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加大对东塔湖湿地公园监管力度近日,针对东塔湖湿地公园的偷钓行为,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执法大队加大监管力度,监管工作已初见成效。 每天,执法大队出动四辆巡逻车加强线下巡察,0余名执法人员沿湖巡逻三次,并在东塔湖周边设立了二十块提示牌,对违规垂钓、围观垂钓的群众进行劝导教育,针对屡教不改的偷钓者依法暂扣垂钓工具,截至目前,暂扣地笼两个,挂子三副,渔具五十六件。东塔湖偷钓整治行动从1月开始以来,经过线下监管和线上曝光,偷钓者已明显减少。(县融媒体中心:梁蓝杨平)新街镇学子喜获云南希望工程关爱受疫情影响青少年专项助学金3月11日,新街镇开展“云南希望工程关爱受疫情影响青少年专项助学金”发放活动仪式,为5名受疫情影响的建档立卡户为主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在读青少年每人发放元助学金,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就读于云南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的学生黎华琼激动不已地说:“感谢党和国家的关爱,疫情期间还为我们发放补助,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深受感动,大学毕业后准备回家做一名医生,想用实际行动报答党和国家的培养”。疫情无情人有情,虽然资助是有限的,但是对孩子们的支持与鼓励是无限的,在全面防“疫”的特殊时期,新街镇团委及时把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传递到新街广大青少年心里。(新街镇团委:张琳)
大姚县成功创建云南省“美丽县城”纪实(一)
00年月8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命名云南省美丽县城的通知》,大姚榜上有名,为我州唯一获命名的“美丽县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年以来,面对全省蓬勃开展的“美丽县城”创建形势,大姚县抢抓机遇,提高创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把创建工作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形象、推动全域旅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抓手,及时启动了“美丽县城”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美丽县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建设指挥部,从发改、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抽调人员专项、专班负责项目谋划、实施、管理工作。及时编制可研,制订建设实施方案,对建设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建设情况汇报,专题研究部署阶段性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领导坚持到一线指挥、一线调度,解决了一批“美丽县城”创建中的困难问题。定期现场巡查推进,保障了“美丽县城”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大姚县围绕“共建干净家园、营造宜居环境、打造特色风貌”三大目标任务,结合“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平安城市、森林城市、智慧城市”六城同创工作,有机开展“美丽县城”创建。通过声势浩大的创建宣传,“人人都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人人都是城市环境的美容师、人人都是城市形象的维护者”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创建氛围。围绕“秀美蜻蛉、大美大姚”目标,大姚县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定位,统筹山、水、林、塔、湖、景多要素共同发展,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持之以恒的实干,年,大姚县巩固了国家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以及省级文明县城、平安县城、省级生态建设先进县创建成果,“美丽县城”创建在“六城同创”的基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美丽县城”规划建设项目93个,总投资1.88亿元,其中,年计划完成项目54项,投资8.78亿元,占总投资的40.1%。省政府规定的59项“美丽县城”考评指标大多已达标,其余将在今、明两年内组织实施完成。在全县人民的努力下,“美丽县城”璀璨绽放!(张从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龙街所三项措施整治乡村“草太医”近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龙街所联合龙街镇中心卫生院,对龙街镇的非法行医行为进行了整治。 一是详细摸排,锁定特定人群。对村组中曾经当过村卫生员、赤脚医生、民间“草太医”进行摸排。二是实地核查检查,分类确定人群。通过与卫生监督部门对接和实地走访核查,对该批人分为三类,一类是在村卫生室从业多年,确有较丰富的医疗经验但无从业资格的人;二类是曾经有过从业经历,但多年来小打小闹为病状较轻的人开药打针的人;三类是自学成才,凭经验给上门就医的人看病的人。三是发挥监管职能,整治非法行医行为。此次整治行动,县市场监管局龙街所共发出责令改正通知4份,取缔非法医疗点5处,拟立案查处1家。通过整治行动,净化了龙街镇的医疗环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用药用械安全、医疗服务水平和身体健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唐李燕)大姚县保障疫情期间城乡居民养老金应发尽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县人社局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创新方法,保障疫情期间城乡居民养老金应发尽发。