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彝族婚俗一般有恋爱、说媒、定亲、迎亲、回门等几个程序,而且彝族婚俗中的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说法,是不同于一般的少数民族的,是特色的彝族文化的重要表现。
恋爱
彝族男女青年主要通过火把节、婚嫁丧事和一些传统的聚会进行交际。每当一方看中了自己的情人,就会主动去接近,并站在离对方不远处,拿出口弦弹奏,通过含蓄而流畅的音乐旋律取悦对方。而对方一经接到求爱的暗语时,也会迅速取出自己的口弦对弹。如此经过多次秘密交往,双方就约定时间,回去告诉自己的双亲。待老人许可后,择定一个良辰吉日,由男方家请一位长者或者毕摩,前往女方家去说亲。
说媒
说媒的程序是一种信仰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彝族男女青年相识和相恋后,双方都觉得情投意合、称心如意时,男方父母就会请一长者或者毕摩去说媒。说媒须选双月双日子。在说媒过程中,女方为了维护自己尊严,同时也是有目的考验男方,总是会以各种借口,让求婚者多求几次,多数为三次,方能决定婚约。
定亲
彝族婚俗经过青年男女自由恋爱,长者或者毕摩说媒女方同意之后,就要开始定亲,即制定婚约了。通常是男方家选择吉日,带着必要的礼品和拜祭女方祖先的各种用品,到女方家举行定婚仪式,同时男方还要带礼品到各亲戚家认识新的亲戚(俗称认亲)。有部分地区也分两次,即定亲、吃小酒。但大多数两个仪式一并进行,在定婚仪式上女方家邀请亲朋参加,通过该仪式认识亲朋,向亲朋表明家女已有婚约,不能够再接受别人的求婚。
迎亲
婚礼是男女双方履行婚约的最终目的,结合需要请本民族毕摩选择吉日举行婚礼。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中或坝子里,用青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青树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喜气洋洋,亲朋满座。院子中间用树枝搭起一座青棚,棚内彬外披红挂彩,正中摆放着彝家喜神牌位。彝家歌手不断地演唱着富有民族情调的(青棚调),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歌声不停,唢呐声不断。新娘一到,男方家就要举行“迎亲”仪式,在“迎亲调”中,亲朋好友们燃放爆竹,点起火把,祝贺新人。然后,新郎新娘一一跨过火盆后,新郎背起新娘,前面一个举着火把,一人撒青松毛铺路,伴娘和伴郎随之于后,在众人簇拥下送新人进洞房。男方家在大宴宾客之后,就要在青棚院心中烧一堆火,大家围着火堆弹弦子、唱调子、跳左脚舞,这时,新郎和新娘也参加到跳舞的行列中,大家围成圆圈,尽情地唱和跳,且往往跳到天亮。
天亮后,新娘要去挑两担水到厨房里,同时在灶里烧一把火,表示新娘已经开始在新郎家烧火做饭,从此就在新郎家生活了。这一天,新朗家还要宴请宾客,宾客大多是本氏族内的人,外来客人已经走了。
回门
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时,新娘、新郎还需带着喜糖、喜酒等礼品与送亲的亲朋一齐返回新娘家,并再三拜谢父母及亲戚和新娘的伙伴们。晚餐后,新娘、新郎一定要在当天落日之前返回男方家,绝对不能在女方家过夜。
就这样浩浩荡荡的,欢天喜地的举行完了婚礼,是彝族婚俗的全部过程,同时也是彝族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传递了人们的信仰及祝福,希望结婚的新人们一直幸福长久下去。
▌主办:大姚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来源:大姚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图文:赵海霞
▌编辑:姜云辉
▌审核:文旅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