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徐霞客
——大姚县积极申报徐霞客游线标志地
5月9日至10日,由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会长、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宝才,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东林,云南省政协文史委主任高德明,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云南大学教授陈庆江等人组成的徐霞客游线标志地申报工作专家组到大姚县实地考察,对大姚县申报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进行考究和认证。州政协副主席杨玉泉陪同考察。在听取了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文跃所做的大姚县徐霞客游线标志地申报工作情况汇报后,专家组一行深入大姚白塔公园、妙峰山德云寺,龙街镇法慧寺、龙泉寺和美泗村考察认证,并翻阅《徐霞客游记》有关大姚县的余字记载。经过考察,专家组做出反馈:大姚县保存了徐霞客游线文化遗产,难能可贵;徐霞客在大姚的游线非常清晰,且表现出独有的特点,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对现存的游线标志地遗产要做好保护和传承。同时,专家组还对申报工作作了详细指导,提出了宝贵意见。刘文跃代表我县表态,将一如既往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对于申报工作中诸如文物失考等难题将努力解决;将以此次考察认证为新起点,加大投入,做好徐霞客游线的保护和传承。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沈克敏参与考察并主持汇报会,何兴平、李国荣、马丽、刘建宏等县级领导陪同考察。(县委宣传部:郭媅媅)
图片新闻:
5月9日至10日,徐霞客游线标志地申报工作专家组到大姚县实地考察,对大姚县申报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进行考究和认证,以下为部分图集:
(一)专家组考察实录
专家组考察游线的第一站——法慧寺
考证《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的独木桥确切位置
观看龙泉寺(今龙泉书院)古树、月牙池
研究龙泉寺悬挂的隆庆年间的钟
在美泗村探访民宅
讨论徐霞客与“水井”
(二)我县申报的徐霞客游线标志地风光
法慧寺的百年古树
龙泉寺的月牙池
美泗村古巷
美泗村的过街楼
美泗村的古井
白塔山
妙峰山德云寺
(郭媅媅彭天珍摄影报道)
徐霞客精神宣传:
《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一生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所留下来的重要著作。作为一个普通百姓,他为了更加了解祖国的山水,以一腔爱国热情,用三十余年的时间游遍了祖国各地。可以说,徐霞客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真正“爱国者”。徐霞客对祖国的热爱。他把这些热爱都落实在了行动上。对山水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无不表现出徐霞客的爱国精神。
(三)“徐霞客精神”之再启发——作者:佚名
“徐霞客精神”之不畏艰难、不图安逸
徐霞客出生在当地的一个名门望族,祖辈都是大地主,所以徐霞客的生活条件其实是十分优越的,但是他并没有贪图享乐,而是从年轻时起就离乡远游,一路风餐露宿,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祖国的土地,探寻祖国的山川名胜,能够放弃优渥的生活而选择一条艰险的游历之路,即便放在今天也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改革开放将近40年的今天,生活物质条件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物质资源极大丰富,随之导致的却是一些青年人追求物质生活、贪图享乐,一些党员干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更有甚者,以权谋私、中饱私囊,为获得物质上的享受铤而走险,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却完全忘了我们祖辈父辈们为解放事业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改革开放筚路蓝缕的创业。当下,我们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党员应当珍惜先辈们创造的良好生活条件,更应发扬先辈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抓住机遇,为新时期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
“徐霞客精神”之矢志不渝、锲而不舍
徐霞客的游历考察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反,期间充满了危机和艰险。他曾经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在他最后一次出游的过程中,他遭遇强盗甚至险些丧命,尽管知道自己此去“往返难以时计,死生不能自保”,却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吾荷一锸来,何处不可埋吾骨耶”正是他矢志不渝,追求理想信念的最好体现,正因为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成就了“千古奇人”徐霞客。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多次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告诫我们党员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缺失或者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可能导致不思进取、止步不前,甚至“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最终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我们青年党员干部应当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未完待续)
长按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