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80后白发干部刷屏,我们的驻村干部

在这个新鲜感至上的年头里

很多东西都是来得快去得快

于是乎,坚守和担当

成为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我们改变不了头发变白,但能改变这里的贫穷”

这是云南楚雄大姚县湾碧乡

“80后白发书记”李忠凯的坚守和担当

今年,大姚县湾碧乡巴拉村委会直过民族村乜波罗一二三组农网改造项目投运

实现了全县贫困村组农业生产动力电全覆盖

为全县年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这是楚雄大姚供电局工作人员的坚守和担当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就是这些

舍小家为大家

扎根基层,任劳任怨

坚守在扶贫一线的

扶贫干部

村民眼中的“山药书记”

曲靖供电局驻村干部:邓东

为了带贫困户致富,邓东通过网络自学、实地观摩求教,掌握了山药浅生种植技术,随后又在宣威城郊租下了一片试验田进行试种,摸索出一套完整的种植技术和行之有效的种植经验。驻村后,他到所驻的村子进行推广,发动了25户贫困户种植了山药,并成功进入了沃尔玛超市销售。年,所种植山药每亩纯收入达到了元以上,年,他准备发动村民打造亩山药产业。

种植户感慨日子越来越好过

楚雄鹿城供电局驻村干部:徐永平

为帮助力楚雄市东华镇力峨么村委会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徐永平积极配合镇农推中心,帮助贫困户寻找致富增收路,引进亩工业辣椒种植,农户在种植时均由地方政府牵头与厂家签订种植收购保护合同,约定保护收购价为3.2-3.3元/公斤,进一步增强贫困户持续增收能力。种植户李万花感激地说:“今年种植工业辣椒又给我们家又增加了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了!”

学习方言融入民风民俗

曲靖供电局驻村干部:李修权

年4月,李修权来到宣威市杨柳镇,开启了人生第一个扶贫攻坚征程。从以前的变电运行值班员,到如今留田村驻村第一扶贫书记,李修权需要调整和改变的有很多很多。在通过细致摸索和深入分析后,他跟大家商讨决定通过合作社的模式,从贫困户手里租了58亩地,开展规模化、规范化蔬菜种植,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他为蔬菜基层的销路经常彻夜难眠,有几次竭虑过度,直接昏倒在办公室。作为外地郎,他主动求师于村民,学习起本地方言,快速地让自己融入到当地的民风民俗中。不论再晚,他只要接到村里的求助电话,第一时间赶到处理棘手的扶贫问题。

“‘傻姐’看见我笑了,好开心”

楚雄双柏供电局驻村干部:乔建锋

楚雄州双柏县顎嘉镇茶叶村委会贫困户陈应华的妻子,因患精神病,一直被周边的人称为“傻姐”。年6月12日晚上9点,下着瓢泼大雨,乔建锋突然接到贫困户陈应华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焦急和哭泣的声音:“妻子因为药物过敏,一直昏迷不醒,请求帮忙送往鄂嘉卫生院。”接到电话后乔建锋立即联系鄂嘉卫生院,请求卫生院协助,但是卫生院告知急救车辆出故障,不能来了。收到卫生院消息后乔建锋立即电话联系了陈应华,先稳定住陈应华的情绪,并联系了车辆赶往其家中接应。随即穿上雨衣,冒着瓢泼大雨,骑上摩托车赶往陈应华家,将陈应华的妻子送上车,一起陪同到鄂嘉卫生院。到达卫生院后,医生对陈应华的妻子立即进行了治疗,期间乔建锋一直守护在陈应华旁边一天一夜。最后经过治疗,陈应华妻子逐渐清醒,看见乔建锋时冲他笑了笑。驻村这么久,“傻姐”从不正眼看我,今天她看见我笑了,好开心。

“我把她当女儿一样看待”

楚雄永仁供电局驻村干部:戴永发

在与原驻村队员聊天时,戴永发了解到村民戴莉家特别困难:年父母离异,母亲远嫁他乡,年父亲病逝,现和患重病的爷爷、奶奶生活。听到这个消息,戴永发当时就决定每个月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来资助她完成学业。“戴莉小升初考试成绩非常好,她跟我儿子一般大,我把她当女儿一样看待!”现在,戴莉上了初中,学习任务更重更多,家里老人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除了资助金,戴永发觉得必须要为孩子提前规划好学习计划,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心这个家庭。

扶贫路上虽苦亦乐

昆明禄劝供电局驻村干部:刘金富

近三年时间,多个日日夜夜,匆匆而过。我所有感受,除了变化,还是变化。一幢幢破屋被拆出,一排排新居闪亮挺立,欢笑取代了忧愁,渴望变成了满意,一声声挽留,一串串致谢。不需要鲜花,他们的变化,就是给我们的最高荣誉,不需要勋章和荣誉,他们真挚的谢意就是给我们最大的满足。扶贫永远在路上,从扶贫工作组成员转变成驻村扶贫队员,长住在村,依然还在扶贫路上,虽然苦,亦有乐。

“群众的认可是最开心的事”

