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鹤清丨光禄八景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www.xjkqzjw.com/
赵鹤清(-),字松泉,别号瘦仙,姚安县光禄镇人,出生于官宦之家,清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著名书画家,被誉为诗、书、画、园林、篆刻“五绝”。民国时期先后出任他郎厅(今墨江县)长官、澜沧县首任县长、白井场(盐丰县)知事等职,有政声。居昆明期间,曾主持设计、建造诸多园林,著有《松泉词钞》、《松泉游草》、《滇南名胜图》等。光禄八景组诗作者:赵鹤清1.佛寺寻春岁岁早春天,寻春到佛前。二月八日,游人万万千。喜连连,相约飞凤山头见。2.凤岫雪梨岁序又重新,梨花白似银。双柑斗酒,无主又无宾。坐山巅,满目清新豆麦妍。3.小桥新柳行到桂香桥,春风似剪刀。几株新柳,嫩绿尚垂条。小黄鹂,声声只在枝头叫。4.佛陀探幽古寺最清幽,四时俱可游。雪君铜像,一睡几千秋。笑世人,迷信抚摩求保佑。5.高陀夕照高陀耸碧峰,最爱夕阳红。牛羊下来,踏破晚烟浓,小牧童,浪漫天真把笛弄。6.镜淜夜月十五月儿明,清光浸碧天。行行来到,塔镜淜旁边。白茫茫,一片波光明似镜。7.登瀛晚眺坐乘晚风凉,田畴早稻香。七月流火,炊烟映霞光。看行人,名缰利锁相羁绊。8.西来赏桂秋风桂子香,共访西来庵。崎岖山路,曲曲又弯弯。好傍徨,三五良宵明月上。

资料连接,根据戴国斌先生文章整理:

光禄古镇位于姚安坝子西北角的光禄山麓,早在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年)就在这里的旧城村设置弄栋县,为云南最早设立的24个县之一。历史上曾把光禄的自然景观归纳为“光禄八景”。相传,民国年间,著名书画家、诗人,光禄邑人赵鹤清曾将“光禄八景”一一进行题咏,创作了《光禄八景》组诗对这些景点进行描述。沧海变桑田,随着光禄古镇开发的不断推进,有的景点已变得更加秀美,而有的景点已被新的景点所替代,现在很多人对过去的“光禄八景”不了解不认识了。为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光禄古镇的过去和现在,兹将“光禄八景”介绍如下:

“光禄八景”之第一景:佛寺寻春

该景指的是龙华寺。《光禄八景》组诗描述该景时说:岁岁早春天,寻春到佛前。二月八日,游人万万千。喜连连,相约飞凤山头见。

 诗中描述的是每年的早春二月,人们在当地民族传统节日农历二月初八“龙华会”时游龙华寺的情景。龙华寺又称活佛寺,位于光禄山麓之飞凤山。始建于唐天佑年间(公元—年),是目前滇中地区规模最大,保留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现存建筑物除大殿、两厢、过道、钟鼓楼,两耳、后轩、圆通楼外,还有三丰祠等,共有大小房屋余间。寺内不仅保存有云南地区绝无仅有的木雕艺术精品佛龛一座,还有大量的古代石雕、砖雕、木雕和绘画、楹联、佛像等。寺宇周围古木参天,郁郁葱葱,菩提、黄连木、栗、古柏等树龄大多均在千年以上,是姚安地区古树名木最集中的地方。这里佛教文化较为发达,一直是与东南亚佛教圣山宾川鸡足山齐名的滇中著名佛教圣地,有“菩提世界、弥勒家园”之称。公元年,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慕名到此游览,并将该寺景观记入了《徐霞客游记》之中。龙华寺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禄八景”之第二景:凤岫雪梨

该景指的是凤岫山。《光禄八景》组诗描述该景时说:岁序又重新,梨花白似银。双柑斗酒,无主又无宾。坐山巅,满目清新豆麦妍。

光禄山东麓之山名叫凤岫山,俗称小团山。这里有光禄文昌宫等古迹。过去风岫山上的文昌宫周围种植有数百株梨树,并设有专人守护。每年春天,梨花怒放,一片雪白,似银似雪。站在这里登高远望,前面的姚安坝子里田畴村落炊烟袅,豆麦清新翻绿波的美景历历可见。近年来,光禄文昌宫已被确定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投资对其进行了整体修缮和开发,使其与光禄古镇连成了一个整体4A极旅游景区。春天里过去雪白的梨花已变成现在火红的樱花,周边还种有千亩玫瑰花、荷花。

