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人的一天舌尖上的重庆小面惊现

大姚网专栏:大姚人的一天第6期

图文:鹤子山雨审稿:黑子

你一定不会忘记,《舌尖上的中国2》三餐里,那一款撩动你味觉椒香四溢的小面。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重庆清晨满山城的海椒味。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姚人,赵丽梅和老公都是典型的吃货。从做电商土特产品牌到做餐饮,用她自己的话说只是副业而已。《舌尖上的中国》让重庆人的普通早点小面红遍中国,她对做这样的小吃充满兴趣,看起来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欲满满。为了不耽搁其他的生意,夫妻二人到楚雄、昆明考察多日,终于找到口味最正,传承最地道的小面馆,开始起早贪黑的学艺。

一碗精致的小面,小在它的简单。倘若它叫小面,又有谁敢叫大面呢。狭义的小面是指麻辣素面,分汤面和干溜两种类型,麻辣味。广义的小面还包括有臊子的面食,如牛肉、肥肠、豌豆杂酱面等。佐料是小面的灵魂,一碗面条全凭调料提味儿。先调好调料,再放入煮好的面条。麻辣味调和不刺激,面条劲道顺滑,汤料香气扑鼻,味道浓厚。

为了达到正宗的味道,开始的时候,夫妻二人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不停的煮面,调味,炒料,一天基本上要尝试20多碗面条,去寻找最稳定的味觉。刚刚开业,就有生活在大姚的四川人重庆人过来尝鲜,从他们的表情里,她看了欣慰,也得到了肯定。一天过来吃两次的客人,她也见了不少。

一碗小面里,超过15种佐料。其中最关键的辣子,完全从重庆发货。有人说云南的辣子也很辣,为什么还要用重庆的。重庆两种辣椒,一种是增色让颜色红亮,另外一种是增香让油辣子更香,炸过之后,残渣一律不要。还原小面的本地味道,这是赵丽梅想做的。辣子是小面的关键,丝毫不能马虎。

而特别的芝麻酱,来自重庆民间的一位阿婆。纯手工,手艺绝佳,就连重庆本地的小面,也多选用她手制的芝麻酱。本地的青花椒,将黒籽清除干净,才能算是一级料,不然吃起来麻中带苦,就完全破坏了小面的质感。

小面的面条,专门从姚安的作坊定做。由于额外需要增加鸡蛋的比例,都是分开制作,这样煮出来的面不但香,而且耐煮,还特别有劲道。每天清晨6:30,30公斤左右的面条已经运到,最近生意火爆,面条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牛肉和猪排都是当日送货,中午制作。损耗最大的是肥肠,一公斤肥肠洗净撕去肥油,最多还剩三两。肥肠鲜香厚重,质感香醇,更能让小面增色不少。还有重庆一绝豌杂面,豌豆要煮得又耙又软,以豌豆与杂酱为主料,配以葱姜蒜为辅料制作而成,口感润滑,豌豆的软糯与面条的劲道以及杂酱的香甜相融合,令人回味无穷。

到了早点时间,点小人多,等位和打包外卖一并开始,她便马不停蹄的忙碌。熬汤是煮面的关键,天亮时三套筒子骨已经熬出奶白色汤,再放入猪皮。汤底每天现做,一熬就是三四个小时。面在面汤的滋润下,才有了鲜活的口感,这样的材料和程序她绝不省事。少辣、重辣、少麻、干熘、软硬,都是根据客人的喜好。她要求服务员餐后询问每位食客的感受,在本地化上做得更好。

做面,不能以自己的想法为主,吃面的人才是主角。

小小的店里,五个人各自分工不同。一整个下午,需要一个人专职炒料,十几种香料,按照秘制的配方比例依次备好,有一定臂力才能搅动整锅的油。红烧牛肉,红烧肥肠,都要用这专门的料制作卤水、汤汁。炒料千万不能糊,最好是两个人轮流翻炒。前一天炒好第二天的用量,保证新鲜而且入味。

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赵丽梅一头扎进餐饮,才觉得辛苦。早上五点多起,晚上八点半打烊,但这样辛苦,也怕清闲,倒是愿意看到天天门庭若市,所有的努力都很欣慰。除了当成一份年轻妈妈的事业,更重要的是圆自己对美食的梦想。

一个本身爱吃的人,没有做不好美食的道理,她坚信。

小小的面里,有她大大的理想。大姚的早点市场有自己的格局,她希望自己的店带来的不仅仅是新鲜劲,而是更高的味觉忠诚度。不停歇的探索美食的快乐,带来更多美味和无限可能,这才是年轻的真谛。









































白癜风公益活动持续开展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正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xw/4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