楚雄元谋供电局驻村干部:尹德军

年9月20日,天气:雨,今天我和村委会工作一起完成了过拉村贫困户的走访,走访结束20点30分,为防止雨势加大和路上车子打滑,我们谢绝了村长留下来吃晚饭的好意,直接赶回村委会。在车上挂包帮贫困户文国齐女儿给我发来信息写道“谢谢你们的关怀,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生活打理好。你们的关心与帮助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真心的感谢!”看完短信、想想自己驻村两年多的点点滴滴突然间有种想流泪的冲动。“群众的认可,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大褒奖,信息虽简单,但字里行间充满了真诚感激和无尽谢意。帮扶对象能够树立信心、逐渐自力更生、摆脱贫困,就是我在扶贫工作中最值得开心的事情。

“我亏欠了女儿太多了”

昆明寻甸供电局驻村干部:鲁晓刚

在鲁晓刚看了,刚到村里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摸请每一户农户的贫困程度。鲁晓刚驻点的长箐村虽然户数不多,但是居住分散,特别像苗族村,他们本来就没有聚居的习惯,不是住在半山腰,就是住在山顶。工作队每走访一户就要爬2-3个小时的山路,遇到部分思想上不想脱贫的村民,对工作不配合,不支持,就得多跑几次才能把事情做完。驻村的第一个月鲁晓刚就穿坏了两双鞋子。扶贫工作再苦、再累,他们都不怕。就是到了晚上,整个村静悄悄的,只有村委会亮着灯,这个时候最想的是自己家人。鲁晓刚刚到长箐驻村的时候,他的女儿才三个月大,由于妻子也是在东川从事扶贫工作,有时候夫妻两一两个月才能回家一趟,回家的时候女儿都不认识他们了。鲁晓刚说:“这个时候就觉得对不起她,在她走第一步路、讲第一句话的时候都没陪在她身边。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自己能亲自参与到寻甸县的脱贫攻坚战役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也是很有意义的。”

“村里的狗见我们也不再咬了”

曲靖供电局驻村干部:陈海云

“问题比想象的多!”刚开始,一路晕车,水土不服,整宿睡不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是超乎意料,也曾让我一度百思不得其解。然而,恐惧、困难、迷茫从未令我滋生过放弃的念头。驻村扶贫,不了解当地实情工作就无法开始,作为扶贫队里唯一的女子,我同两名同事一起翻山越岭、早出晚归,一家一家看,一户一户听,时间长了,村里的狗见我们也不再咬了。经过走村串户的家访充分了解村民家庭经济情况和致富想法,结合当地实情,我们经过细致分析,形成了符合村民意愿路子:种蔬菜。通过“村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从贫困户手里承租土地58亩,规模化、规范化的种植绿色蔬菜。4月的辛勤耕耘,蔬菜种植基地绿意盎然、瓜果飘香,深山村落的“致富瓜果”不仅是贫瘠大山里的一道别样风景,也承载起一方村民新的希望。合作社“只招贫困户”的用工规定,让每天忙碌于蔬菜地的农户喜笑颜开。

“再苦不能苦了孩子”

楚雄大姚供电局驻村干部:夏学祥、赵敬伟

年12月,楚雄大姚供电局挂包的28户贫困户易地搬迁至赵家店镇黄羊岭村大兴田集中安置点,搬迁动员成了最大的难题。夏学祥和赵敬伟没有放弃,与村民们同吃同住一个星期,挨家挨户做思想动员,一遍不行就两遍,不厌其烦,直到做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还有8户贫困户子女入学动员问题,一直是他们的心病,他们深入贫困户,向他们宣传读书的好处:“我们都知道你们这里的条件相当艰苦,但苦不能苦了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孩子的现状,让他们能够走出大山,让他们也让你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在他们的努力下,8户贫困户子女都入了学,接收了教育。“我们希望能尽自己的所能为这里的贫困户多做点实事,让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变,这就是我们驻村的意义。”

受伤了也咬牙坚持

大理永平供电局驻村干部:吴永强、段继斌

年7月30日,吴永强、段继斌和北斗村副支书刘宾鸿一起到岩子头村民小组,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质量入户核实工作。因连日下雨坡陡路滑,车辆无法到达,只能骑着摩托车前往。在北斗村岩子头村民小组建档立卡户那立群家中核实完数据,已是中午了。为了尽快完成数据收集保障施工进度,我们决定不吃早饭直接赶往下一户建档立卡户蔡建波家继续核查。但事与愿违,山路湿滑天上还下着小雨,段继斌不慎滑跌导致左腿膝关节挫伤。为了不影响工作,医院打完石膏、抓了几幅草药后,又匆匆赶往扶贫挂钩村。

—年

云南电网公司累计投入行业扶贫资金88.4亿元

惠及全省.39万贫困群众

年以来投入定点扶贫资金.6万元

截至年10月底

共派出驻村干部名系统挂钩个扶贫村、户贫困户、名贫困人口

这就是云南电网的坚守和担当

不畏辛劳,扎根基层

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

留下忙碌的身影……

为村民的美好生活辛勤奔波

只为实现共同富裕......

他们将继续用坚守和担当

勾画着扶贫路上更多“美好”的故事

编辑/策划:马莎、王宇

图文:何正良、赵癸森、赵新平、王茜、鲁光耀、顾晓燕、龙振江、朱玉超、陈海云、李艳梅、段炼飞、王宇

视频:金鑫

审核:马莎

鸣谢:曲靖供电局、楚雄供电局、昆明供电局、大理供电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mj/8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