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首例电子定位监管在大姚ldquo

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9745.html
楚雄州首例电子定位监管在大姚“诞生”

为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预防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虚管及重新违法犯罪。近日,县司法局对首例社区矫正对象正式开始佩戴“电子手环”,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后楚雄州首例矫正对象使用电子手环监管的案例,实现了对社区矫正对象行踪的实时监控与约束,标志着我县社区矫正对象电子监管工作零的突破。

8月12日,县司法局对1名社区矫正对象实施电子定位监管。因社区矫正对象杨某某不服从社区矫正监管,经警告仍不改正,被列为社区矫正重点对象。县司法局根据年7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29条的规定,依法做出对杨某某实施电子定位监管的决定。矫正工作人员给杨某某宣读使用电子定位装置决定书和告知书,然后佩戴电子腕表,要求社区矫正对象必须全天候随身佩戴电子腕表,并确保设备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

该“电子手环”外型如同手表,佩戴在手腕上不会影响社区矫正对象正常生活。佩戴“电子手环”的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范围不能超出管辖区范围,一旦越界或活动异常,“电子手环”就会响起警报,在系统上提示工作人员。这种“外松内紧”的管理方式,实现了24小时的有效管理,确保了监管效率和监管精确度,体现了刑罚执行的强制性、惩罚性和严肃性。(县委政法委李宋芬)大姚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有新突破为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问题,大姚县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通过政府定额补助的方式,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应发尽发。被征地农民按照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认定为完全失地,政府每年每人补助元,认定为大部分失地,政府每年每人补助元。未领取养老金的被征地农民,应逐年参保缴费,每年申报享受参保补助,达到领取待遇时一次性补足15年;已领取养老金的被征地农民,可一次性申报享受15年参保补助,并全额记入个人账户,按照规定核定待遇后合并发放养老金。60周岁以上按原《暂行办法》已经参保的被征地农民,根据已领取被征地农民养老金标准计算出所需个人账户资金积累,再将资金记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被征地农民养老金与城乡居民养老金一并发放;如果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终止其参保关系,扣除已领取被征地农民养老金数额后,再将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余额一次性退还本人。大姚县针对被征地农民享受参保补助惠民政策,采取多项措施,突破推进工作瓶颈,应补尽补,应发尽发。一是由县人民政府出台《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姚县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实施方案的通知》(便笺〔〕号),规定了被征地农民享受参保补助范围、认定程序、补助方式、类别、标准、补助年限和办理要求。二是多次召开财政、人社、公安、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配合工作会议,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三是针对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联系省厅处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系统的工程师,实地学习每一步系统操作流程,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衔接系统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突破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推进过程中系统操作的瓶颈。目前,已从被征地农民财政社保基金专户中拨入人16,,.12元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专户并计入个人账户,从8月份起,60周岁以上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并入城乡居民养老金一并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并轨,增强了被征地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县人社局郭莉)

▍信息来源:大姚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大姚同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zz/85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