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用的句子知识
目录
一、概念
二、句子的构成
三、基本句式
四、修辞手法
五、句式变换
五、句式变换
1、陈述与反问句
2、“把”字句与“被”字句
3、双重否定与肯定句
4、引述句与转述句
5、扩句和缩句
6、仿写句子
六、修改病句
七、连词成句
八、标点符号
九、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正文
一、句子的概念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由词按照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它是词语和段落、篇章之间的桥梁。它既是字词教学的“升华”,又是段篇教学的“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有关句子的知识和技能,加强训练,准确把握内容,明确训练思路,才能把话说得完整、通顺、明白,并且比较具体、生动。因此,作为奠基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把句子训练放在重要位置。
二、句子的构成
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是什么。例如:春天来了。我们是少先队员。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对象。例如:外宾们游览了狼山。有些句子除了这三种成份外,还带一些附加成份。的、地、得常常是这些附加成分的标志。例如: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老人悠然地谈着。人们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三、基本句式
(一)、基本句式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否定句、双否句、把字句、被字句
(二)、例句:
他摸出手枪。(陈述句)
他摸出的是什么?(疑问句)
把手枪拿出来!(祈使句)
好大的胆子!(感叹句)
他敢把手枪摸出来吗?(反问句)
他摸出的是什么?是手枪!(设问句)
他不敢摸出手枪。(否定句)
不得不承认,是他杀的。(双否句)
他把手枪摸了出来。(把字句)
手枪被他摸了出来。(被字句)
四、修辞手法
(一)比喻
1、俗话叫打比方。
2、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
3、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4、“像”字句非比喻句的五种情况:(1)、表示比较;(2)、表示举例;(3)、表示猜测;(4)、表示联想;(5)、表示说明。
5、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则,那就不是比喻句。
(二)拟人
1、定义:拟人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
2、例: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三)夸张
1、定义: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
2、例: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四)排比
1、定义:排比是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
2、例: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五)对偶。
1、定义: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
2、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六)反问。
1、定义:明知答案而问,答案在问话之中,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义,只为加强语气。
2、例: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七)设问。
1、定义:明知答案而问,答案在问话之后,用疑问的语气引人思索,强化语气。
2、如:我们怎能忘怀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呢?不,不能!
(八)疑问。
1、定义:有疑而问。不知道答案。
2、例:今天是星期几?
五、句式变换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1、方法:
①、判断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②、肯定句:句前加(删)“难道”,句中加否定词;③、否定句:句前加(删)“难道”,句中去否定词;④、改句号为问号。否定词有:不,非,否,没……
2、例:
他是一个好人。(陈述句)
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反问句)
(二、)“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
1、方法:
①、把“把”字后面的短语提到句前;②、紧接着写“被”字;③、把原句中“把”字前面的短语写在“被”字后;④、把原句照抄完整。
2、例:
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陈述句)
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
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
(三)、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互换
1、方法:
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
2、例:
你周末要写完作业。(肯定句)
你周末非要写完作业不可。(双重否定句)
(四)、引述句与转述句互换。
1、方法:
把引述句改变为转述句,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2、例:
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引述句)
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转述句)
(五)、扩句和缩句
1、方法:
缩句:①、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等。②、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后面的词语。③、“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对谁做”。④、注意:(a)保持句子完整,注意主语;(b)留住句子中的“着,了”(c)不改变句子原意。