一是规范业务流程。乡镇经办人员对符合待遇领取人员材料进行审核后在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中做待遇领取申报,汇总当月新增领取待遇人员上报县社保经办机构,确保待遇发放准确无误。二是加强核查比对。对乡镇每月上报的死亡人员名册、城镇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发放名册、公安部门提供的死亡注销人员名册、民政部门火化人员名册进行核查比对,做到不多发、不漏发、不错发。三是强化沟通协作。加强与合作银行的业务衔接,按时将养老金发放到城乡居民账户中,确保养老金及时、足额、准确发放。四是健全基金监管。执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支两条线”和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确保基金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0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养老金发放人,.54万元,做到了应发尽发,及时发放,发放率达%。(县人社局:郭莉)沪滇合作残疾人事业发展项目助力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年1月以来,县残联积极向上争取,抓住上海东浩兰生集团定点帮扶大姚脱贫契机,聚焦残疾人脱贫短板,争取沪滇合作残疾人事业发展项目一个,投资15万元,在石羊镇永丰村委会、铁锁乡自卑么村委会、湾碧乡腊务堵村委会建设残疾人康复站3个,帮助17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户实施了无障碍改造项目,助战了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 项目批准后,县残联专题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项目工作,一是规划项目到位。县残联领导班子带领乡镇残联专干深入石羊镇永丰村委会、铁锁乡自卑么村委会、湾碧乡腊务堵村委会及其17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户开展项目规划,充分尊重残疾人的意愿,并考虑项目资金使用方向,本着改善残疾人生活障碍、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精准开展到村、到户项目规划。二是组织施工迅速。按照项目工程招投标管理规定,在17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户中安装项目标识牌17块、硬化水泥地板31.68立方米、配置盲杖1根、安装不锈钢护栏95.6平方米、配置轮椅3台,购置电磁炉4台、电饭锅4台、洗衣机7台,安装防护门道、配置低位灶柜10台、安装彩钢瓦1平方米、制作防水墙5平方米、购置床上用品1套、配置钢架床4张、配置炊具1套、浇筑轮椅通道条、安装卧室隔板0平方米、墙体抹面90平方米,新建卫生厕所3座,安装太阳能1套、配置坐便椅3台、安装洗菜盆套、架接自来水管5米、安装不锈钢护手6.8米。通过沪滇合作残疾人事业发展项目实施,填补了贫困残疾人家庭两不愁、三保障短板,提升了四有五净一规范一增强工作质量,改善了贫困残疾人家庭户的面貌,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县残疾人联合会:张培云)大姚:劳务经济前景好农民增收乘“东风”
“以前家里靠种核桃,一年也就挣个1万多元。后来老董他们动员我儿子出去打工,收入翻了一倍,连房子都加盖了一层。现在他们还常常到家里回访,太感谢了!”大姚县三台乡村民李中开向记者细数着家里近年来的改变,他感谢的“老董他们”,指的是大姚县人社局成立的乡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派驻三台乡的驻村干部董剑余等人。三台乡是彝族聚居的山区乡,受自然环境影响,经济发展基础较薄弱,群众收入主要依靠核桃、黑山羊等传统种养殖业。但近年来受市场影响,效益不稳定。“我们要把更多的群众送出去,让他们借地学习换脑子、外出务工挣票子、开阔视野壮胆子,使劳务经济成为三台乡农民增收的新支柱。”三台乡党委书记赵丽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有序推进劳务输出工作持续开展,确保农民工顺利复工返岗,大姚县人社局成立了乡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干部逐户逐人调查农村劳动力现状和培训就业意愿,建立了劳动力资源管理基础数据库,实现动态监测。“我从1月1日就到三台乡来驻村开展劳务输工作了,每天走访10多家农户,至今没有休息过。累归累,但有成效,目前仅三台乡就动员到了90多人外出务工。”大姚县人社局驻村干部董剑余告诉记者。乘着这股“东风”,三台乡加快了让“劳务输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脚步。截至目前,全乡已累计向上海、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区集中输出劳动力16批次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余人,省内转移累计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余人,贫困户实现了户均1人以上就业。全乡累计务工人数达余人,劳务经济年产值有望突破万元,预计户均增加务工收入1.9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有就业意向的务工人员都能安全、有序返岗。”大姚县人社局局长肖亮说。(记者王祺丹)▍信息来源:大姚网综合大姚县人民政府网站、云南楚雄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大姚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