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早知道大姚县再生水利用工程项目竣

大姚网旗下同城平台点击进入

大姚县再生水利用工程项目竣工

近日,投资.65万元的大姚县污水再生水利用工程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创建美丽县城,年3月,大姚县多方筹集资金,在县城李湾社区建设再生水利用工程项目。该项目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立方米的污水再生水厂1座和总长18.95公里的再生水管网。建成投入使用后,每天可处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的中水立方,可解决县城建成区面积8.4平方公里75.93公顷的绿化景观浇水、城市环卫用水以及蜻蛉湖、白塔湖、东塔湖景观补水问题。(张从华张朝文)

大姚县三台乡“多条腿走路”闯出产业发展新天地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三台乡抢抓脱贫攻坚历史机遇期,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靠山致富,坚持广辟渠道谋发展,闯出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广阔新天地。种好三棵树,特色林果业稳步发展。三台乡海拔高、气温低、降雨多,适宜核桃、花椒、华山松生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三台乡始终坚持靠山致富,种好核桃、花椒、华山松三棵树。坚持“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品牌化打造”持之以恒在核桃产业扩规模、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上下功夫,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生态陡坡地治理、国家造林试点、扶贫产业等工程项目在核桃规模化上下功夫,全乡适宜种植核桃的土地均已栽上了核桃树,实现了满插满栽,全乡核桃种植面积达.8万亩,同时实施坡改台、筑反坡台、打围埂、打栅栏、扩树盘等固土培肥措施,全面实施中耕施肥、旱季灌水、整形修剪、套种间作、品种改良、预防病虫害等科学管理措施,核桃集约化经营面积达0万亩,科技管理覆盖率达90%以上,通过实施一系列提质增效措施,核桃产量年均增幅达10%以上。推进清洗烘烤标准化,推广使用核桃自动清洗机余台、机械式自动控温核桃烘烤炉余座,不断提高了核桃清洗质量和烘烤品质。积极融入州县“互联网+”行动,大力引导核桃经营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三台彝王核桃专业合作社通过与拼多多合作,形成了拼多多电商平台+合作社+贫困户的电商扶贫模式,于年10月成功上线拼多多电商平台销售,三台惠彝农产品有限公司、彝峰核桃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合作社通过淘宝、天猫、微商等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三台核桃,实现了三台核桃线上线下销售同推进。种管并重发展好花椒产业,积极动员群众抢抓节令适时种植花椒,做到满插满栽,全乡有花椒种植面积3万亩,同时注重花椒提质增效,组织群众做好花椒修枝整形、中耕施肥、病虫害防治、科学烘烤等科技措施,确保花椒生长快、结果丰、收益大;管好华山松,对全乡5万亩华山松实施修枝整形和密度调整,华山松均实现早挂果多挂果。养好一群畜,优质牧业日趋壮大。三台乡素有“生态之乡”“水源之乡”的美誉,生长在大自然怀抱的土猪、黑山羊、土鸡、胡峰肉质细嫩、滋味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三台乡瞄准市场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山地资源发展山地畜牧业,成立三台乡牧晟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有序引导广大群众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养殖黑山羊、土猪、土鸡等高原特色畜牧业,养殖土猪1头、养殖黑山羊只、养殖土鸡羽,新增规模养殖户8户、家庭农场个、综合种养基地3个,预计可实现收入万元,户均可实现收入4元。成立盛金胡蜂养殖合作社,以“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胡峰养殖,发展胡蜂养殖1群,预计可实现收入10万元,户均可增加收入元。输出一批人,劳务经济撑起一片天。按照“产业在农村,就业在城镇”的发展思路,把劳务经济作为全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头戏来抓紧抓实抓牢,聚焦经济发达地区,发挥“人”这第一资源优势,建立劳务输出乡村组三级网格宣传发动服务责任体系,10名网格员从宣传动员、报名培训、体检护送、巩固稳定实行“一站式”“点对点”“门对门”服务,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外出务工挣票子、借地学习换脑子、返乡创业办厂(场)子”的高潮正在彝乡大地兴起。三年来累计输送0批次余名贫困群众转移到广东、福建、上海、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就业,目前,全乡累计务工人数达人,实现户均1人以上就业的目标,全乡劳务经济收入预计可突破1亿元。建好一个镇,旅游业初具规模。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结合厚重的文化资源,深入推进核桃康养小镇建设。在千亩核桃林建设彝族风情街、康体休闲区、生态农场体验区、特色酒店群、温泉养生区、民族风情体验区,同步推进特色商店、民宿、酒店、景观餐厅、特色餐饮、生态食材烧烤等商业配套建设,建设特色商店1家,特色核桃森林酒店1家、民宿酒店1家、核桃森林餐厅1家、核桃森林健康步道米、三台石斛花卉展1家,半山酒店正在规划建设中,慕名到三台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三台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带动了三台经济社会发展,旅游业必将成为推动三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王菊花)

