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味道,吃到家乡的食物时,那些朴实无华的味道,就像千言万语围绕着你。那一刻你明白,父母是你花心思,花时间最少,却最爱你的人。为了我们,他们一直藏起了那颗自由的心。
大姚人的一天第18期
视频/谢顺州文/鹤子
审稿/黑子
出品/大姚网
从旧历十月底开始,平静的乡村开始热闹,挨家挨户大摆筵席,杀猪饭正式拉开序幕。离家的孩子,都以吃一顿正宗的杀猪饭为荣。吃粮食和青饲料长大甚至和牛羊散养的年猪,是过年前的第一口美味。
唐晓17岁离家去省外求学,毕业后回到昆明从事旅游工作。杀猪饭是她每年都不会错过的团聚,这次还特别带了外地的小伙伴。
她的家乡是大姚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位于六苴簸箕的小河村。大约只有三十多户人家,从她记事以来,家乡都是这种自己盖的土木结构的瓦房,几家几户连在一起,不出远门的话都不会锁门的。也有几户单独的人家,彼此站房前屋后说话,有什么事吆喝一声。
房子前后都是果树,适合鸡群栖息。以前都是乡间小路,弯弯曲曲,要去赶集的话就要走好几个小时。如今慢慢的修了柏油路,有些翻了瓦房盖了小楼房,那种脚走牲口驼的岁月已经远去,依稀还听得到驼铃声。
家乡是我的避风港,我童年、小学、中学都在这里度过,很多年少无知的事都发生在这里。想起家乡我会想起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那些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偶尔听到家乡的乡音,就觉得特别亲切。挥之不去的还有家乡的味道,吃到家乡的食物时,那些朴实无华的味道,就像千言万语围绕着你。乡愁,除了对家人的思念,也有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缅怀回忆吧。唐晓说。
戳视频,看云南大姚农村杀猪饭全程
现在的家乡年轻人基本都出门上学工作了,虽然房子翻新了,路更好走了,但在家的基本都是老人家了。不在像以前那么热闹,尤其在冬天除了袅袅的炊烟,似乎更加落寞。
工作以后,一年也只能回两三次家。旅游工作特殊,别人放假的时候,自己就是最忙的时候。虽然父母也像别人家一般盼望着,守候着,但也默默的不言说。中国式亲情就是这样含蓄的、包容的,站在你身后。回到家,和家人一起烤着太阳聊着家常,是最开心的事情。最喜欢陪奶奶去浇菜水或者给地里的庄稼除草。
唐晓说,将来条件好了可以把父母带在身边,但是现在的她还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父母每次离家,随便呆几天就要回来,习惯了这样舒适自在的生活,不适应大城市的喧嚣和拘束。
城市繁华,工作机会多,生活条件好。但人与人之间相对冷漠,家乡虽然艰苦,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再卖些农产品补贴生计。大事小事,村村落落自发都会来帮忙。自然流露的真诚,我感觉我们一直都没丢失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这样特别好。
今天杀猪,人们早就自发的分好工,利落的做起事情,没有人会觉得多做。甚至帮忙到天黑,第二天有事还会主动过来相帮。用炭火烤制猪腰子和五花肉,享受第一口新鲜,玩火和美味同时拥有。汉子们以最利落的手脚,在天黑前套猪、杀猪、烫猪、刮毛,将猪肉清理、分割、腌制。妇女们炼油、装香肠、炒菜,准备宴席。
这是村里难得的相聚时刻,也是每个家庭享受团圆的时刻。所有的期盼,都因一顿杀猪饭,格外生动。而且吃的很丰盛,基本上各个部位的猪肉,都会上桌。像只有杀猪的时候才会吃的杂菜,一直是唐晓的最爱,将杀猪时的各种素菜加上猪血煮出来,放一个星期都还可以吃。
杀猪饭多在院子里吃,几张八仙桌摆开,哪家杀猪,一个村子都来,人们摆着龙门阵,欢声笑语,开心的时候还会围着篝火跳跳脚。人们终于卸下一年的疲惫,分享着劳动的成果。
唐晓最大的感慨是,在父母眼里不管我们几岁,总觉得我们是没长大的孩子,总是把最好的给我们。
一离家的时候,爷爷奶奶就给收这样收那样,让带这样带那样,酥肉、梅菜扣肉、红烧肉,这些再加热一下就能吃。父母生怕自己在外面过的不好,吃不到好吃的。虽然有时候,外面都是胡乱吃的饭,却不敢辜负家人的一片心。觉得长这么大还不让他们省心,又舍不得离开他们了。
将来,如果自己有能力的话,也希望为家乡做一些事情。能给留守老人和小孩带去温暖,能帮家乡的农产品找到更好的销路。
当然,还希望带上父母、爷爷奶奶出去旅行,和他们一起去看外面的世界。因为父母是你花心思,花时间最少,却最爱你的人。为了我们,他们一直藏起了那颗自由的心,所以我希望有一天眼前是风景,身边有他们。
大姚网专栏:大姚人的一天第18期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让芸芸众生,都有发光发亮的机会。你身边的他/她,无论生活境遇如何,都有着积极的人生。他/她们,汇聚成为城市的力量之源。《大姚人的一天》,为你讲述你身边的人和事,走过平凡之路,拥抱生活的惊喜。欢迎为大姚网提供人物线索,欢迎毛遂自荐。
▍?大姚网约稿/投稿:
鹤子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