用。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同时,更主要的是这个民族繁衍、生息发展的根本支撑,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服饰文化也不例外。

此次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期间得到了腾讯NOW与腾讯新闻的特别支持,大家也可在通过相关活动详情预约直播观看非遗人、设计师不一样的一面。

指导老师:杨柳

组长:马腾

小组成员:欧颖秋吴君荟袁梅

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责任编辑:孟倚帆

云文创

汇集最新、最热的文创资讯

                







































小儿白癜风怎么治疗
白癜风擦什么药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tc/6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