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白癜风舍我其谁 http://m.39.net/pf/a_4812505.html“彝绣云裳”促增收文化帮扶助脱贫——大姚县大力发展彝绣文化产业助推群众增收脱贫走进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公司绣房,一缕缕神奇的彩色丝线在绣娘们的指尖来回跳动,一幅幅颇具民族特色的图案渐渐“鲜活”起来,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绣品映入眼帘,服饰、鞋子、包头、围腰、马甲、枕头、挎包、荷包、钱夹、记事本……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绣娘们娴熟的绣法,精湛的技艺,令人惊叹!她们正用一双双巧手织就脱贫路、绣出小康梦……大姚彝绣图案精美、色彩艳丽、寓意深刻,是彝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述和载体,有其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姚县因势利导,把发展彝绣产业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既保护传承了彝绣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使古老的手工彝绣逐步走向产业化,焕发出蓬勃生机,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大亮点产业。绣娘通过刺绣年收入普遍增加元左右,专职绣娘可达元到元,元以上的骨干绣娘达余人。年,全县彝绣文化产业销售收入达万元,带动户农户户均增收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搭建组织平台,着力解决“谁来绣”问题。长期以来,彝绣都是以家庭式自产自足为主,极少以商品买卖。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加之机绣的冲击,从事手工绣及会绣能绣的人越来越少,彝绣文化濒临失传的危险。近年来,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实施“民族文化强省”战略和文化扶贫工程以来,各级对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彝绣文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大姚县紧紧抓住这些历史性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先后投入各类项目扶持资金余万元,创建巾帼彝绣巧手脱贫示范基地5个,带动越来越多的巧手绣娘就业增收;采取“公司+协会(合作社)+会员”等运作模式,大力培育彝绣带头人和发展壮大彝绣队伍。目前,全县共组建彝绣企业16家,其中彝绣龙头企业2家、彝绣微型企业3家、彝绣专业合作社2个,拥有州级彝绣专业示范村5个、彝绣著名商标2个,培养出彝绣巧手余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余名。企业、协会(合作社)等彝绣组织的成立,为彝绣巧手经纪人和贫困妇女之间搭建了互助协作、资源共享、宣传交流的平台,成为了绣娘的“一座桥、一所学校、一个家”,大姚彝绣文化产业逐步走入了新经济组织合作化的发展之路,逐步走向深层次发展的轨道。搭建培训平台,着力解决“怎么绣”问题。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把学习培训作为发展彝绣产业的首要任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大力提高绣女技艺水平和绣品市场竞争力。年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妇基会、云南省妇联、玫琳凯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实施玫琳凯促进女性参与文化产业发展项目,组织彝绣巧手骨干28人到杭州、苏州、北京、新疆、四川等地学习刺绣技艺和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与研发;邀请中国美术学院、苏绣和蜀绣的知名专家对“咪依噜”和“纳苏”2家公司以及骨干绣娘进行面对面指导。对绣品和绣娘的技艺针法、色彩搭配、构图设计以及市场定位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解决绝大部分绣娘用料低劣、满针满绣、缺乏创意导致绣品粗糙和成本增加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绣娘的刺绣技能,使大姚彝绣精品不断推陈出新。同时,投入经费精心制作大姚彝绣光碟余张,先后发放至全县12个乡镇和个村居委会,组织绣娘进行学习观摩。近三年来,大姚县共举办彝绣技能和电商培训班40余期,培训绣娘4余人。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绣娘在刺绣产品图样设计、工艺流程、技能技法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有效提升了大姚彝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搭建宣传平台,着力解决“谁来买”问题。坚持把宣传推介作为提升大姚彝绣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工作。结合大姚举办昙华彝族插花节、三台赛装节、大姚彝绣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时机,积极组织开展“最佳彝绣产品”“十大绣娘”等评选大赛,较好地扩大了彝绣产品的影响力。同时,精心组织、积极参加“南博会”“文博会”“国际博览会”、香港旅游商品博览会、上海民博会等大型展会,多途径多渠道向省内外、国内外宣传展示大姚彝绣精品。通过长期不懈努力,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的绣品于年荣获了彝绣界最高荣誉——联合国教科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年顺利通过了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成为全国刺绣行业唯一一家通过评定的企业,标志着大姚彝绣获得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企业法人罗珺被选举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大姚纳苏民族手工艺品有限公司法人樊志勇年获得指尖上的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动态展一等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入选年云南省“万人计划”8个专项人才之一,被云南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云岭首席技师”荣誉称号。一项项殊荣的获得,为大姚巾帼巧手脱贫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搭建销售平台,着力解决“怎么卖”问题。大力扶持培养“彝绣巧手”经纪人,并积极帮助彝绣企业及经纪人到楚雄、昆明以及省外建立彝绣展销部和工作室,大姚本土的云南纳喜文化创意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发展了北京、上海、昆明、台湾等6个经销商,拓展了6个经销商城市的12个零散销售点,引领彝族手工刺绣走向技术品质化、绣娘意识市场化、彝绣市场国际化发展道路。年9月,大姚纳苏民族手工艺品有限公司把彝绣搬到了国内最高规格的秀场“北京时装周”,随后又发起了围绕“文化传承、手艺变现、造血脱贫”3个重点帮助彝族绣娘的《幸福指尖计划》,开启了“纳苏”品牌的公益之路。在全国6个省份的8个地区,建立“幸福指尖帮扶点”,落地扶持贫困绣娘、残疾人绣娘,对她们进行免费专业实训,并给予订单支持和免费复训。当前,依托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刺绣文化资源,大姚彝绣文化产业正如朝阳般缓缓初升。从文化深度和产业高度方面着手,深耕文化,全县上下为把大姚打造成为“文化旅游名县”而接续奋进,大姚彝绣文化的明天也将如百草岭上的马缨花般烂漫盛开、红红火火!
《大姚新闻》栏目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四20:00首播22:00重播
次日08::00重播
周五《一周要闻》20:00首播
22:00重播
周六、周日重播
《大姚新闻》电视播出频道:
广电网络23频道
电信IPTV43频道
移动OTT互联网电视频道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