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驻村队员出实招产业扶贫见成效

阳春三月,步入大姚县新街镇下西冲小组的一座座羊肚菌大棚内,只见一株株长势较好的羊肚菌密密匝匝,有的已经成熟,有的才刚冒头,顶着细密的水珠,浓浓的菌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七八个基地上的工人正在小心翼翼地挑选采摘成熟的羊肚菌。村民杨子平说:“以前地里只能种小麦、玉米,一年收入不到元。现在流转土地种植羊肚菌,不仅有租地收入,我在这里打工,每天还有多块的工资收入,家门口就业挺不错。”

而这一切得益于大姚县工商联副主席、县政协委员、驻团山村委会工作队员闪雪军,驻村帮扶以来,他充分发挥政协和工商联的优势,想办法引进楚雄超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产业扶贫见到了成效。

“这批羊肚菌是年底开始种植的,年大量成熟上市,每年旺季,个羊肚菌大棚平均每天可采摘多公斤,鲜品每公斤元,包装后直接销往昆明等地,市场表现一直不错。”公司总经理李军说。

闪雪军介绍,初到该村驻村帮扶的时候,一直在苦苦寻找能尽快见效的脱贫产业。最终,根据新街镇把羊肚菌产业作为脱贫富民的朝阳产业来抓,整合护滇帮扶项目资金,抓住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围绕“因地制宜、示范带动、大胆探索、稳步推进”的原则,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高原特色示范农业合作种植模式,找到了“产业扶贫”与集体经济创收的联接点,实现了贫困户和合作社利益联结长效机制落地生根。

“随着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的发展,目前我们正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早日脱贫。”李军告诉记者,今年受疫情影响,鲜羊肚菌的销售受到了一定影响,他们就及时调整方式,将鲜菌晒干储存,待今后市场复苏后,卖干羊肚菌来保证效益不减。

据了解,目前,新街镇种植的羊肚菌亩产达公斤,产值万元,团山村委会贫困户分红13.6万元,村集体资金收益4万元。20多户贫困户在基地务工收入达20万元,5户贫困户第一年就实现稳定脱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gr/84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