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大姚县四个项目,四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榜上有名。其中,吴红友入选传统戏剧类中的彝剧项目,张德荣入选民俗类中的插花节项目,殷润先入选传统医药类中的彝族医药项目,罗珺入选民俗类中的彝族刺绣项目。“大姚彝剧”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起源于大姚民族民间,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特有的民族剧种。以创始人杨森运用民族歌舞,模仿花灯形式,用彝语、彝调、彝舞编写、演出的《半夜羊叫》等为典型的反映彝族现实生活的一批剧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可,从此使得彝剧诞生并延续至今,且成为大姚彝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插花节是昙华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中国十大最具民俗特色节庆之一。生活在昙华乡的彝族大众把本身对美的理解,倾注给了满山红艳艳的马缨花。昙华还是“中国彝剧诞生地”,"中国彝族十八月太阳历"发祥地,"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文化之根渊源流长,底蕴丰厚,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秀美,彝族民居、彝族服饰、饮食文化、民族风俗至今保持还相对完整。为切实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姚县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编制、申报和保护工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寻找、筛查、培养等基础性工作,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加大申报和保护力度。对已纳入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向国家、省、州、县推荐申报,并争取补助资金,激励他们发挥专长,热心传承,为建设一支积极性高、充满活力、倾心传承事业的队伍提供基本物质保障。
来源:大姚县文化和旅游局
新时代·民族网/主编:陈明海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骗人吗中科白癜风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