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不知道的贺州客家重镇公会镇

提起公会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公会牛肠酸,如果还有人能说出公会炒粉,那么恭喜你,你一定是公会的铁杆粉丝了。

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对公会镇的概念就止于此了。因为,公会实在是太低调了。公会人说:高调的人去征服世界,我们征服你的胃!但是啊,公会镇其实还有许多看不倦的风景,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还有着极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有着世世代代优秀的公会儿女!公会镇,其实你是个宝藏之地!今天让我们一起开启发现公会之旅↓↓↓公会镇位于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南部,东与沙田镇交界,南跟大平乡相连,西同昭平县凤凰乡接壤,北和钟山县珊瑚镇相邻,是八步一钟山一昭平三县(区)的重要商贸集散地之一。公会得名的由来

古传此地为公众集会之地,故名。年为贺县九区。年设公会公社,年改区,年复公社,年置镇。

公会镇距市区43公里,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辖24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年底全镇总户数户,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聚居汉、壮、瑶等民族,操客家话、本地话,通西南官话。

公会:贺州客家重镇南宋末年,元兵进逼,客家先民从赣南、闽西南再进入粤东的梅州、循州、惠州,当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皆编入“客籍”,这时候“客家”移民涌入,“客”胜于“主”,这就是“客家人”由“客”变“主”的过程,这就是“客家人”民系的形成。贺州公会镇客家人以谢姓和吴姓人数最多,谢姓祖先原居广东揭阳揭西,14代谢士月于道光三年迁至公会;道光十四年又有谢士明迁至昭平县石笋,后转至公会;道光十六年谢启恩一支38人从广东揭阳迁至公会联合村。同期,吴姓祖先亦从广东揭阳揭西迁至公会清泉。公会:抗战后方

飞虎队第14航空大队第轰炸中队第小队正在桂林机场起飞(李兆宗供图)

抗战时期,一架飞虎队战机在公会镇瑞昌村坠毁,飞行员跳伞,经当地百姓救助护送,重返抗日战场。公会:革命烽火之地

图为农民武装(非公会镇图片)

在革命年代,公会镇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曾组建了一支由中共地下党组织控制的50多人20多支枪的武装队伍。公会革命人物谢盘石传略:谢盘石,化名谢萍,年出生履历于贺县公会圩。青年时就读广东廖仲凯农工学校,接受革命思想。年任贺县美化小学校长,团结进步青年和贫苦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年初到贺县大桂山锡矿当工人,8月经黄传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月,中共贺县中心县委成立,谢盘石任委员。5月,经中心县委批准,成立中共瑞昌支部,谢盘石任支部书记。支部先后在在公会、瑞昌成立了“公会各界抗日救国后援会”和“民众阅览室”、宣传队,出版墙报,散发传单,公演戏剧《八路军出马打胜战》。发动群众筹粮筹款,支援抗日前线;同时利用当地国民党政府组织抗日活动的机遇,组建了一支由中共地下党组织控制的50多人20多支枪的武装队伍。9月,赴中共广东省委党训班学习,10月回贺县后,仍任中共瑞昌支部书记,并根据上级党组织的秘密指示,成立中共公会支部,中共瑞昌支部同时撤销,谢盘石任中共公会支部书记,继续领导公会的抗日救亡和“二五”减租活动,引起当地土豪劣绅的仇恨,向上控告谢盘石等人是共产党。年7月,谢盘石的身份暴露,在公会难于开展工作而转入地下,贺县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一部分党员在当地隐蔽,一部分则转移外地寻找党组织。谢盘石与党组织失掉联系后,辗转多地,于年才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年冬到香港达德学院学习。年2月由中共粤桂湘边区工委派回贺县开辟工作,在公会发动群众,组织农会,组建游击队,开展游击武装斗争。年6月任中共黄(姚)公(会)区工委副书记。10月任贺(县)钟(山)昭(平)边第三游击大队政委,参加开辟黄(姚)公(会)游击区和解放贺县、昭平的战斗。年1至年7月任中共公会区委员会副书记,年7月至年6月任中共贺县第九区(公会)委员会副书记。年去世。

