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石羊镇:马铃薯丰收喜洋洋
时下,大姚县石羊镇清河村的农民群众都在忙着收获马铃薯,田间地头人头攒动,犁地、捡拾、装袋、上称、装车,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在潘家小组的马铃薯田里,7、8家农户请了近00名农民工帮助收获马铃薯,不一会儿功夫,田里的马铃薯就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我今年种了7亩马铃薯,亩产公斤,卖得3.5万元,比种其他农作物划算呢。”种植户罗国明笑呵呵地说。
大姚石羊镇马铃薯丰收。供图马铃薯还在田里,商贩们就已经来预订了,前来收购马铃薯的货车早早收获在路边。正指挥着农户按大小分拣马铃薯和记录重量的商贩赵兵说,清河村的马铃薯种在沙地里,含碱高,皮薄肉厚,口感好,拿到市场上很畅销,“我们都要事先预订才有货,我今年已经来收购多吨了,全部都卖光了。”
大姚石羊镇马铃薯丰收。供图近年来,石羊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在清河村委会规范化发展冬早马铃薯种植连片亩。立春以来,县、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群众开展马铃薯病虫害统防统治,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确保马铃薯种植能为农户带来好效益。
大姚石羊镇马铃薯丰收。供图今年,清河村共有80户农户种植马铃薯,收购现已接近尾声,全村亩马铃薯按每亩公斤产量和每公斤元的收购价计算,全村仅马铃薯产量就达00吨,实现总产值万元,户均增收1.43万元。(云南网通讯员梁家礼)
大姚县打好碧水蓝天青山净土保卫战
云南楚雄网讯(通讯员马莉婷)走进大姚县赵家店镇团塘村,只见分类有序的生活垃圾摆放整齐、干净整洁的村组道路笔直延伸、清澈见底的河水缓缓流淌。这是省级卫生村团塘村委会的日常景象,也是大姚县开展碧水蓝天青山净土保卫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姚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全力保护好绿水青山和蓝天净土,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快重点河流水环境生态修复,强化水环境管理,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全县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季度监测1次,监测项目共计61项,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建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34座,全县行政村公厕达座;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座,无害化卫生户厕总数为座,普及率为14.85%。实施蓝天保卫战。以“散乱污”企业等治理为重点,深入推进重污染行业过剩产能退出,继续开展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加强汽车尾气检测监督管理,汽车尾气监测系统联网运行。通过检测,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达标率%,蓝天保卫战成效明显。实施青山保卫战。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修复,完成营造林0.9万亩,义务植树万株、四旁植树50万株,正在实施亩长江防护林三期人工造林工程。持续实施天保二期工程,聘用森林管护人员人管护森林.56万亩。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年兑付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万元。积极开展森林县城创建,白塔公园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省级森林县城创建初步达标。实施净土保卫战。加快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污染地块动态清单,加强土壤污染管控、治理和修复。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同1个乡镇、17个村(居)委会、个村民小组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积极组织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完成新街镇大古衙村土地整治项目,共计投资万元,平整土地亩。同时,全县各级党组织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认真开展“六城同创”工作,组建1.5万人的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志愿者“每月逢五”开展镇村组户卫生整治、义务植树等志愿活动。结合垃圾治理、森林防护等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实行“户比红黄榜,村评流动旗”制度,着力培育文明乡风。通过持之以恒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让文明之花开遍蜻蛉大地,形成了党员群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践行者的良好氛围。大姚县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云南楚雄网讯(通讯员刘培春何东燕)实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今年来,大姚县抓实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减轻了人民群众医疗负担。00年楚雄州医疗保障局分配大姚县第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9个品种,10个规格,采购数量8.7万盒,采购金额37.63万元,其中:门诊“两病”保障用药5个品种,6个规格7.6万盒,金额.5万元。至4月日,大姚县已完成第一批带量采购药品5.0万盒,完成分配采购任务量的57.35%,药品价格明显下降,人民群众医疗费负担进一步降低。目前,该县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已经完成了州级医保部门分配、医疗机构申报、确认,县级医保经办部门审核、确认,州级医保部门复核、上报相关工作流程,全县17家医疗机构共计申报带量采购药品0个品种,5个规格,完成分配采购品种的.6%;采购数量3.9万盒,完成分配采购量的00.31%,申报采购金额万元,完成分配采购金额的.35%。县残疾人联合会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集中筛查活动在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县残疾人联合会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集中筛查活动。
5月16日,县残疾人联合会在咪依噜大酒店邀请云南省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等多家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对我县0-18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白内障患者、16岁以下患有眼睛疾病的青少年儿童、残疾妇女开展康复筛查救助。
