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益胃饮干预胃癌

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

摘要:目的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结合生物通路分析(ingenuitypathwayanalysis,IPA)探讨益胃饮干预胃癌前病变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建立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检测并表征大鼠血清代谢物,筛选模型组和益胃饮组大鼠血清中具有显著变化的代谢物,并通过IPA软件预测其潜在作用靶点与机制。结果益胃饮可有效干预大鼠胃癌前病变进程;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血清中有23个代谢物有显著变化(P<0.05),益胃饮可显著回调其中13个代谢物趋于正常水平(P<0.05),主要涉及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鞘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类固醇激素合成等代谢途径;益胃饮干预胃癌前病变与抑制体内皮素-1(ET-1)和白介素-8(IL-8)信号途径密切相关。结论益胃饮可通过回调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代谢途径和抑制ET-1、IL-8信号传导途径改善炎性环境,从而抑制胃癌前病变进程。

胃癌(gastriccancer,G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胃癌前病变(gastricprecancerouslesions,GPL)是胃癌炎癌转化的重要阶段,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早癌等不同阶段[2]。GPL具有双向转化的特点,早期干预和治疗可有效逆转胃癌的发生发展,现已成为胃癌二级预防的重点研究领域[3-4]。

益胃饮是浙江省名中医柴可群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胃癌的临床经验方,此方取健脾益气、袪瘀化痰、清热解毒3法,具有扶正气、调胃气、抗邪毒的功效。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益胃饮可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并显著抑制其增殖、迁移与侵袭[5-6];也可显著抑制小鼠转植性前胃癌术后复发和肺转移瘤的形成[7]。经多年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证实,益胃饮可有效防治胃癌,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兴“组学”,其整体、宏观的指导思想与中药整体性作用一致,适用于中药及复方整体性评价和复杂干预体系研究[8-9]。本研究通过构建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的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开展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寻找益胃饮防治胃癌前病变的关键代谢物,并通过生物通路分析(ingenuitypathwayanalysis,IPA)结合ELISA法验证,揭示益胃饮干预胃癌前病变的潜在作用靶点和机制,为益胃饮防治胃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仪器

1.1药材

黄芪(内蒙古)、浙麦冬(浙江)、三叶青(浙江)、姜半夏(浙江)、蒲公英(山东)、麸白芍(浙江)、藤梨根(浙江)、薏苡仁(浙江)和香茶菜(浙江)购自杭州华东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经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高家鉴主任中药师鉴定,分别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的干燥根、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葡萄科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hemsleyanumDielsetGilg的干燥块根、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e(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的干燥全草、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猕猴桃科植物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Planch.的干燥根、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lacry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唇形科植物香茶菜Rabdosiaamethystoides(Benth.)Hara的干燥根茎。

1.2仪器

SCIEXX-R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ExionLCAD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BSCIEX公司);20R低温高速离心机(美国Beckman公司);IKA微型涡旋混合仪(德国艾卡公司);AUWD电子天平(日本岛津公司);CentriVap低温真空离心浓缩仪(美国Labconco公司)。

1.3药品与试剂

MNNG(批号75F71-TF)购自上海蓝季生物公司;色谱级甲醇、色谱级乙腈购自美国Merck公司;质谱级甲酸购自美国Fisher公司;超纯水购自屈臣氏集团有限公司;内皮素-1(ET-1)试剂盒(GJZ)、白介素-8(IL-8)试剂盒(批号GPW)购自上海朗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脱氧胆酸(32-ADE-24-1)、甘氨鹅去氧胆酸钠盐(1--JJM-3)、牛黄石胆酸钠盐(1-WGS-26-1)、胆酸(1--GXS-4)、甘氨脱氧胆酸钠盐(05-SSG--67)对照品(质量分数均大于98%)购自上海谱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亮氨酸(-)、苯丙氨酸(-)对照品(质量分数均大于95%)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4动物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30只,10~12周龄,体质量约g,购自浙江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许可证号为SCXK(浙)-。

2方法

2.1益胃饮提取液制备

取黄芪g、浙麦冬g、三叶青g、姜半夏g、蒲公英g、麸白芍g、藤梨根g、薏苡仁g、香茶菜g,置于煎药机中加入10倍体积的纯水浸泡30min,加热(℃)提取2次,每次提取1h,合并滤液浓缩,制得药材质量浓度为1.09g/mL的益胃饮提取液。

