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楚雄彝族自治

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脱贫摘帽以来,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念好“精”“创”“联”“合”“强”五字诀,以产业提质增效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强”字为基建强一张“保障网”把产业扶贫摆在全县脱贫攻坚十大攻坚战的首位,形成县、乡、村主要领导抓产业扶贫的工作格局。县四班子领导每年初集中对所有乡镇产业扶贫工作开展全面调研,汇聚基层意见,选准主导产业。选聘农业产业指导员名,入户开展种养殖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精”字为要绘好一幅“规划图”按照“三叶进田(烟叶、桑叶、菜叶)、三果上坡(核桃、花椒、板栗)、满栽满种、科技唱歌”的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思路,精心谋划产业。突出“一村一品”,因户分类施策,精准规划产业扶贫项目。年以来,连续4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每户~元资金扶持发展种养殖业。目前,全县核桃面积达万亩、花椒40万亩、桑园8.7万亩、芒果4.5万亩、中药材3.7万亩、魔芋2万亩、百合亩,畜禽规模养殖户达户,90%以上的贫困户靠发展产业实现了增收脱贫。“合”字为本用好一个“资金池”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全面提高资金投向产业扶贫的精准度。年以来,累计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到户贷款2.87亿元用于产业发展;至年,投入产业扶持资金3.84亿元,全县户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产业扶持资金达1万元。“联”字为重培强一批“新主体”注重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帮贫带贫的辐射效应,着力在“双绑定”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全覆盖。全县有个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户贫困户以资金或资产入股新型经营主体,户签订农产品订单收购协议发展产业,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创”字为先打好一套“组合拳”创新形成了“借母还儿”“联养合作”“托养分红”“党组织+企业+基地+扶贫车间+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着力打造红色车间、服务车间、致富车间、活力车间、效益车间“五型”扶贫车间22个,提供就业岗位余个,吸纳贫困人口就业人,年人均务工收入1.5万元。创新消费扶贫与产业扶贫精准对接模式,组织开展县内县外、线上线下消费扶贫。年以来,组织本县农业龙头企业到上海、南京、广州、昆明等地开展农特产品对外推介营销活动20余场次,签订销售订单达2.1亿元;县内41户电商企业对外销售核桃、花椒、蜂蜜、土豆等农特产品,销售额达1.13亿元;实现干部“以购代扶”消费.3万元,沪滇扶贫协作消费.02万元。(王建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zz/13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