县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张培云说:“为推动大姚县贫困残疾儿童康复,今天我们组织十二个乡镇00多名残疾儿童集中开展康复救治筛查,筛查现场,邀请云南省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共计医院专家开展筛查,通过筛查,将选送可以手术救治分期康复医院开展治疗救助,治疗康复费用除医保报销之外,最高可享受每人三万元扶持,该项工作的落实对进一步推动残疾儿童家庭脱贫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专家们在筛查点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尽管需筛查的儿童很多,但是现场秩序井然,需要筛查的儿童根据类别的不同,在家长和引导员的带领下,进入不同的筛查区进行筛查。
云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副主任医师姬卫华说:“在筛查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有很多的孩子是有比较好的康复潜力,我们大姚县残联对这个工作也非常的重视,那么回到中心以后我们会对这些孩子进行相应的规范的有效的一些治疗。”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集中筛查活动,一方面是对在训儿童康复的效果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也为有需求的儿童进行筛查,以便安排免费康复,减轻病残儿童的家庭负担。
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两不误5月16日至18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州县关于开展复工复产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湾碧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由湾碧中心卫生院、湾碧市场监督管理所、乡经济发展办、乡应急办、乡安监站、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相关人员组成的专项检查工作组,对乡内93家项目施工单位、工贸企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贯彻落实《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乡专项检查组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协调、明确责任,认真对照四项专项检查重点内容及要求,严格检查标准,通过查资料、看现场、当面询问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专项检查组认真记录,并要求各企业负责人和个人工商户要及时整改到位,要结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要求,进一步加强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防控各项举措,通过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双胜利。(湾碧乡杜建春)
大姚县石羊镇办好民生实事:厕所革命改善卫生条件
时下,在大姚县石羊镇的村村寨寨,随处可见村头路边堆放着修建厕所的材料。安装冲水箱、便器、化粪池……许多农户家正火热施工,一片繁忙景象。今年以来,石羊镇将“厕所革命”作为改善民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群众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实,各村及时宣传动员,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热潮。
“以前到村,最尴尬的就是找不到公厕,想上厕所几乎要跑遍整个村子。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低矮简陋的厕所,还要低头弯腰才能进去。”说起正在实施的“厕所革命”,镇机关干部职工感慨不已。过去,石羊镇农村厕所“脏、乱、差、少”,而且厕不入户,生活非常不便。如今,通过实施“厕所革命”,当地农村厕所得到改造提升,同时增加了村委会公厕新建数量,让群众如厕更方便、卫生。
“新改建的厕所既方便又卫生,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一大截。”看着自家改造后的新厕,郭家村委会拉咩小组农户常森喜上眉梢。
自开展“厕所革命”以来,石羊镇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召开群众会议宣传政策,从思想上扭转群众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在此基础上,通过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和入户走访、现场调查,全镇不断细化台账、完善数据、强化进度,按照“一周一报”要求,录入“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并将“厕所革命”建设纳入镇村干部年底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签订目标责任书,不断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镇上采取‘政府补助+农户自筹’的模式,以‘组织施工队统一建设+农户自建’两种方式进行。只要建设的无害化卫生厕所达到建设标准,并通过镇人居办验收合格后,每户农户就有元补助资金,大大提高了农户改建的积极性。”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一系列好政策的扶持下,今年全镇计划投资.78万元用于新建、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
目前,石羊镇共落实农村“厕所革命”户厕改造户、行政村公厕改建座,已完成户厕改造户,计划在6月底前完成全部改造建设工作。(云南网记者饶勇通讯员梁家礼陈晓莹)
龙街镇:全力抗旱保烟苗
“突、突、突”的响声中,运水的拖拉机停靠在路边,接上胶管,拧开龙头,一股清水浇在烟塘内,烟苗在微风中舒展着绿叶。5月11日,大姚县龙街镇五湖村委会李保哨小组烟农起云聪户的抗旱保烟苗工作正在进行。5月中旬以来,持续高温天气,让龙街镇所移栽的烤烟出现了旱情。面对日趋严重的旱情,龙街镇树立抗大旱、保烟苗、促增收的信念,发动各村、组干部、烟草部门科技人员和广大烟农,迅速掀起抗旱保烟苗、促增收热潮。龙街镇是大姚县的优质粮烟之乡。今年,龙街镇在5月9日前,全面完成了7亩烤烟的移栽任务,实现了在最佳节令完成烤烟移栽任务的目标。旱情发生以后,龙街镇树立天大旱、人大干的艰苦奋斗精神,镇、村干部和烟草部门技术人员及时深入挂钩的村、组烟田、地块,分析掌握旱情,与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烟农研究抗旱保烟苗、开展生产自救的措施,全力打好抗旱保苗攻坚战,最大限度降低干旱对烤烟生产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抗旱保烟苗中,龙街镇出实招,想办法,不等不靠,合理调度有限的水资源。镇党委、政府对全镇水库、坝塘、沟渠等现有水资源进行合理调度,做到科学抗旱、长期抗旱。广大烟农采取拖拉机运水、骡子驮水、胶管引水、群众挑水等措施,对烟苗进行补水,提高烟苗成活率。目前,龙街镇多名镇村干部、州县驻村工作队员、烟草部门科技人员和广大烟农,早出晚归,奋战在抗旱保烟苗第一线,所有移栽烟苗均浇水润苗在5次以上,抗旱保烟苗工作正在持续进行。(通讯员张从华)▍信息来源:大姚网综合云南楚雄网、云南网、DYTV看大姚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大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