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针走线织锦绣楚雄大姚县彝绣产业保护与开

大姚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全县29万人口中彝族人口占到了近34%。全县不仅有美丽的自然山水,还有绽放在指尖上的花朵---彝绣。近年来,大姚县因势利导,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把发展彝绣产业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使古老的彝绣产业焕发出蓬勃生机。搭平台,着力提高绣娘综合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大力提高绣娘技术水平。多批次组织彝绣巧手骨干到杭州、苏州等地学习刺绣技艺;邀请中国美术学院专家对绣娘进行指导。县民宗局制作大姚彝绣光碟余张,先后发放至全县12个乡镇和个村居委会,供绣娘学习观摩。近三年来,全县举办彝绣技能40余期,培训绣娘余人。提高了绣娘图样设计水平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协会,培育彝绣“龙头”企业。采取“协会(合作社)+会员”的运作模式,改变绣娘自发性生产和零打碎卖式的营销模式。全县共组建彝绣企业16家,其中彝绣龙头企业2家、彝绣微型企业3家、彝绣专业合作社2个,拥有州级彝绣专业示范村5个、彝绣著名商标2个,搭建了互助协作的桥梁。重推介,扩大大姚彝绣影响力。利用昙华彝族插花节、重推介,扩大大姚彝绣影响力。利用昙华彝族插花节、三台赛装节、大姚彝绣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时机,组织开展“最佳彝绣产品”、“十大绣娘”等评选大赛。借助南博会、义博会等各种展会,多途径、多渠道宣传展示大姚彝绣精品。大姚咪依噜彝绣通过了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获得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为巾帼巧手脱贫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提升了大姚彝绣产品的知名度。上项目,推动彝绣产业发展。先后投入各类项目扶持资金余万元,创建巾帼彝绣巧手脱贫示范基地5个,大姚纳喜文化创意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发展了北京、上海、台湾等6个经销商,拓展了6个经销商城市的12个零散销售点,成为大姚联系彝绣品市场的纽带。飞针走线织锦绣,巧手绣出幸福来。至年6月底,大姚县共培养彝绣巧手名,累计销售彝绣年收入普遍增加1万元左右,其中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骨干绣娘达余人,广大绣娘通过彝绣产业“绣”出了小康梦。

(大姚县民宗局顾永仙大姚县宣传部张从华)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母语的光辉

中国彝语







































白癜风怎样治疗
白癜风怎样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zz/5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