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早知道大姚县城管局依法拆除城区街

大姚网旗下各垂直平台点击进入

县城管局依法拆除城区街道两侧的违建台阶

近日,县城管局出动3名执法人员和0名卫生保洁员,依法拆除了城区街道两侧的违建台阶。

由于县城停车泊位较少,部分临街商户为方便机动车驶入人行道停放,于是在人行道与马路的连接处设置水泥接坡,为机动车驶入人行道提供方便,造成人行道被机动车占据,严重影响了行人的通行,机动车长期停放还造成人行道地砖的损毁,既影响美观、也影响了排水。

经过5天的努力,县城区街道两侧的水泥接坡已全部拆除完毕。

城管执法人员

张俊

“从月17日开始,我们城管执法大队联合环卫站,对全县城路阶石、建筑垃圾进行专项清理。目前为止,共清理建筑垃圾60车,近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严把审批关口,同时对私搭乱搭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

中风险县变低风险县大姚县复工复产掀热潮

大姚县复工复产掀热潮

随着大姚县日前从新冠肺炎疫情中风险县变为低风险县,一场复工复产的热潮正在该县掀起。在大姚县楚雄富林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加工厂区内,整个大院铺满大蒜,工人们忙着翻晒、清理杂物,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公司负责人王忠富说:“这是我们复工复产以来每日的生产常态,我们种植了亩大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规范组织下,目前抢收回来吨,这几天正在进行加工。”据了解,大姚县对县内3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量身定制复工复产方案,依据不同行业特点、人员构成、厂区管理、住宿就餐环境等,实行”一企一策”,截至月5日已复工复产3户人,员工返岗率76%。目前,大姚县34户省州农业龙头企业已复工复产30户,全县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复工复产45个,户农资经营户复工复产51户。此外,楚大高速(大姚段)、永金高速(大姚段)等重点项目已有序复工,其余重点项目复工复产也在积极推进中。(云南网记者秦明豫通讯员郭媅媅张从华摄影报道)

大姚县龙街镇防疫期间不误农时

当前正是春耕生产的大好时节,大姚县龙街镇的村民们纷纷戴上口罩,一边防疫,一边生产,防疫、生产两不误。一年之计在于春。在龙街镇仓屯村委会鲁口场小组,亩连片种植的云南独蒜已经成熟,多名村民戴上口罩,正在地里挖大蒜。和往年热闹的生产场景不同,今年整个田野里静悄悄的,几乎没有喧闹声。村民们各自埋头苦干,不交流。问起如何做好防护时,五福村村民起鸿说:“把口罩戴好,少和别人说话,自己做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出来挖大蒜,每天可以得到多元的工钱,还是能补贴家用的。”龙街镇是果蔬之乡,许多外地人都到这里流转土地种植蔬菜、水果。眼下,一些蔬菜已经成熟,急待采摘。为了在防疫期间不误农时,龙街镇未雨绸缪,出台文件,把好疫情防控每一道防线。各村和外来务工人员签订了《健康承诺书》《务工人员健康申报表》。龙街镇副镇长永培旭告诉笔者:“我们要求一般不能有从疫期进来的人,即使有进来的话,要必须隔离14天以上,才能进来。并且要经过严格观察,经过由村委会、镇党委、政府成立的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批准以后,才能复工。”到龙街镇流转亩土地种植云南独蒜的王奇是大理人。大蒜成熟了,他赶回龙街镇,经过一系列的身体检测后,他总算过关了。为了确保村民的安全,他按照镇政府的要求,为村民提供口罩并督促他们戴好,同时对环境进行消杀。今年,有吨左右的产量,预计产值可达万元左右。目前,龙街镇的其他产业也开始陆续开工,掀起了春耕生产的热潮。(姜晓燕)

云南大姚县:抢抓时令复工复产复“甜蜜”

连日来,金沙江畔的大姚县湾碧傣族傈僳族乡腊务堵村委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村里的红糖加工坊顺利复工复产,开始紧张忙碌地生产。大姚县推动红糖加工坊顺利复工复产。供图

  地处金沙江河谷地带的湾碧傣族傈僳族乡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冬暖夏热、雨量充沛,终年无旱无霜,非常适宜种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当地群众积极种植经济作物甘蔗,替代玉米等低产值、低效益传统经济作物,并依托“农户+合作社+互联网”的产销一体化模式,大力发展红糖产业。

