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92086.html
农历二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大姚昙华彝族传统节日插花节,昙华彝族插花节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被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国际节庆协会评为“最具特色民族节庆”,年被省旅发委评为云南省最具特色旅游节庆,是世界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之一。
受疫情影响,今年“插花节”取消了,但别遗憾,下面跟随小编的镜头带你“云过节”,我们一起走进昙华“插花节”,探秘古老神奇的彝族文化......
“插花节
”起源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昙华山上有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叫咪依噜。她勤劳勇敢、能歌善舞。有一天她在放羊时唱起了山歌,优美动听的歌声,飘过了山谷,飞过了箐岭,深深打动了纯朴善良的青年人朝列若的心。他循声找来,在高高的山崖上和姑娘对歌。歌声传递了相互的心情,从此两人相爱了。那时昙华山有个极其残暴的土官,他在高山顶上盖了座“天仙园”。说请了仙女下凡来教人们绣花织布,要老百姓把他们的姑娘送进“天仙园”受教,实际上是让土官蹂躏、糟蹋。美丽善良的咪依噜识破了土官的阴谋,为拯救那些受害的姐妹,她摘了一朵含有剧毒的白花戴在头上,瞒过了戒备森严的家丁,毅然只身进了“天仙园”。土官见了这美丽的姑娘,笑得流涎三尺。咪依噜取下头上的白花泡在酒里,端到土官面前说:“愿你我永远相爱,共同干了这碗花酒吧”。说完,自己先饮下了两口,才递给土官,土官乐得一饮而尽。就这样,咪依噜为了除暴安良,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朝列若打猎回来,得知咪依噜进了“天仙园”,他不顾一切,急忙闯进“天仙园”,可是咪依噜已被毒死。朝列若伤心至极,抱着姑娘痛哭流涕。他哭干了眼泪,流出了鲜血,鲜血一滴滴把马樱花都染红了。从此以后,昙华山上便有血一般红的马樱花,马樱花的彝语名字从此便叫到“咪依噜”。彝家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献身除暴的好姑娘,每逢农历二月初八这一天,就要采来朝列若用血泪染红的马樱花,插在门头上、拴在牛、羊角上,他们把马樱花视为抗暴除魔、吉祥幸福的象征。这一天,人们都头插鲜花,身着盛装,带着米酒和野味佳肴来到山顶团聚,在千柏林草坪欢歌起舞,举杯助兴共祝幸福,其情之浓、之烈,令人陶醉。未婚的青年男女在热烈的歌舞中选定自己的情侣,并互送马樱花作为定情的礼物。这个古老的习俗,世代相传......昙华山景区风光
昙华山景区位于大姚县境中部,距县城45公里,国土面积.26公里,主峰海拔米,森林茂密,奇峰竞秀,巍峨雄伟,系百草岭群峰之一,森林覆盖率达97.3%。山间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飞泉叠瀑,藏于深涧,奇花异卉遍布山岭中,名木古树零星分布。阳春三月,漫山马樱花点缀其间,火红一片,朵朵山茶,片片杜鹃配于其间,花潮似海;冬春多雪,有北国风光的美景;夏秋多雨雾,云雾弥漫,缭绕山间,变化无常,幻若仙景,雨后初晴,彩虹飞架,景色绚丽,古人谓之“月华扬彩昙”。昙华山意思就是开满马樱花的地方。
昙华山彝园
杨森广场
彝族梅葛传唱
彝族毕摩
彝族迎宾礼节
插花节迎宾仪式
昙华乡于年被省民族文化研究所授予“咪依噜的故乡,彝剧的诞生地”的称号,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年被省委、省政府评定为“生态乡镇”,年被评定为“国家生态之乡”。景区内自然景观较多,有千柏林跳脚台、高氏镌石、滴水岩、蒸人甄子煮人锅、鬼门关、拉窄么瀑布群、猿人石和昙华夕照等自然景观,景区景观以雄、险、奇、秀的崇山峻岭和隘谷地貌为主,并伴有古树名花,飞泉奇石,叠水瀑布。
昙华山千柏林
昙华彝族十八月历碑
花仙子选拔
花仙子迎宾
昙华山景区是较为典型的彝族聚居区,民族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有独具特色的彝族民居--垛木房、闪片房、麻秸房,古老的生活习俗,精美的手工纺织,华丽的彝族服饰。独具特色的烤酒,刺绣和传统节日--“插花节”,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开创了彝剧先河,传世珍迹,明末清初著名彝族文人高氏镌石、民族史诗《梅葛》、彝族十八月历及新时器时期的文化遗址--桂花大河遗址。昙华的《梅葛》史诗是世界三大创世史诗之一,是《梅葛》的起源地,彝剧的发祥地。此外,彝族民族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昙华彝族十八月历的发现,打破了玛雅文化唯一的传说,且早于美洲墨西哥玛雅文化五千多年。总之,走进咪依噜的故乡——昙华,你就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投入了自然的怀抱,步入了人间的天堂,闯入了神话的世界……
来源/文旅大姚
审核/李娅婕
责编/陈明海
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