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桑养蚕卖茧缫丝制绸,大姚这里的

视频拍摄剪辑:谭皓元

金秋九月,广袤彝乡瓜果飘香、稻浪滚滚,一派丰收景象。在楚雄州大姚县石羊镇万亩蚕桑产业园,大片碧绿的桑园映入眼帘,随风摇曳的桑树枝条青翠欲滴,蚕农们穿梭在桑园中,忙着采摘桑叶、装车运输……

在石羊镇大中村委会连片的桑园里,石羊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王银忠正在为蚕农开展绿色防控培训。在参加培训的蚕农中,李家庄一组村民王家学听得格外认真,还用手机作了录音。今年57岁的王家学种植桑园15亩,年蚕茧收入超10万元。他告诉记者:“我和老伴在家栽桑养蚕,每人每年有五六万元收入,腰包鼓起来了,奔小康不愁了。”

大中村是传统的蚕桑产业专业村,据大中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家红介绍,以石羊为代表的大姚栽桑产业,也曾有栽了毁、毁了栽的阵痛经历。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帮助支持下,传统蚕桑产业迎来了春天。年6月,大中村率先成立大姚县石羊祥泰桑蚕服务专业合作社,李家红担任理事长,有社员户。李家红道出成立合作的初衷:“主要开展技术培训,主动对接市场,解决蚕农种植、销售等关键问题。下步将建设小蚕共育室、工厂化大蚕房等,通过‘农户+村集体+合作社+企业’的形式,不断提升栽桑养蚕的‘含金量’。”“蚕宝宝吐出的不仅是蚕丝,对于我们来说,吐出的是‘真金白银’。”石羊镇大中村委会李家庄二组小组长王义恒说。在王义恒家新盖起来的多平方米的蚕室里,蚕宝宝正在沙沙地吃着桑叶,一堆桑叶倒下去平摊在“蚕床“上,几分钟过后便不见了一大半。

蚕茧有销路吗?养殖前景和利润怎么样呢?在石羊镇柳村塘村委会土摆窝村民小组的石羊鑫润蚕丝经营部蚕茧收购点,记者看到,蚕农们载着一筐筐蚕茧进行交售,工作人员麻利地过秤、记单、筛选、装车、拨付茧款,收购现场秩序井然有序。收购点负责人刘建兰告诉记者:“县里引进了蚕丝加工企业稳住了市场价格的冲击,增强了群众栽桑养蚕的极积性。今年9月1日开始收购秋蚕,每公斤41元的收购价,目前收购了60吨。”

产业要发展,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是关键。大姚县通过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在好田好地中大规模发展蚕桑,并给予桑苗、机耕、地膜和肥料的扶持,栽桑养蚕的亩均产值达元至元。有技术和产业链为蚕桑产业强筋骨,今年,大姚县把握时机,继续在政策上支持蚕农、大户、蚕农专业合作和企业,由蚕农合作社统一组织订购发放的蚕种,政府给予蚕农每张25元的补贴;由蚕农合作社统一组织交售的鲜茧,给予每公斤1元补贴……

产业要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在云南七彩丝绸有限公司车间,机声隆隆,银丝穿梭。工人们正忙着拉丝引线,动作娴熟。蚕丝被、蚕沙枕、丝绸套件……加工出来的蚕丝制品琳琅满目。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以村为单位与蚕农签订鲜茧保护价收购合同,涉及合同订单蚕桑基地亩,带动蚕农户。

大姚县传统的蚕桑产业“破茧成蝶”,蚕宝宝吐出的“真金白银”,让群众栽桑养蚕积极性高涨。目前,全县有7个乡镇54个村委会个村民小组户农户栽桑养蚕,累计桑园面积达8.76万亩,今年预计实现产值1.38亿元。

上游栽桑、养蚕,下游缫丝、织绸……大姚县实现了从栽桑、养蚕、产茧,到缫丝、生产丝绸面料的华丽蝶变,走出一条全新的“丝绸之路”。大姚县蚕桑站站长李燕表示:“将继续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全力支持蚕农合作社与县内蚕桑龙头企业发展,建立蚕种发放、蚕茧收购利益联结机制,规范蚕种蚕茧市场,全力维护蚕种蚕茧订供及收购秩序,助推蚕桑产业发展。”

前有企业拉,后有专家推,还有好政策兜底,栽桑养蚕完全有保障,大家奔小康的信心和劲头更足了,大姚县上万户蚕农将沿着这条全新的“丝绸之路”向幸福出发!

▍信息来源:云南发布(记者赵文丽谭皓元王祺丹摄影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平台宗旨:聚集大姚人,服务大姚人!商务合作:(何经理)

点击进入大姚同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xw/8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