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710729.html
随着”村村通路”工程的实施,一条条盘山公路犹如银色的飘带,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忙忙碌碌的车辆将一车车生活物资运进山村小寨,又将丰富的农副产品运往四面八方。随着岁月的流逝,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曾经红红火火的运盐古道渐渐在人们心目中淡忘。
如今的运盐古道,已是杂草丛生,很少有人行走。只有那一段段铺有青石板残缺不全的古道,还有那一道道深深的马蹄印,还在告诉人们那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不可淡忘的历史!
彝乡拉乌位于宾川县东部山区,东南与祥云相邻,东北与大姚接壤,是祥云、宾川等县食盐运输的必经之地,建国前及建国后一段时期,祥云、宾川等县群众都是食用由这条运盐古道运输的白井食盐。
白盐井食盐,俗称白井盐,产于盐丰县(今大姚县石羊镇)县城所在地白盐井。那里的人们将储存于石岩间的盐水,用火煮干制成每个重十余斤,直径约15厘米、高约25-30厘米的团盐(俗称竹盐),便于运输、储存。
历史上,宾川上川坝、下川坝、祥云等地的百姓,都在食用白井团盐。途经拉乌的运盐古道共有两条,第一条运盐古道是宾川下川坝从牛井街起经太和村、三转弯、清水河、大河口到达拉乌村,或从罗官营街经火烧坡、大营盘、干海子直下到拉乌村,然后从拉乌村经来凤溪、钻天坡、过乔左河到达白盐井,全程约公里;第二条是从罗官营街起经松坪哨、平川、古底、进拉乌乡哨房山、拉唛、麻栗坪、罗锅水井、三岔河进入白盐井,全程约公里。
解放前运盐路上森林茂密,社会治安较为混乱,时有土匪抢劫.运盐马帮一般都是几十匹结队同行,备有火枪,带有猎狗,以防不测。由于有渔泡江相隔,雨季水涨要用小船摆渡,运盐大多数都是在旱季进行。
运盐马帮排列十分讲究,排头骡身高体健,胸前挂有碗大的一对大铃,朝前领路;二骡体型毛色与头骡相当,挂有许多成对组成一串的小铃。头骡二骡头顶上挂有小圆镜和红红的缨须,能将阳光反射得刺人眼目。
运盐马帮一路前行,大铃发出哐啷、哐啷的响声,与小铃发出叮铃叮铃的声音回响在运盐古道上,过往村寨引来一群群看热闹的儿童,建入山谷铃声惊飞林中树上的小鸟。响亮的铃声,其主要功能是惊走山间野兽,让马帮平安前行。运盐马帮风餐露宿,昼行夜住,在山野间广阔的草地上放马、煮饭吃,一般住宿在山间草地上,遇下雨也住村寨人家。
由于白井盐不加碘,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而且烧柴煮盐破坏植被,解放后全部都食用一平浪和乔后大工业生产的袋盐,白井团盐渐渐退出市场,被人们淡忘。但是,那一段铺有青石板的道路,石板上留下的一道道深深的马蹄印,使这条古道保存着引人遐思的古韵。
吴宗伯/文杨宏毅/图
七郎/编辑吴松江/责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