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middot楚雄不养肥猪养

“我家卖了4头豪猪,收入多元,扣除购买种猪及养殖成本,净收入在元左右。”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昙华乡海古簸村委会高家坟小组贫困户杨昌华笑眯眯地说。村民通过实践发现,豪猪养是一个能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今后还想继续发展养殖。

据介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昙华乡按照“特色、生态、高效,一村一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为弥补传统养殖产业发展周期长、市场竞争力弱的不足,年,昙华乡经过多方考察调研,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动员引导贫困群众发展豪猪养殖产业,完成豪猪改厩平方米,建设示范养殖基地10亩,先后引进豪猪共组头,涉及贫困户户。

据了解,该乡为让养殖户了解科学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业效益,还安排技术人员深入各村各户指导养殖技术。据初步统计,截至年11月底,全乡豪猪存栏量已达余头,其中有余头可出栏。

此外,为打消群众顾虑,增强群众发展信心,该乡协调收购商于近日到海古簸豪猪养殖基地收购第一批商品豪猪。此次统一收购的余头商品猪预计3天内可全部收购完,兑付收购款将达40万元左右。按户贫困户计算,除掉养殖成本后户均增收约元,养殖户将获得豪猪养殖带来的“第一桶金”。

海古簸村党总支书记张晓东说,年海古簸村委会53户贫困户养殖豪猪65组头,一年来已发展到多头。养殖豪猪带来的第一笔收入,既给养殖的贫困户吃了一颗定心丸,也极大提高了贫困群众发展豪猪养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昙华乡脱贫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记者从大姚县委宣传部还了解到,为着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该县加大滇中牛、黑山羊、撒坝猪、云岭牛、中蜂、山地鸡等养殖推广力度,加快了全县畜牧业发展步伐,有效地发挥了畜牧产业在推进全县扶贫进程中的作用。据统计,截至年11月20日,全县生猪存栏28.68万头、出栏34.3万头、出栏同比增长8.1%;肉牛存栏8.43万头、出栏4.22万头、出栏同比增长7.8%;羊存栏29.6万只、出栏19.5万只、出栏同比增长8.0%;禽类存栏.5万只、出栏.4万只、出栏同比增长8.2%。

云南扶贫熊强

通讯员:梁家礼、张志伟

责任编辑:开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hj/6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