扩句:就是给句子加上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等使句子更生动形象具体。
2、例:
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许多货物。
我们看见货物。(缩句)
焰火构成了图案。
美丽的焰火巧妙地构成了一幅幅神奇的图案。(扩句)
(六)、仿写句子
1、方法:
(1)、内容要协调一致,仿句和例句的内容要能够互相搭配,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仿句与例句不能雷同。(2)、句式要统一,仿句与例句的结构要一致。但要注意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共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例句重复,避免雷同。(3)、修辞要相同,是指仿句和例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相同。仿写前要仔细审视,看例句用了哪种或哪几种修辞方法。
2、仿写比喻句
18岁的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即将逝去。
18岁的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如一朵即将凋谢的花朵。(比喻句)
3、仿写拟人句
鲜花盛开。
鲜花张开了笑脸。(拟人句)
4、仿写排比句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批上了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了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人们送去了温馨的问候;
冬天的雪,慈祥而敦厚,为森林带来了多情的呵护。
5、仿写设问句
我用什么办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六、修改病句
1、方法:
①病因要查清:一个句子究竟有什么毛病,是哪种类型的病句,一定要辨别清楚,不能含糊。②原意不能改: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修改后的句子意思要符合原意,不能有丝毫变动,否则就是造新句了。③修改尽量小:修改病句尽量要小改小动,不要做“大手术“。④检查要细致:我们要仔细查些什么呢?词汇、词序、句式、标点符号是否和原意一致,避免出现新的错误。
2、例句:
看了这部电影,很受启发。(成分残缺)
缺少是谁:我看了这部电影,很受启发。
商店里,张阿姨正在热情地为顾客。(成分残缺)
缺少动作服务:商店里,张阿姨正在热情地为顾客服务。
我学到了许多不少的科学知识。(语意重复)
许多和不少重复:我学到了许多的科学知识。
油菜地里有一片金黄色的菜花,真是五彩缤纷。(前后矛盾)
金黄色和五彩缤纷矛盾:油菜地里有一片金黄色的菜花,真是金色的海洋。
打乒乓球活动对我是很感兴趣的。(词序混乱)
“对我”的位置造成词序混乱:我对打乒乓球很感兴趣。
我看到了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叫声。(搭配不当)
“看到”鸟叫声搭配不当:我看到了盛开的鲜花,听到了悦耳的鸟叫声。
小强和小明边走边谈,他请他到他家里去。(指代不明)
“他”的指代不明:小强和小明边走边谈,小强请小明到他家里去。
虽然天气恶劣,但是我们坚持上学。(关联词错)
转折关系改为条件关系:即使天气恶劣,我们也坚持上学。
小王说得很对,我们应该附和他。(用词不妥)
“附和”用词不妥:小王说昨很对,我们应该支持他。
冬天常常下雨。(不合逻辑)
常常下雨的不是冬天,是夏天。
童年时代,我常在后山拔兔儿草,捉蟋蟀,采草莓。(误用标号)
并列词语和短语间,应该用顿号(、)。
做人应该实是求是,勇于承认错误,不能一味竖持自己的错误观点。(错字别字)
“竖持”改为“坚持”。
我喜欢读的书有《西游记》《少年先锋报》和《十万个为什么》。(类属不清)
《少年先锋报》不是书籍,是报刊。
七、连词成句
(一)方法:①.从已经给出的词语中找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②.从已经给出的词语中找表示动作状态的词语;③.确定句子大意:谁是什么、谁怎么样;④.连接的字短语、地字短语、得字短语;⑤.连短语成完整的句子;⑥.检查词语用完了没有。
(二)例
1、、基本句型
(1)、谁干什么
①往南②飞③燕子④一群⑤排队
一群燕子排队往南飞。
(2)、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①做游戏②小朋友③在操场上
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
(3)、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①小马②池塘边③在④喝水⑤清清的
小马在清清的池塘边喝水。
(4)、谁为谁干什么
①为②买了③皮球④妈妈⑤一个⑥我
妈妈为我买了一个皮球。
(5)、谁带谁干什么
①带②秋游③我们④老师⑤去
老师带我们去秋游。
(6)、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①小兔②草地上③在④和⑤赛跑⑥小马
小兔和小马在草地上赛跑。
(7)、什么地方有什么
①美丽的②有③池塘④一朵⑤荷花⑥里
池塘里有一朵美丽的荷花。
(8)、什么地方有什么在干什么
①树林里②啄木鸟③在④为大树⑤有⑥治病⑦一只
树林里有一只啄木鸟在为大树治病
(9)、什么时候,谁怎么样地干什么
①秋天②一群③往南飞④小燕子⑤排着队
秋天,一群小燕子排着队往南飞。
(二)、较复杂的句型
(10)、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
①做游戏②小朋友③在操场上④快乐地
小朋友在操场上快乐地做游戏
(11)、什么样的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
①开开心心地②小海星③玩④可爱的⑤在⑥沙滩上
可爱的小海星在沙滩上开开心心地玩
八、标点符号
(一)、标点符号儿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二)、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等标点写在左下
引号括号写在靠近被引内容那边
破折省略写在田字正中靠下
问号叹号写在田字正中
九、理解句子意思含义
方法:1、抓住句中关键词理解全句。2、结合全文内容理解句意。3、从比喻、象征意义中理解全句。4、了解时代背景理解全句。5、联系文章中心理解全句。6、抓住句式特点,由表及里,挖掘句子言外之意。
读书最怕写作文,妈妈送我到语尘!
语尘作文大姚分校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