大姚县推动红糖加工坊顺利复工复产。供图

  “复工以来,我们厂向种植户大量收购甘蔗,这几天已经加工红糖7吨多了。”腊务堵村委会车氏红糖加工坊负责人车文明笑呵呵地说。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复工要求,湾碧乡各红糖加工坊在做好各项疫情防护的同时,现已井然有序地开始榨汁、熬制、包装、装箱等各项工作,全乡30家红糖加工坊日产红糖达7.5吨、日销售额达8万多元。

  这边的腊务堵村忙着红糖加工,另一边的纳那村委会则在抢抓时令忙春耕。连日来,该村组织村组干部、驻村队员忙着进行芒果中耕管理,对芒果进行嫁接、修剪、施肥、花芽分化,着力发展好村集体经济。

大姚县推动红糖加工坊顺利复工复产。供图

  “下一步,我们将定期组织群众到村集体发展基地开展芒果裁花、梳果、施肥、病虫害防治、套袋等管护技术培训,提高群众芒果种植技术,吸引和带领更多农户加入到芒果种植行列中来,凝聚群众力量,做大做优经济产业。”纳那村委会一位村干部说。云南网记者饶勇通讯员叶建芸李长元

小油白菜成大姚群众脱贫“致富菜”

时下正是小油白菜丰收季节,大姚县石羊镇坟箐村委会凹拉么小组村民郭雪飞一家早早地就在地里忙活起来。采摘、筛拣、烫煮、晾晒……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一家人将新鲜翠绿的优质油白菜装上即将外运的货车,发往千里之外的甘肃武威。大姚县内半山区乡镇一直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为立足优势扶持农民搞好特色蔬菜种植,进一步提高油白菜的产出效益,县委、县政府在年协调成立了金碧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扶持农户种植黑籽南瓜、油白菜、特色辣椒等蔬菜,并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通过技术培训使多名贫困群众学到一技之长,同时带动其他贫困户顺利脱贫。农业部门多方协调,在宣传动员、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合作社还聘请技术员随时为农民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目前,仅石羊镇坟箐村委会就有90户农户种植油白菜10亩,估算年实现经济收入60万元。“油白菜能在冬春季节种植,采收管理都比较方便,改变了我们多年来只会种植小麦蚕豆的习惯。”郭雪飞说,油白菜3个月左右就能收获,比蚕豆等小春作物来钱快、收入高,比传统种植业收入更可观,“今年我家种了4亩油白菜,收入达0多元。”(薛成摄影报道)

大姚:复工复产企业加快生产稳增长

日来,大姚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吹响了企业复工复产“集结号”,一批批企业陆续复工投产、一家家公司正扩大生产,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努力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全力加快企业生产,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企业复工复产,大姚县及时成立了复工复产组和稳就业服务组,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专班,深入各企业指导帮助做好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复工复产时间、返岗人员数量和来源、生产计划、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地、物流运输,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等内容,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具体措施,落实人员责任,建立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账,形成从企业管理层到车间班组、一线职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和复工复产流程。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积极协调,帮助企业提前为员工配备口罩、手套、测温仪等防护物品,积极做好突发情况应对准备,帮助企业联系采购生活物资,确保复工复产后员工生活有保障。组织企业对厂区内生产、生活、办公区域环境进行全面清扫、消毒,保持厂区通风良好,防止病毒传播蔓延,确保不留死角、不漏盲区,筑牢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安全网”。大姚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专班服务,切实解决了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振了企业复工复产和加快生产的信心。截至月日,全县3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18家,在岗员工人,复工复产率达54.5%,员工返岗率68.5%;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已复工复产17户;34户省州农业龙头企业已复工复产16户;93户畜禽规模养殖户已全部复工复产;所有企业将于近期陆续复工复产,做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为确保经济稳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杜中语)

大姚县挂牌督战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大姚县为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进一步巩固提升县脱贫摘帽成果,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对全县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突出问题进行挂牌督战,使全县掀起了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热潮。大姚县针对还有4户人剩余贫困人口的实际,为实现剩余贫困人口上半年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全面巩固提升已脱贫户、出列村和县摘帽成果,监测户零返贫、边缘户零致贫,高质量通过普查大考,脱贫成效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县委、政府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集中力量攻克贫困堡垒。春节期间,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迅速下发《关于做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春节返岗工作的通知》,全县77余名驻村工作队员第一时间奔赴工作岗位,开展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与此同时,县级89家单位、省州18家单位名挂包干部职工纷纷利用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xw/62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