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从今天开始陆续都会公布,最先揭晓的是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在北京时间年10月01日17:30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是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P.Allison)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tasukuhonjo),奖励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开创性和重要的工作。
詹姆斯·艾利森,美国免疫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微生物学学士学位,后又获生命科学博士学位。年获生命科学突破奖、唐奖生技医药奖。
Allison的贡献在于发现了该受体会阻止T细胞全力攻击入侵者,研究发现通过阻断CTLA-4的信号通路,可以有效增强T细胞针对肿瘤的攻击力。而最重要的,基于Allison的发现,在年,基于CTLA-4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已被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黑色素瘤。根据Allison的发现设计的免疫治疗让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时从不足1年延长到10。
本庶佑,日本医生、医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士院会员。现任京都大学客座教授,静冈县公立大学法人理事长。本庶佑于年发现T细胞抑制受体PD-1,年依此开创了癌症免疫疗法,功绩名列《Science》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本庶佑是德国医学最高奖罗伯·柯霍奖的“科霍奖”得主,被誉为“最接近诺贝尔奖的日本人之一”。
其贡献主要在于发现T细胞上的另一个“刹车”分子——PD-1(识别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涉及该分子的首个临床试验年启动,从一小部分患者中得到的初步结果看,抗PD-1疗法具有令人兴奋的应用前景。Ipilimumab的临床成功为下一波针对PD-1/PD-L1检查点途径的免疫疗法铺平了道路。PD-1抗体带来的临床抗癌效果是前所未有的。它可以控制50%的皮肤癌病人的癌症进展,治愈10%左右的皮肤癌病人。对于顽固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多年来医学上束手无策,PD-1抗体也对24%的病人有临床控制效果。由于其广谱抗癌作用,对肾癌,胃癌,乳腺癌,膀胱癌,血癌,头颈癌、肠癌和脑瘤等癌症的临床疗效也正在临床二期或三期试验之中。
历年(-)诺贝尔医学或者生理学奖人员名单时间获奖人国籍获奖原因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德国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年罗纳德·罗斯英国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年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年伊万·巴甫洛夫俄国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年罗伯·柯霍德国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年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年 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法国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年保罗·埃尔利希德国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夫俄国年埃米尔·特奥多尔·科赫尔瑞士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年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德国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年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年亚历克西·卡雷尔法国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年夏尔·罗贝尔·里歇法国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年罗伯特·巴拉尼奥地利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年--年未颁奖年朱尔·博尔代比利时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年奥古斯特·克罗丹麦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年未颁奖年阿奇博尔德·希尔英国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奥托·迈尔霍夫德国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加拿大发现胰岛素约翰·麦克劳德加拿大年威廉·埃因托芬荷兰发现心电图机理年未颁奖年约翰尼斯·菲比格丹麦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年朱利叶斯·瓦格纳-尧雷格奥地利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年查尔斯·尼柯尔法国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年克里斯蒂安·艾克曼荷兰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爵士英国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年卡尔·兰德施泰纳奥地利发