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彝人古镇的桃花溪畔,有一座被甚多神秘图腾柱围绕的广场,这便是梅葛广场。很多初次来到彝人古镇的外地游客,都会对这个神秘的名字产生好奇。
其实梅葛广场是根据彝族创世史诗《梅葛》命名而来,《梅葛》是彝语音译,梅意为经典,葛意为说、唱,梅葛即颂经。《梅葛》是彝族创世史诗,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大姚等县。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楚雄地区流传至今的彝族四大创世史诗包括《梅葛》、《查姆》、《阿细的先基》、《勒俄特依》等四部。这些传世史诗、神话不仅是彝族文化艺术的体现,也是原始信仰、道德观念的凝聚体,除此之外,创世神话具有世界性也反应出人类原始时期的意识形态。
《梅葛》又分为四部,第一部创世;第二部造物;第三步讲婚事和恋歌;第四部讲丧葬习俗。整篇史诗用曲调演唱,是彝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的总称,其内容包罗万象,几乎反映了彝族人民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的全貌,被视为彝家的“根谱”、彝族的“百科全书”、长篇叙事史诗,用梅葛调演唱的彝族创世史诗,其内容包括开天辟地,人类起源、造物、生产、婚恋、丧葬及彝族与其它民族的关系等内容,是彝族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具有强烈的地方性、民族性,具有较高的科学意义和美学意义。
在彝人古镇的梅葛广场旁,有一面绘满《梅葛》浮雕的墙面,将整部史诗中从上古传说、历史传承、婚恋丧葬习俗等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反应了彝族历史长河中最动人的璀璨文化。
每逢彝族重要的节日,或是有良吉日的祭祀活动,彝人古镇的毕摩也会来到这里,围绕十月太阳历的图腾进行占卜和祭祀。
《梅葛》对彝族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也有着深厚的影响。彝人古镇的旅游产品中也有着《梅葛》篇章的影子。
《梅葛》第三部分表现了彝族人民相配、说亲、抢棚、撒种、葫芦、安家等欢快生活婚俗场景,蕴含着彝族儿女大胆、粗狂、豪放的性格,充满了泥土芳香和浓郁的彝族特色。通过更加戏剧化的演绎,这些情感和习俗在《彝乡恋歌》中得以体现。
在彝人部落上演的《彝家婚俗》中,同样有着梅葛的影子。比如《说亲》一章讲婚事习俗,男方到女方家接亲,女方要向男方提出一连串的生产知识问题,然后男方反问女方,这种“考试”的有趣场景,也成为了《彝家婚俗》中令游客捧腹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
源远流长的梅葛史诗,是彝族文化中的瑰宝,也对如今彝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影响。来到彝人古镇,一定要到梅葛广场转一转,看看自己太阳历的属相,看看这些晦涩神秘的浮雕,体验彝族根源深处的文化魅力。
————/END/————
彝人古镇作为伟光汇通文旅小镇的开山之作,地处云南楚雄,是云南黄金旅游线上的彝族文化特色小镇、楚雄州十大文化旅游项目之一、云南省30个文化产业建设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彝人古镇年4月正式动工,年7月正式接待游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彝人古镇整体规模近3平方公里,解决近3万人就业和居住生活,撬动上下游产业投资约亿,已成为依托文化旅游拉动楚雄当地产业发展、创造居民就业的重要引擎。年,彝人古镇接待旅游人次万,已经成为“昆-大-丽”云南黄金旅游线上重要的彝族文化特色小镇,并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最美十大主题公园、全国十佳文化产业特色小镇、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先进集体、云南省优秀文化品牌建设十佳单位、云南省旅游先进集体、中国建筑文化经典示范工程、云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在文旅小镇领域,彝人古镇核心区已成为业内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目前,正在争创全国一流特色小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