大姚县新街镇积极开展烤烟揭膜薅产工作

大姚县新街镇碧么村组织群众抢抓降雨时机,积极开展烤烟揭膜薅产工作。目前,全村亩烤烟揭膜完毕,正在开展中耕管理工作。图为村组干部帮助碧么村群众进行烤烟揭膜。(李江海)大姚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正式挂牌6月30日上午10时,县委、县政府在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召开大姚县森林公安机关管理体制调整会议。会议由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余忠诚主持。会上,县委编办主任李雪平宣读了森林公安管理体制调整的通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殷艳琳宣布了干部任免决定;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余忠诚对森林公安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做了要求和安排;县公安局、县林草局、县森林公安局主要领导做了表态发言;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潘健向大姚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授印,并与余忠诚书记一同为大姚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揭牌,掀开了大姚森林警察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标志着大姚县森林公安机关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余忠诚书记指出,大姚县森林公安机关自年成立以来,在县委、政府以及林业部门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在强化林区治安防范、打击涉林违法犯罪、森林火灾案件预防和查处、捍卫国土生态安全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余忠诚书记强调,此次森林公安管理体制调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顺应时代变革的大势之趋,是提升生态保护能力的必然选择,是维护林区稳定的迫切需要,更是队伍长远发展的根本出路。一是要统一思想,把握改革新形势。要深刻认识本次管理体制调整的重大意义,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坚决拥护和服从管理体制调整大局,确保管理体制调整后续工作稳妥顺利实施。二是要提升站位,勇于担当新使命。要深刻领会森林公安管理体制调整赋予大姚公安的新使命,积极支持调整,服从大局,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蹄疾步稳、不折不扣高质量地完成管理体制调整各项工作任务,在全新的起点上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奋力谱写大姚公安工作新篇章。三是要开拓进取,实现发展新作为。要以此次管理体制调整为契机,立足新时代、把握新要求、找准新定位,自觉把森林公安工作,置于全县保安全、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中,主动融入公安工作大局,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四是要政治建警,展现公安新形象。要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把扎实开展“治庸懒、强担当、树新风”主题实践、持续推进“三个规定”贯彻执行情况“回头看”作为“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的有力抓手,为改革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保障。五是要加强协作,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各工作职能部门要加强配合协作,主动参与,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帮助解决管理体制调整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抓紧抓好改革落实。

潘健副县长表态,一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森林公安体制调整部署要求,县公安局党委将不辱使命,坚决如期完成管理体制调整任务。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全面理顺管理体制与指挥关系。紧密结合森林公安机关管理体制和打击破坏森林草原资源违法犯罪工作实际,加强与县级相关部门协调对接,着眼长远发展,建立健全与改革要求相适应的工作制度、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加快森林公安机关与全县公安机关的业务融合、资源整合,确保森林公安机关各项职责任务有序衔接、平稳过渡。三是坚持管理体制调整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同步推进。森林警察大队要切实维护好全县自然资源和生态安全,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更加坚决有力措施,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安全、生态资源等违法犯罪活动,牢牢守住生态安全底线。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董勇,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殷艳琳,县委编办主任李雪平,县公安局、县林草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县医保局分管领导,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全体民警、辅警出席揭牌仪式,共同见证了大姚县森林公安机关管理体制调整的重要时刻。(森林警察大队李伟俊)

