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省生态环境厅联合迪庆藏族自治州、临沧市、昭通市绥江县及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昆明召开了年度云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新闻发布会。全面展示我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充分发挥生态文明示范区引领作用。
我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年迪庆州、临沧市、绥江县被生态环境部授牌命名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景东县被生态环境部授牌命名为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探索出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云南模式。在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过程中明确各方责任,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围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指标,逐一对标对表。组织举办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培训班,对各地生态创建负责同志进行教学培训。围绕创建地区的基本情况、工作特色亮点、典型示范案例进行宣传推广,不断提升示范创建的影响力,着力补齐生态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围绕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目标,层层把关审核,遴选申报对象,提高创建申报质量和成功率。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推进从“创建”到“示范”的转化。
通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我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5个州(市)、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有7个地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平均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以创促改推动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目前42项目整改措施已完成32项,东河水质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景洪生活垃圾填埋场问题,18项整改措施已完成17项。
此外,我省围绕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为目标,积极探索符合云南实际和特色的两山转化路径。探索出了大姚县核桃产业的“五化之路”,为我省生物资源利用提供了范本;华坪县的“四转”模式,实现了“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华丽转身;西畴县的“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绿色产业发展模式等,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案例和经验。
据介绍,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从全面提升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水平、持续加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监督管理等三个方面提高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取得更大成效。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孙贵升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