现血型年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德国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年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爵士英国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埃德加·阿德里安英国年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美国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年乔治·迈诺特美国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威廉·莫菲美国乔治·惠普尔美国年汉斯·斯佩曼德国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年亨利·哈利特·戴尔爵士英国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O.勒韦奥托·勒维奥地利年圣捷尔吉·阿尔伯特匈牙利发现肌肉收缩原理年海门斯比利时发现呼吸调节中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的机理年格哈德·多马克德国研究和发现磺胺药年--年未颁奖年亨利克·达姆丹麦发现维生素K爱德华·阿德尔伯特·多伊西美国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年约瑟夫·厄尔兰格美国从事有关神经纤维机制的研究赫伯特·斯潘塞·加塞美国年 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英国发现青霉素以及青霉素对传染病的治疗效果恩斯特·伯利斯·柴恩英国霍华德·弗洛里爵士澳大利亚年赫尔曼·约瑟夫·马勒美国发现用X射线可以使基因人工诱变年卡尔·斐迪南·科里美国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格蒂·特蕾莎·科里美国贝尔纳多·奥赛阿根廷发现脑下垂体前叶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年保罗·赫尔曼·穆勒瑞士发现并合成了高效有机杀虫剂DDT年瓦尔特·鲁道夫·赫斯瑞士发现动物间脑的下丘脑对内脏的调节功能年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葡萄牙发现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对特定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年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美国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菲利普·肖瓦特·亨奇美国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瑞士年马克斯·泰累尔南非发现黄热病疫苗年赛尔曼·A·瓦克斯曼美国发现链霉素年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英国发现高能磷酸结合在代谢中的重要性,发现辅酶A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英国发现克雷布斯循环三羧酸循环年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美国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组织培养与组织技术的应用托马斯·哈克尔·韦勒美国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罗宾斯美国年A.H.西奥雷尔瑞典从事过氧化酶的研究年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美国开发了心脏导管术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美国沃纳·福斯曼德国年达尼埃尔·博韦意大利从事合成类箭毒化合物的研究年乔治·韦尔斯·比德尔美国发现一切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都是由基因逐步控制的爱德华·劳里·塔特姆美国乔舒亚.莱德伯格美国从事基因重组以及细菌遗传物质方面的研究年塞韦罗·奥乔亚美国从事合成RNA和DNA的研究阿瑟·科恩伯格美国年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爵士澳大利亚证实了获得性免疫耐受性彼得·梅达沃英国年盖欧尔格·冯·贝凯希美国确立“行波学说”,发现耳蜗感音的物理机制年J.D.沃森美国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住处传递的重要性F.H.C.克里克英国莫里斯·威尔金斯英国年约翰·卡鲁·埃克尔斯爵士澳大利亚发现与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有关的离子机构艾伦·劳埃德·霍奇金英国安德鲁·赫胥黎英国年K.E.布洛赫美国从事有关胆固醇和脂肪酸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F.吕南德国年F.雅各布法国研究有关酶和细菌合成中的遗传调节机构J.L.莫诺法国A.M.雷沃夫法国年裴顿·劳斯美国发现肿瘤诱导病毒查尔斯·布兰顿·哈金斯美国发现内分泌对于癌的干扰作用年拉格纳·格拉尼特瑞典发现眼睛的化学及重量视觉过程霍尔登·凯弗·哈特兰美国G.沃尔德美国年罗伯特·W·霍利美国研究遗传信息的破译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哈尔·葛宾·科拉纳美国M.W.尼伦伯格美国年马克斯·德尔布吕克美国发现病毒的复制机制和遗传结构阿弗雷德·赫希美国萨尔瓦多·卢瑞亚美国年伯纳德·卡茨爵士英国发现神经末梢部位的传递物质以及该物质的贮藏、释放、受抑制机理乌尔夫·冯·奥伊勒瑞典J.阿克塞尔罗行美国年埃鲁·威尔布尔·苏德兰美国发现激素的作用机理年G.M.埃德尔曼美国从事抗体的化学结构和机能的研究R.R.波特英国年K.V.弗里施德国发现个体及社会性行为模式比较行为动物学K.洛伦滋奥地利N.廷伯根英国年A.克劳德比利时从事细胞结构和机能的研究C.R.德·迪夫比利时G.E.帕拉德美国年D.巴尔摩美国从事肿瘤病毒的研究H.M.特明美国R.杜尔贝科美国年B.S.丰卢姆伯格美国发现澳大利亚抗原D.C.