“光禄八景”之第三景:小桥新柳

该景指的是光禄南关外康郎河上的小桥和柳树。《光禄八景》组诗描述该景时说:行到桂香桥,春风似剪刀。几株新柳,嫩绿尚垂条。小黄鹂,声声只在枝头叫。

在光禄南关外的康郎河上,过去建有小桥,名叫桂香桥。河堤两岸遍植柳树,是光禄的一道自然美景。清代姚安名人甘雨先生在他编撰的《姚州志》里对此景描写到:“春和景明,弱柳初生,浓荫映带,豁人眉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中,桂香桥被拆毁,柳树也被砍伐殆尽。

“光禄八景”之第四景:佛陀探幽

该景指的是佛陀山至德寺。《光禄八景》组诗描述该景时说:古寺最清幽,四时俱可游。雪君铜像,一睡几千秋。笑世人,迷信抚摩求保佑。

佛陀山在光禄山之右,古时山上有至德寺。为姚安高氏第五十一世孙、第十二代世袭姚安土知府同知高所建。高(泰翟),字青岳,出家后的法名为悟真。为清代云南著名学者高奣映之父。高(泰翟)袭世职姚安土同知期间时逢乱世,是明、清交替,改朝换代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明朝灭亡以后,作为明永历帝太仆正卿和姚安世袭土知府同知的高(泰翟)为了表示忠于明朝,不愿做清朝的官,遂回到姚安,把世袭之职交给13岁的儿子高奣映。并建至德寺,在昙华寺出家为僧以终其一生。高奣映,字雪君,小字元廊,别号问米居士。为清代初期与顾炎武、黄宗羲、王船山等齐名的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一生著述八十余种,涉及文学、哲学、理学、佛学等诸多领域。晚年自铸铜睡像,原放置于至德寺内,年移至县城德丰寺,现存于姚安县博物馆,为国家二级文物。至德寺因年久失修,于年被拆除。

“光禄八景”之第五景:高陀夕照

该景指的是光禄镇塔脚村后的高陀山。《光禄八景》组诗描述该景时说:高陀耸碧峰,最爱夕阳红。牛羊下来,踏破晚烟浓,小牧童,浪漫天真把笛弄。

高陀山曾为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年)所置弄栋县的治所所在地,山上有汉弄栋县城遗址等古迹。大理国正兴大宝六年(公元年)又于山顶建塔,塔高15级,民间俗称白塔,为光禄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光禄街也因该塔又称白塔街。后废。清代中叶,又在山上建观音阁,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被拆毁。

“光禄八景”之第六景:镜淜夜月

该景指的是光禄镇塔脚村前的塔镜淜湖。《光禄八景》组诗描述该景时说:十五月儿明,清光浸碧天。行行来到,塔镜淜旁边。白茫茫,一片波光明似镜。

古代塔镜淜湖是光禄的主要水利设施和景观水体,民间亦称“白塔海”,“镜淜海子”等。水面面积近五百亩,东有长堤,古木葱郁,淜水澄清,湖背后的高陀山顶昔有古塔,也就是白塔。塔倒影到湖如在镜中,故名塔镜淜湖。解放以后,随着洋派水库,白鹤水库,大康郎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建成,塔镜淜湖失去了其作为灌溉水利设施的功能,加之随着姚安与大姚交界处赵家丫口的开凿通水,致使水位下降,塔镜淜湖也从年以后废淜还田,变成了现在的良田。

“光禄八景”之第七景:登瀛晚眺

该景指的是光禄镇街北的登瀛桥。《光禄八景》组诗描述该景时说:坐乘晚风凉,田畴早稻香。七月流火,炊烟映霞光。看行人,名缰利锁相羁绊。

登瀛桥,民间也误称其为登云桥。为明朝时期高让公故里旧址。清咸,同年间被毁。民国十五年邑人赵鹤清又倡重建,桥亭两旁设有长櫈,供行人休息之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中被拆毁。

“光禄八景”之第八景:西来赏桂

该景指的是位于光禄镇北光外小邑村委会西冲里的西来庵。《光禄八景》组诗描述该景时说:秋风桂子香,共访西来庵。崎岖山路,曲曲又弯弯。好傍徨,三五良宵明月上。

西来庵的建筑年代已无从可考,古时庵内庵外植有大量桂花树,枝繁叶茂,环境清幽,桂花飘香时节,非常优美,是光禄地区的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们经常聚会的地方。因建筑物年久失修,该庵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已逐渐废弃。年,该庵被改建成为当时的小邑林业队驻地,桂花树也被砍伐殆尽,不复存在。

管布坤斋号堰塘,云南省永善县人。近年来游历各地,问道山水,参访圣迹。结业于弘法寺佛学院,参学云湖书院时在星云大师座下修习般若经典。喜诗书,好文翰。宗法佛老,气格不俗。书法作品数百次参加海内外各种展览,并有诗词、散文、随笔、评论文章数十万字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tc/12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