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寻找与论证行动”年度现场终审会日前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举行。经过前期的申报地梳理研究、专家现场考察、本次终审会上的申报地答辩、专家合议环节。大姚县的龙泉寺、美泗村、白塔、妙峰山德云寺最终成为第四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
徐霞客游线的确定,得益于大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勤劳智慧的人民,经过几百年风风雨雨的历史变迁保存下来的文化瑰宝。意味着大姚将有机会参与徐霞客游线世界遗产申报,对于推动大姚全域旅游、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诸多美誉的背后,是县委、政府领导及县政协等部门共同努力、不辞辛劳的结果。大姚徐霞客游线标志地申报工作领导小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前期,在县委、政府的重视下,成立了徐霞客游线标志地申报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由县政协牵头,编印了《云南省大姚县徐霞客游线标志地申报论证书》、制作了徐霞客游线标志地标识牌,拍摄了徐霞客游线电视专题片,通过了徐霞客专家组现场考察。并组织县属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开展大姚徐霞客游线的实地考证工作。
随着大姚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进程的深入,为挖掘、整理徐霞客游览大姚的宝贵文化史料,进一步营造氛围,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在全县迅速掀起学习和弘扬徐霞客文化和精神的浓厚氛围。挖掘徐霞客游线对大姚旅游文化发展及对大姚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促进大姚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实现历史文明共享共进,携手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大姚文体广电旅游局举办了“重走霞客路,徒步古道行”为主题的夏季徒步活动。
明崇祯十一年(年)十二月初七,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千古奇人”徐霞客从今天的元谋县新华村进入大姚县境内考察。沿途,经过20多个村庄,在法慧寺、龙泉寺,白塔山下南门外、妙峰山住宿了五个晚上,感受到大姚“夷村”(彝族村)诚挚待客的淳朴民风,更为大姚留下了广为后人传诵的《宿妙峰山》《夜宿妙峰山》两首诗。徐霞客在大姚境内游历了6天,辗转百余里,在《徐霞客游记》的《滇游日记五》中以多字的文字记忆,为大姚留下丰厚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让现代大姚人触摸到了年前属于大姚的古老的世界。
相信,在大姚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大姚县徐霞客游线申遗暨标志地寻找与认证的成功申报,将对整合大姚旅游资源,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主办:大姚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运营:大姚网
▌图文:大姚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姜云辉
▌编辑:鹤子繁华落幕
▌审核:大姚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连华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