盖达塞克美国从事慢性病毒感染症的研究年R.C.L.吉尔曼美国发现下丘脑激素安德鲁·沙利美国R.S.雅洛美国开发放射免疫分析法年W.阿尔伯瑞士发现限制性内切酶以及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H.O.史密斯美国D.内森斯美国年A.M.科马克美国开始了用电子计算机操纵的X射线断层扫描仪简称扫描仪G.N.蒙斯菲尔德英国年B.贝纳塞拉夫美国从事细胞表面调节免疫反应的遗传结构的研究G.D.斯内尔美国J.多塞法国年R.W.斯佩里美国从事大脑半球职能分工的研究D.H.休伯尔美国从事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研究T.N.威塞尔瑞典年S.K.贝里斯德伦瑞典发现前列腺素,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B.I.萨米埃尔松瑞典J.R.范恩英国年B.麦克林托克美国发现移动的基因年N.K.杰尼丹麦确立有免疫抑制机理的理论,研制出了单克隆抗体G.J.F.克勒德国C.米尔斯坦英国年M.S.布朗美国从事胆固醇代谢及与此有关的疾病的研究J.L.戈德斯坦美国年R.L.蒙塔尔西尼意大利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以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S.科恩美国年利根川进日本阐明与抗体生成有关的遗传性原理年J.W.布莱克英国对药物研究原理作出重要贡献G.H.希钦斯美国年J.M.毕晓普美国发现了动物肿瘤病毒的致癌基因源出于细胞基因,即所谓原癌基因H.E.瓦慕斯美国年J.E.默里美国从事对人类器官移植、细胞移植技术和研究E.D.托马斯美国年E.内尔德国发明了膜片钳技术B.萨克曼德国年埃德蒙·费希尔美国发现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作用埃德温·克雷布斯美国年P.A.夏普美国发现断裂基因R.J.罗伯茨美国年艾尔佛列·古曼·吉尔曼美国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作用马丁·罗德贝尔美国年爱德华·路易斯美国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增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艾瑞克·威斯乔斯美国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德国年彼得·杜赫提澳大利亚发现细胞的中介免疫保护特征罗夫·辛克纳吉瑞士年史坦利·布鲁希纳美国发现全新的蛋白致病因子——朊蛋白PRION年芬奇戈特美国发现氧化氮可以传递信息伊格纳罗教授美国穆拉博士美国年君特-布洛伯尔美国发现蛋白质有内部信号决定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转移和定位年阿尔维德·卡尔松瑞典脑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保罗·格林加德美国埃里克·坎德尔美国年利兰·哈特韦尔美国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性调节机制,这一发现为研究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开辟了途径保罗·纳斯英国蒂莫西·亨特英国年悉尼·布雷内英国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约翰·苏尔斯顿英国罗伯特·霍维茨美国年保罗·劳特布尔美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彼得·曼斯菲尔德英国年理查德·阿克塞尔美国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琳达·巴克美国年巴里·马歇尔澳大利亚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罗宾·沃伦澳大利亚年安德鲁·法尔美国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克雷格·梅洛美国年马里奥·卡佩基美国采用胚胎干细胞在小鼠特定的基因修饰技术中的重大发现,即“基因打靶”技术,使深入研究单个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功能并提供相关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成为可能奥利弗·史密斯美国马丁·埃文斯英国年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德国宫颈癌致病因和艾滋病病毒研究上有突出成就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法国吕克-蒙塔尼法国年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美国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卡罗尔-格雷德美国杰克·绍斯塔克美国年罗伯特·爱德华兹英国在试管受精技术方面的发展年布鲁斯·巴特勒美国先天免疫方面的发现朱尔斯·霍夫曼法国拉尔夫·斯坦曼加拿大对获得性免疫中树突细胞及其功能的发现年约翰·伯特兰·格登英国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山中伸弥日本首次证实了已分化细胞成熟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组的可通核移植技术将其重新逆转化为具有多能性干细胞iPS年詹姆斯·E·罗斯曼美国细胞如何组织其转运系统——“囊泡转运”的奥秘兰迪·谢克曼托马斯·聚德霍夫德国年约翰·奥基夫英国发现组成大脑定位系统GPS的特殊细胞梅-布里特·莫泽挪威爱德华·莫泽挪威年大村智日本对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尤其是线虫和疟疾。威廉·C·坎贝尔爱尔兰屠呦呦中国年大隅良典日本发现自噬的机制年杰弗里·霍尔美国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迈克尔·拉斯巴什美国迈克尔·杨美国推荐阅读
影像科急诊必备手册(36篇),必点收藏
全网最全头颅影像解剖学,不容错过(更新版)
全网最全
全身大关节影像解剖,不容错过(更新版)
脊柱、脊髓解剖及常见疾病汇总(41篇)
心胸系统超全汇总(篇)
鼎湖影像:专业医学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