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5月21日,大姚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组织大姚县科技协会、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乒乓球协会、足球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大姚县石羊镇诗词协会以及楚雄州花灯戏剧民间传承人李艳等一行30余人到大姚县昙华乡中心学校开展教育扶贫工程“圆梦蒲公英”送教下乡活动。昙华乡初级中学、中心完小、中心幼儿园师生余人参加。
据悉,本次活动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关于印发<蒲公英行动计划(—年)的通知>》文件精神及《大姚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作用,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鼓励和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活动中心功能和区位优势,加强对大姚县乡村学校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促进贫困乡村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圆梦蒲公英本次活动主要围绕论文写作、爱心捐赠、文艺表演、现场互动几个主题展开。
首先,《云南教育》首席编辑晏祥辉应邀为昙华乡中心学校的教师进行“教研论文的写作与投稿”写作培训。晏祥辉从编辑审稿的角度,理论结合实际,从标点符号用法、“的”“地”“得”的区分、常见差错、投稿须知等方面为教师进行了说明,并详细介绍了云南教育报刊社旗下《云南教育》《学生新报》《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三大品牌概况,最后介绍了“两刊一报”各个栏目的征稿要求,鼓励教师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和民族地域特色积极投稿。
《云南教育》首席编辑晏祥辉做论文写作培训
接着举行的是爱心捐赠活动。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的民族,学生除了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加强道德修养,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大姚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为昙华乡中心学校30名品德好、才艺佳的学生捐赠了爱心书包。
领导与受赠孩子们合影留念
与此同时,昙华乡中心学校校长郭文武还向大姚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回赠锦旗。
回赠锦旗
之后便是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送教下乡教师与学校师生同台表演才艺,以节目表演的形式开展交流,展示个人特长、展现艺术魅力,营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民族。大姚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第一次送教下乡活动就选在民族底蕴丰厚的昙华乡——彝族传说“咪依噜的故乡”“彝剧的诞生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昙华乡中心学校将彝族文化与学校特色教育相结合,每个师生都拥有一套自己的彝族服装。活动现场,所有师生身着彝族盛装,形成一道靓丽的校园风景。
古彝源地
学生先后表演了彝剧《彝寨闹春》,彝族舞蹈《小苹果》《弦子欢歌》《赶圩归来啊哩哩》《三跺脚》,以及乐器联奏,极具彝族特色的节目让师生大饱眼福。接着,送教下乡教师带来的彝剧《同是一家人》,拉丁舞《大姚之恋》,吉他弹唱《妈妈》,钢琴、葫芦丝联奏《竹林深处》,手风琴演奏《西班牙斗牛士、花儿与少年》,独唱《山风一样自由》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学生们大开眼界,沉浸在艺术的熏陶中。
楚雄州花灯戏剧民间传承人李艳等表演彝剧《同是一家人》
彝剧《彝寨闹春》
民乐联奏
彝族舞蹈《三跺脚》
最后一部分活动是师生互动,教师进入课堂、活动场地针对各体艺项目对学校师生进行授课,教授专业知识、技能,面对面帮助师生解决活动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学生踊跃参加了足球、乒乓球、舞蹈、音乐、书法、绘画、科普等兴趣小组,教师循循善诱、手把手辅导,学生认真学习、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参加舞蹈小组的学生跟着老师学了一曲又一曲还觉得不够尽兴,他们说:“平时学校也有舞蹈课,但主要学习彝族舞蹈,本次活动让他们大开眼界,特别喜欢拉丁舞。”书法家、画家现场挥毫泼墨,创作的作品让师生啧啧称叹,艺术家们把所有的作品全部捐给了昙华乡中心学校。大姚县书法家协会毛家荣主席说:“只要学校需要,我们一定会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并把作品无偿赠送给学校。”在科普小组,教师携带科技展览材料进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们更深地体会到科技发展的迅猛和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改变,倡导广大师生学科学、爱科学、崇尚科学。
大姚县书法家协会毛家荣主席向学校赠送作品
郭文军老师教授书法理论知识
学生练习书法
学生专心阅读科普报
梁凯老师教授吉他知识
罗军老师现场教授钢琴知识
舞蹈老师在教学生跳拉丁舞
乒乓球教师现场指导学生
大姚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施建雄同志亲临现场并讲话:“在全国上下积极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之时,教育局也要认真履行教育职能,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此次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作用,鼓励和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道德情操,启迪了艺术兴趣。”
大姚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施建雄向学生赠送书包
昙华乡中心学校校长郭文武也说:“山区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师紧缺,本次活动为我们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我们将秉承‘传承民族文化,打造学校特色’这一理念,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昙华乡中心学校校长郭文武
大姚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肖燕在总结本次活动时说:“扶贫先扶志,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作为公益性组织,主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校外特长培训以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也应该加入到扶贫攻坚的行列中来,充分发挥活动中心功能和区位优势,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实现部门联动、城乡互动的协同合作机制,促进贫困乡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乡村孩子心灵受到启迪,把自己培养成为优秀人才,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下乡教师与学校师生合影留念
领导说了!
你转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责任编辑:徐永寿-
-美术编辑:李元琴-
-审核:邓琼-
“本文系云南教育杂志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不过,大家可以放肆地转发到朋友圈,这是可以哒~
”“低调”的自我介绍
--------------------
来都来了,投个稿再走呗~
《云南教育》是云南省教育厅主管、云南教育报刊社主办的教育工作指导类期刊,创刊于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收录于中国知网,连续多年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期刊”“云南省优秀社科期刊”“云南省A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53-/G4,国际刊号ISSN-,网址:ynedupress.ynjy.cn。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侧重于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刊物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推广新成果”的编辑方针,及时传播先进的教育科学信息,积极进行小学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突出引领性、实用性和互动性。全年12期,每期定价6元,年定价72元,邮发代号64-40。刊物以“择优录用”为用稿原则,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即付稿酬、寄赠样刊,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ynjy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