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医院好 http://m.39.net/news/a_9113049.html云南最早的天主教小修院,成凤山修院初创于年前后AlfredLiétrd-,中文名:田德能朱苦拉村的地名很洋气,发音和法语里面chocolat有几分相似。据传,朱苦拉村原来的名字叫“若客来”(意思是弯弯曲曲的地方)或叫“倮客来”,因为该地最早的原住民是傣族和傈僳族。唐代以后,彝族大量的迁徙过来,彝族原来的名称叫“倮倮”,倮客来的意思不言自明。法国传教士进来后,因为倮客来的当地发音和朱苦拉很接近,在地名汉化后干脆改成现在的称谓。又大方又洋气,云南少数民族地名的发音在汉化后原本没有统一的标准,遵守的是约定俗成的规则,在官方第一次确定汉化地名后便遵守了下来。朱苦拉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本身是一个能种植热带水果的地方。中国大陆最早的咖啡树种植在此地,除了极偶然的因素之外,气候条件的符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切,都得从法国传教士说起。清代云南以云南府地界为界,地界以东划为迤东道,以西划为迤西道也叫西道。年之前,云南宗座代牧区的主教公署是在滇东北昭通府大关厅盐津县的龙溪村,离四川很近。从年左右开始,法国传教士们就沿着金沙江边往西进行传教的开拓。当时禁教还比较严厉,而昆明是省城所在地,传教士们从云南迤东道到迤西道,所走的路线并不是经过昆明然后往西,这种走法一是路程更远,二是也比较容易受盘查。从昭通到大理,他们通常是先南下然后顺金沙江岸边,比如走四川会理,攀枝花然后再过江到现在楚雄的大姚永仁地界,接着走宾川到大理,或者再往更远的西北方向到丽江的华坪和永胜地界。年,彭卧彭司铎(JaquesHuot-)就大概沿着这条线路到达了鹤庆的黄家坪,并在此地开辟了天主教的堂口。之后几年,不同的传教士陆续在周边开辟了几个堂口,如华坪的旧衙坪,邓川的大坪子,大理古城,大姚的白盐井,永胜的片角等堂口。云南教区在堂口的开辟上,滇西比滇东北晚了几年,但比滇中和滇东要早。朱苦拉村的位置刚好在片角和白盐井(今大姚石羊镇)之间,离这两个堂口都差不多是两天的步行路程。不能说天主教早晚必定会传播到该村,但该村与天主教结缘确实有它自己的契机。目前为止,尚无十分确切的史料证实在年之前,具体在哪年法国传教士已经到过该村进行传教。但有史料佐证,大理地区天主教传播最早的法国传教士之一罗尼设应该是到过该村的。在朱苦拉村的村民与地主张老爷(张邑清)有诉讼纠纷时,村民们请罗尼设代为与大理府府台进行斡旋,斡旋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所以罗尼设失去了一次在朱苦拉村吸引天主教信众的机会。这些都是发生在年之前的事情。(注:《宾川县志》有载)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罗尼设或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到过朱苦拉村,并且与村民有过一定的接触,只是时机未到,他未能成功的在朱苦拉村开辟堂口。罗尼设到过朱苦拉村的可能性还可以从其它资料来进行佐证。年4月,安邺(FrancisGarnier)率湄公河考察队的另外两人,沿文中上述路线从曲靖会泽(当时的东川府所在地)到达大理古城。湄公河考察队一行,年,由Lagrée领衔,安邺为副队长。在大理古城,安邺一行并未成功见到杜文秀,反而受到后者的驱逐。当时驻鹤庆黄家坪堂口的罗尼设给安邺充当向导和翻译。会面失败后他一并受到杜文秀驱逐,这几个法国人从大理古城回四川会理走的路线就是宾川往大姚的白盐井,很大可能经过了朱苦拉村。考察队随行带有咖啡豆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是有咖啡种子也比较正常。到底是咖啡种子无意掉落还是随手埋下,现在已无法考证,但这是其中的一个假设。第二个假设是法国传教士PierreJulienProteau(-)汉文名称梅神父。他先于-年左右在大姚的白盐井传教,他的自传性资料中说他酷爱喝咖啡,每次出去传教都要带着他的咖啡豆去煮,鉴于朱苦拉离白盐井不远,而且都是彝族居民(少数民族更受传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