公会: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万亩双莲藕遇公会

石塔村处于公会镇莲藕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内,莲藕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2.1万亩,预计产量万公斤,总产值达3.36亿元。

石塔村双季莲藕,每年6-8月,无论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是“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亦或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都可以在公会镇莲藕休闲观光园觅得它的踪影。

平桂“东潭岭”——大姚山

白天登高远眺,山岚弥漫,晓色迷濛,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层层叠叠的山峦显现出来,美不胜收。

傍晚清风醉晚霞,温婉拥雅韵,墨色度芳华。如血的残阳照应着大姚水库水天一色,风月无边。顿时附近的村落都变得温柔、唯美了呢。

央视为公会美食打Call

公会牛肠酸

牛肠酸是贺州市十大小吃之一,摊点几乎不胜其数,几乎覆盖所有城镇的大街小巷。牛肠酸每家味道都不一样,一千家有一千家的味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社会的发展,商家根据市民的大众口味,不断地演变和改进,变换不同味道的酱料,把牛杂的吃法发挥到了极致。各种滋味涌到舌尖逐渐渗透开来,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公会炒粉

公会的粉细腻、丝滑,是制作炒粉的不二“粉”选。炒粉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辅料,一般情况下,青菜是必不可少的。至于肉类,公会炒粉更多会选择猪肉。炒粉一定要把控好各种调料的量,比如盐,味精,酱油。一盘好的炒粉一定是色、香、味俱全。

糯米甜酒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公会糯米甜酒香气清柔,幽雅纯净,入口柔绵,回味怡畅,给人以朴实纯正的美感。

登山央视的公会烧猪

CCTV10

年《味·道》春节季---“寻找记忆中的年味”

不一样的公会民俗:香火龙

舞“香火龙”这种习俗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世代相传。每年村里都会舞动浑身插满香火的龙沿“龙脉”巡游,风雨无阻。舞“香火龙”是当地“上灯”的重要环节之一,表现了村民期盼兴旺幸福的美好愿望。

舞“香火龙”是客家习俗每年的传统,“香火龙”,村民手持火把,跟随“香火龙”,随着长者一声号令,村里的年轻壮丁开始举着火龙舞动。“香火龙”在村间舞动,在夜幕中看去好像一条“火龙”蜿蜒腾飞,栩栩如生,场面壮观。每到一处,村民们都会燃放鞭炮烟花,热烈迎接“龙”的到来,祈求来年好运。

淳朴的公会人

仁爱也是有名的

中国好人——李水英

建在半山腰上的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公会镇茶坪小学,离城区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该校校长李水英被当地瑶胞们亲切地称呼为“校长妈妈”。在这个边远山区,教学设备贫乏,吃住条件简陋;38年来,她一直在茶坪小学教书。她不仅关心、爱护学生,而且对外来教师的关心也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李水英说“哪怕只有我一个老师,我也会选择留下来,让孩子们学好知识,走出瑶山。”作为边远贫困山区小学的校长,李水英坚持走“质量+特色”之路,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平桂区教育工作目标责任考评二等奖,10多次被评为区、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38年,她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校长,用全部身心践行着自己的教育梦想,用爱和知识托起了瑶山孩子心中的梦。公会一个淳朴好客的秀美小镇

历史悠久,人口众多

却又内敛、低调

今天,请大家转起来

让世界重新了解公会、认识公会

公会还有哪些亮点

欢迎在留言区补充

↓↓↓

来源:天贺之城

您看完这篇文章,

有什么宝贵的建议或者想法!

可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小编在评论区等你哟~

精彩推荐

①贺州又有50人被实名曝光,希望没有你!

②贺州铺门镇惊现真实版毒蛇守护灵芝宝物事件!

③一女子托“风水大师”帮卖房“卖”到了大师名下

-完-

感谢阅读欢迎转发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hj/97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