石羊镇全力推进文旅融合

随着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文化和旅游成为大姚县石羊古镇两张亮丽的名片。在获评全国文明小城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南省旅游名镇后,该镇持续加大文化和旅游的开发和挖掘力度,创新方式,全力推进古镇文旅融合发展。强化古镇文旅空间布局。持续推动古镇文旅综合片区建设,以一条香水河为主轴,以游客接待中心、孔子文化广场为两大文旅休闲产业中心,以西河、南河、东河为生态、农耕、科普文化三大展示区,挖掘古镇文化遗产资源,结合全镇产业资源优势,引导古镇合理分布业态,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夯实古镇基础设施建设。在镇区放置分类垃圾箱只,垃圾车4辆;安装景观路灯00盏,悬挂仿古宫灯70盏,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主街道增加种植常绿树苗多株,集镇新增绿地面积1.1万平方米,集镇区周边山体实施面山绿化种植三角梅余株;建设生态停车场3块,新建AAA级旅游厕所1座,A级厕所座,标准化厕所3座;新建垃圾填埋场一个,污水处理厂1座,古镇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推进古镇智慧景区建设。主要景点实现景区Wi-Fi全覆盖;新建专用于“一部手机游云南”的观景摄像机,确保直播流不低于5路,全天4小时监控目标图像。建设完成古镇景区闸机系统、智慧停车场、智慧旅游厕所、景区文明旅游数字化监控系统、63个监控探头、1套旅游信息户外大型电子拼接屏。打造古镇景区特色文化。建立古镇资源环境保护制度,建筑从体量、层高、风貌、材质、装饰等几方面进行了统一和限制,确保风格协调一致,保护了古建的完整性,彰显景观特色。出版发行集红色、孔庙、盐、饮食、民俗、生态化、农耕、建筑等文化为一体的《石羊古镇文化丛书》。拓展古镇营销方式。通过举办孔子文化节、开井节、开斋节等活动,将“文艺汇演+市集”与“孔子文化广场”“龙女牧羊广场”等公共文化空间载体有机结合;开展“穿越历史长廊体验儒家文化”研学活动、优化文旅场所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延长游客驻足停留时间,以提高过夜住宿率。疫情期间,实行景区门票全免,在本地住宿发放一定额度消费券的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到石羊旅游,把疫情“危机”转化为发展“新机遇”。(梁家礼杨燕)

倾听民声反映民意化解矛盾——大姚县“协商在基层”工作促进社会治理

“藏香猪饲料加工厂是怎么运作的?养殖藏香猪育肥猪怎么售卖?”“我们合作社藏香猪饲料加工厂向藏香猪养殖户提供种猪、仔猪、饲料和技术支持。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按每公斤保底价称重回收藏香猪养殖户出栏育肥猪,如市场价高于每公斤17元时,按照市场价进行回购……”6月15日,在大姚县六苴镇波西村委会波西村民小组,该镇政协小组“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活动正在热烈进行中……

  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讨论协商……最终,代表全村群众意愿意的《藏香猪饲料加工厂与养殖户利益连接协定》形成共识,名藏香猪养殖户代表签上字、按下了“红手印”。

  推行“协商在基层”,让乡村治理由“干部治理”向“村民自治”转变,促进社会治理工作,是大姚县政协去年以来一直积极探索并稳步推进的工作之一。工作推进中,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和6个专委会对口联系7个城区政协小组和1个乡镇政协委员小组,加强对政协小组活动的指导。县政协先后投入资金30多万元,在县城区和1个乡镇设立18个“政协委员之家”,为城区和住乡镇政协委员开展协商活动搭建了平台。

  依托“协商在基层”民生实事协商平台,大姚县政协选择了群众普遍关心   推进“协商在基层”工作中,大姚县鼓励和动员政协委员走进社区和村组,充分利用自身在群众中的独特影响力,认真了解群众需求,积极配合乡镇、村组干部,抓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社情民意的收集,协助有关部门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让社区居民的民生利益诉求在一线得到协商解决,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至00年5月底,大姚县依托“协商在基层”县级平台、“政协委员之家”协商平台,先后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文化旅游、培植乡村产业”等工作组织开展了“协商在基层”活动,一些群众关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hj/6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