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48276.html
走进大姚县检察院,浓郁的文化气息如春风扑面而来,让人耳目一新。在这里,我们深感“处处留心皆学问”,检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令人目不暇接,每一处细节都能体现出“文化”的精深之处。
“云南省文明单位”、“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如今的大姚检察文化之树枝繁叶茂,她的发展,正得益于多年来致力于文化育检模式的探索,得益于检察文化植根“沃土”、浸润“阳光”和“雨露”,构筑了检察文化体系。
深扎沃土,让检察文化生根发芽文化如同种子,只有植根于肥沃的土壤,才能繁衍生根。大姚县检察院党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植入观念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干警的凝聚力;通过改善环境文化,营造积极向上、和谐优美的氛围;通过推广先进的民族文化,不断激发干警投身检察事业的无限动力。
该院着眼于从细节做起,提倡无形的文化理念有形化,积极营造优美、和谐、健康、充满活力的检察文化环境,让干警身居其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美的熏陶、智慧的启迪、进取的力量。定期把每位党员的照片和格言、每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简介展示在楼道里;在每个部门所在楼层设置文化理念墙,如,忠诚、厚德、崇法、勤业的“院训”、政治部提炼的“工匠理论”、第一检察部总结的“大雁精神”等,于润物无声中提醒干警要以人为本、公正执法;通过正面事迹弘扬正气,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促使广大干警做创先争优的先锋。
在这里,无论是案件管理大厅,还是接访室、讯问室,或是走廊、洗手间,格言、文化墙、座右铭、名言警句随处可见,到处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有的倡导一种行为准则,有的宣传一个哲理,有的温馨提示一些注意事项,有的委婉警示某种危害,潜移默化,提升品位。由此形成了特有的楼道文化、走廊文化、墙壁文化,通过石刻雕塑、书画、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将文化精神和理念直观化、形象化,让全体干警更为了解、熟悉和欣然接受,让每一个走近大姚县检察院的人都能了解和体会到检察文化的精要。
为了激发干警的潜能,该院在传统评先奖优的基础上,坚持以先进典型引导人,开展“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大比拼活动,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具有不同特长的检察干警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和谐相处,让在不同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检察官都能得到充分的肯定,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文化。组织学习全国模范检察官张飚等先进典型事迹,组织观看《共产党人刘少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焦裕禄》《杨善洲》等影片,开展学模范、争先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讨论,鼓励干警各抒己见,谈认识、谈体会、谈心得,引导教育广大干警向先进典型看齐,激发干事创业的斗志。每年举办四期“道德讲坛”,“善行义举好人榜”在办公大楼大厅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让干警每日进出办公大楼都能感受到创先争优的浓厚气氛,让广大干警时时处处向“身边明星”学习,让文化的“种子”在干警心中落地生根。
播撒阳光,让检察文化枝叶繁茂大姚县检察院秉承检察文化的精髓,播撒法治的阳光,努力在打造“阳光检务”、提升社会形象方面见成效,促进检察公信力与亲和力的提升。
坚持从严治检,强化内部监督制约,确保“案件不出问题、人员不出问题、形象不出问题”。对党风廉政教育始终做到常抓不懈,通过纪检监察工作深入办案第一线、深入八小时以外、案件回访评查等措施,逐步建立起检察队伍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微”时代队伍管理模式,积极搭建新媒体沟通平台,坚持“面对面”交流与“键对键”沟通相结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