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冶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87578.html
近日记者从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楚雄州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项目传承人申报工作已经结束公示,此次楚雄州共申报州级非遗项目21项,代表性传承人55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产物,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的财富,非遗传承人是其活态载体的重要承载与传递者,在引领行业发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彝州各族人民在楚雄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创造和积淀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楚雄州已公布州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批,本次申报成功后州级传承人数将达到人。另外,全州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2人。
本次即将确定的传承人,既包括了彝族民歌、彝族酒歌、元谋傈僳古歌等传统音乐方面,又包含了彝族小豹子笙、彝族“乌卡”舞、广通牛灯舞等传统舞蹈方面,以及传统技艺,传统戏剧、民俗等方面,涵盖了多个非遗门类。
其中,楚雄市云泉豆瓣酱制作技艺、张家边竹编技艺、南华三弦制作技艺、永仁彝族羊皮褂制作技艺和武定阉母鸡技艺等入选传统技艺类。民俗方面,楚雄城区塔凹奶奶祭祀习俗、南华雨露白族正月灯会和广通彝族“六月六”习俗入选。记者罗晓欢
附名单
公布的楚雄州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一、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6项)
1、南华县沙桥镇于栖么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2、南华县罗武庄相臧当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3、姚安县适中乡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4、姚安县前场镇新民村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5、大姚县石羊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6、禄丰县中村乡阿勒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二、民俗(3项)
1、楚雄城区塔凹奶奶祭祀习俗;
2、南华雨露白族正月灯会;
3、广通镇彝族“六月六”习俗。
三、传统舞蹈(4项)
1、彝族小豹子笙;
2、彝族“乌卡”舞;
3、武定长岭岗苗族芦笙舞;
4、禄丰广通镇牛灯舞。
四、传统音乐(1项)
元谋姜驿傈僳古歌。
五、传统技艺(6项)
1、楚雄市云泉豆瓣酱制作技艺;
2、楚雄市张家边竹编技艺;
3、南华县三弦制作技艺;
4、永仁彝族羊皮褂制作技艺;
5、武定阉母鸡技艺;
6、大姚石羊筒子锅煎盐技艺。
六、传统戏剧(1项)
楚雄滇剧
公布的楚雄州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楚雄市(5人)
紫溪山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李从富)、大过口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郭财金)、三街民族传统刺绣之乡(王兴会)、彝族大三弦舞(李从寿)、张家边竹编技艺(张银红)。
双柏县(3人)
彝族老虎笙(毕正良、徐正元、杨光礼)。
牟定县(3人)
彝族服饰(鲁翠芹)、彝族梅葛(丁慧美)、牟定铁、铜制作技艺(詹德泽)。
南华县(9人)
彝族服饰(丁兰英)、南华县天申堂三弦舞艺术之乡(李正华)、开奔勒笃(罗昌兴、朱成功)、火草麻布纺织技艺(罗银兰)、五顶山乡牛丛回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马明章)、五街镇咪黑们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普廷章)、南华阿苏嗻跳唱(杨凤)、雨露乡白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杨正策)。
姚安县(5人)
姚安花灯(谭丽)、姚安莲花落(昝丽芬)、彝族梅葛(周丽珍)、姚安坝子腔(钱成忠)、土陶制作技艺(朱连聪)。
大姚县(6人)
彝族梅葛(杞章芬)、昙华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李起芬)、彝医药(殷润先)、彝剧(吴晓娟、曾萍英)、彝族服饰(罗珺)。
永仁县(4人)
彝族赛装节(李春美)、彝族服饰(起琼翠)、彝族刺绣(李林秀)、彝族器乐(李徐发)。
元谋县(4人)
花灯戏(思立琼)、阿鲁举热(何会才)、凉山乡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杨文香)、姜驿傈僳古歌(罗会元)。
武定县(6人)
彝族民歌.彝族酒歌(胡朝能、郭春柔)、彝族毕摩文化(杨绍学、李茂森)、武定彝族小锅酒酿制技艺(凤占先)、彝族服饰(张学芬)。
禄丰县(8人)
禄丰醋制作技艺(杨爱萍)、彝族服饰(普华珍、张兰仙)、彝族刺绣(段朋江)、禄丰县一平浪英歌哨苗族传统纺织技艺(韩美花)、禄丰县和平镇苗族传统芦笙制作技艺(张建华)、彝族大刀舞(普林爱)、禄丰花灯(张世宝)。
楚雄州艺术剧院(2人)
彝剧(张吉顺、李光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