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爱心救助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169886.html
绚烂多彩的秋天
灰瓦砖墙、炊烟袅袅的古村落
别有一番风情
趁着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到这些风景独好的古村落走一走吧!
(李光洪摄)
永仁县宜就镇居心克土村在永仁宜就镇,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彝族村寨,一栋栋彝族传统木垛房散落在生态植被茂密的山间,传统建筑民居与村庄原生态环境相得益彰,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居心克土。
秋天的居心克土,村民会把丰收的包谷挂到院子里的树杈上晾晒,小院不大,但家家户户都挂满金黄色的包谷,宁静悠远的小山村肆意宣扬着丰收和希望,成为一道金灿灿的风景线。
永仁县宜就镇外普拉村“外普拉”为彝语“石板河”之意。村落依山傍水、古朴自然,在袅袅炊烟中藏着鸟语花香,在诗意田园中留着绿水青山,在玲珑雅致中透着勃勃生机。
外普拉村位于永仁县宜就镇西南部,毗邻大姚县,距镇上约20公里路程。据传,元代时期就逐渐有人在此居住,经过不断地历史交融发展,渐渐形成以彝族、汉族、傣族为主的村落。
这里的房屋具有彝族建筑特色,但又多为当地彝族聚集地区不多见的上中下三层结构,削山为台,垒石起地基,别有风味。由于村落位于山坡,高差明显,空气较好,村落景观自然天成,有观景台、石楼梯、水塘民居、镇山古树、仙人赶石等多处景观。
秋日的外普拉村,风光旖旎,传统村落与绿树青山相映成趣,田间地头瓜果飘香,一派丰收喜庆的场景。徜徉村内,几乎看不到现代平顶小楼,都是传统“土掌房”,黑瓦顶,屋檐屋脊小翘角,大卵石砌墙根,夯筑黄泥墙,室内以木板间隔。黄褐老墙和卵石古道映衬着丽日蓝天,古朴而宁静,让人心向往之。
外普拉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遍布岁月的痕迹,寻一个空闲时间,到这个彝族村落体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自在生活吧!
姚安县光禄镇西关村西关村文化底蕴深厚,田园风光秀丽,是一个既清净又古朴的村落。
村内的民居建筑极具明清风格,街景街貌都以历史留存下来的“坤”字形街景和“回”型街为原型,极少修饰。行走在西关村青石板铺成的小巷里,斑驳的墙头和空气中弥漫的古朴气息,都让人产生一种时光错乱之感。
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趁着秋日微风不燥,到西关村走一走,看一看古香古色的坊巷,逛一逛物美价廉的小商铺,尝一尝当地特色小吃……
在姚安县光禄古镇西关,独得一方宁静与悠闲。
大姚县桂花镇桂花大村大姚县桂花镇桂花大村依山而建,宁静而祥和,这里至今保留着原生态的乡村风貌,溪水清澈、水田相连、阡陌纵横、碧树成荫,是一处鲜为人知的原生态世外桃源。
村内,一座座垛木房沧桑斑驳,一条条窄巷悠远静谧,每当炊烟升起,空气里便弥漫着农家饭菜的香味,让人忆起童年时光。
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犬吠,处处透着古朴自然的气息,好一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村风景图。
这里的“十里核桃沟”,是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核桃林一望无垠,生长着很多千年以上的野生铁核桃树,此起彼伏的山峦和苍翠的密林里,藏着宁静悠远的小乡村,令人神往。
在这里,随处可见古朴悠静的屋舍,可品尝到彝家人自酿的小锅酒、原汁原味的荞粑粑、原生态野生蜂蜜,及各种风味的纯天然山珍、野菜,让你来了就不想走。
禄丰黑井古镇黑井村黑井村位于黑井古镇,地处禄丰市西北65公里处的龙川江畔,村落格局独具特色,房屋依山就势而建,依山傍水、山水相连,体现了黑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村智慧和理念。
秋日来到黑井村,漫步是最悠闲、直接的游玩方式。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总能让人驻足观望。无需过多的言语,安安静静地和它偶遇,便是安静祥和、岁月静好的模样。
漫步在被岁月磨得光亮的石板路上,静谧的空气中只有悠悠的江水声,只有不时传来的马蹄声,只有孩童的嬉戏玩闹声。这里的一切,都在不经意中还原着最简单质朴的古镇生活。
禄丰县金山镇炼象关村“炼象”一名,始称于元代,因该地有红色巍峨的高山,远远望去其形如经火炼过的大象而得名。
禄丰县金山镇炼象关村最有名的要数炼象关,那是从昆明至大理古都沿途遗存“九关十八铺”中的第三关,即昆明碧鸡关、土官老鸦关到炼象关。
炼象关始建于明崇祯十六年(公元年),从关口到关尾全长余米,共建有五座关楼,一座石拱桥和数十家盐商庭院。炼象关古驿道宽4米,用当地坚硬的青石铺就,是西南丝绸之路和明清时期滇西经济命脉的重要驿站,虽经多年风雨侵蚀,依然可见当年马蹄留下的印痕。
文丨李银娟
图丨楚雄州文旅局、李光洪、李继梅、赵海霞、外普拉村
责编丨怡丹
审核丨李元
各位小伙伴,红火楚雄文旅资讯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们积极来稿。
投稿邮箱:hhcxwlz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