2.2益胃饮成分表征

2.2.1益胃饮提取物供试品溶液制备取1.0mL益胃饮提取液,置mL量瓶中,加入去离子水超声30min,至浓缩液完全溶解,加入去离子水定容,以r/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即为益胃饮提取物供试品溶液。

2.2.2色谱条件WatersAcquityUPLCHSST3色谱柱(mm×2.1mm,1.8μm),流动相A为0.1%甲酸乙腈,流动相B为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2min,1%A;2~5min,1%~20%A;5~13min,20%~45%A;13~17min,45%~99%A;17~20min,99%A;体积流量为0.3mL/min;柱温为40℃;进样室温度为8℃;进样体积为3μL。

2.2.3质谱条件雾化气和干燥气压力为.kPa(55psi),气帘气压力为.kPa(35psi),离子源温度为℃,喷雾电压为?4V(负离子模式);高分辨一级扫描范围为m/z50~1,子离子扫描范围为m/z25~0,一级质谱扫描累积时间为0.15s,二级质谱扫描累积时间为0.05s;二级质谱采用IDA模式获得,去簇电压为?60V,碰撞能为(?35±15)eV。

2.2.4数据分析原始数据采用SCIEXOS软件采集和处理。SCIEXOS软件包含多重置信标准,包括质量准确度、保留时间、同位素、化合物库的匹配使用。本研究根据化合物的一级精确质量数、同位素分布比和MS/MS搜索SCIEXOS配置的中药二级数据库TCMMS/MSLibrary(包含0多种中药化合物二级数据),即可在在无标准品的情况下完成对目标物的筛查。

2.3GPL大鼠模型的制备及给药

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对照组8只,造模组22只。对照组大鼠自由饮水,造模组大鼠自由饮用MNNG溶液(μg/mL)。分别于造模第3、4个月末随机取2只造模组大鼠和1只对照组大鼠,取全胃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以评估大鼠模型是否成功。造模第4个月末大鼠全胃出现异型增生病变,将余下18只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益胃饮低、高剂量(5、20g/kg)组,每组6只,继续造模4个月,同时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ig蒸馏水,益胃饮低、高剂量组ig设定剂量的药物,连续4个月。益胃饮高剂量组采用1.09g/mL的益胃饮提取液,益胃饮低剂量组采用稀释4倍后的益胃饮提取液(0.g/mL)。

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全胃,沿胃大弯剪开取1mm3胃小弯体-窦交界处的胃黏膜组织,病灶部位每间隔5mm取材,用10%甲醛溶液固定,脱水后石蜡包埋、切片,厚度为4μm。采用HE和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法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根据胃黏膜组织病理结果,筛选出合适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

2.4代谢组学分析

2.4.1血清样本制备取大鼠血清μL,加入μL预先于?20℃过夜放置的甲醇-乙睛(1∶1),涡旋30s,4℃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于?20℃静置60min,室温放置min,再于4℃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4μL进样。

2.4.2色谱条件WatersAcquityUPLCBEHC18色谱柱(mm×2.1mm,1.7μm);流动相A为0.1%甲酸-乙腈,B为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0~1min,95%B;1~20min,95~1%B;20~23min,1%B;体积流量为0.4mL/min;柱温为50℃;进样体积为4μL。

2.4.3质谱条件雾化气和干燥气压力为.kPa(55psi),气帘气压力为.kPa(35psi),离子源温度为℃,正离子模式下喷雾电压为+5V,负离子模式下喷雾电压为?4V;高分辨一级扫描范围为m/z25~0,子离子扫描范围为m/z25~0,一级质谱扫描累积时间为0.15s,二级质谱扫描累积时间为0.s;二级质谱采用IDA模式获得,一级质谱去簇电压为±60V,碰撞能为±10eV;二级质谱去簇电压为±60V,碰撞能为(?35±15)eV。

2.4.4数据分析和统计原始数据经ProteoWizard软件转换成mzXML格式,然后采用off-lineXCMS软件进行峰对齐、保留时间校正、峰面积提取操作。采用MetaboAnalyst4.0进行单变量统计分析,包括变异倍数分析(foldchange,FC)、T检验、火山图分析(volcanoplot,VP);同时采用SIMCA-P13.0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数据经Pareto-scaling预处理后,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tc/10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