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林产业发展情况简介
大姚县坚持以兴林富民为目标,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路子,大力发展核桃、花椒、板栗、芒果等经济林果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建设了“金山银山”。截至年底,实现林产业产值41亿元。核桃面积万亩,产量吨,产值9.6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元;花椒面积40.03万亩,产量吨,产值2.05亿元;板栗面积9.9万亩,产量吨,产值0.69亿元;种植芒果4.5万亩。
一、主要做法:
坚持规模化种植,夯实产业基础。成立县核桃、花椒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坚持规划先行,先后出台建设万亩核桃基地、40万亩花椒基地等产业发展决定和考核奖惩办法,加大招商引进仕华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森阳公司等一批林农企业流转林地20多万亩,全县建成核桃、花椒1万亩以上连片基地29个,亩至1万亩连片基地45个。
坚持标准化生产,提升产业品质。以省林科院和省种苗站为科技支撑单位,成立大姚核桃研究所和大姚三台核桃种苗合作社,建立省级专家工作站,强化种苗生产和种植管理标准化。推行以“一块适宜地、一棵良种壮苗、一个移栽大塘、一担农家肥、一担压根水、一块膜覆盖”的“六个一”核桃种植技术标准,推广“固土培肥、套种间做、旱季浇水、中耕施肥、品种改良、整形修剪、密度调整、病虫防治、成熟采收、无烟烘烤”十项集约化经营措施,大姚“三台核桃”通过省林业厅良种认证,《大姚三台核桃种植技术规程》和《大姚核桃》质量标准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被确定为国家核桃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坚持专业化分工,健全产业体系。建立完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组建乡村党员核桃、花椒等产业服务队,培养林产业“土专家”、“田秀才”人,扶持发展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6个)。搭建核桃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加快推进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实现核桃加工企业党组织全覆盖、选派党建指导员全覆盖。率先核发经济林木权证,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和产业园,建成大姚核桃综合交易市场,使大姚林产业向“种植基地+加工基地+产品集散地”的方向发展,成为了楚雄、南华、姚安、宾川、祥云等县核桃、花椒交易集散地。
坚持品牌化打造,培树产业形象。加大创建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力度,建成广益、家和等核桃、花椒加工、商贸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家,认定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2户,州级林业龙头企业2户,广益、家和等企业生产的产品被确定为省级名牌产品。组织首届中国核桃大会、大姚核桃高峰论坛和一年一度的“孔子文化节·核桃文化节·彝绣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建成集核桃文化观光、核桃文化游乐、核桃生态休闲、核桃文化饮食、核桃产品贸易、核桃食品加工6个功能分区的大姚核桃文化产业园,建成了反映“大姚核桃年故事”、集历史性、资料性、研究性、科普宣传、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全国首个核桃博物馆大姚核桃博物馆,出版发行《大姚核桃》丛书,大姚县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生态建设种苗管理先进县”、“全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县”、“全国首家核桃生物产业基地县”,“大姚核桃”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坚持长短化结合,增加产业效益。坚持因地制宜,探索“立体套种增效、长短结合发展”的路子,发展林下产业,增加产业效益。加强野生菌的保育,野生食用菌产量吨,产值2.92亿元;发展中药材3万亩,产量吨,产值0.46亿元;种植魔芋2.4万亩、百合.87亩,形成了“山上核桃,山中花椒、江岸热果、林下中药魔芋百合”产业新格局。
二、林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大姚长期坚持不懈的发展林业产业,有力的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产业培植特色鲜明。大姚是一个传统的山区农业县,通过核桃、花椒产业的发展,过去以粮、烟为代表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方式得到了改变,核桃、花椒成为最具大姚特色、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伴随着核桃产业的兴盛,以核桃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应运而生。核桃产业集群的发展,加快了大姚核桃产品的开发,提升了“大姚核桃”品牌,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了产业分工。以核桃、花椒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开始由散、小、弱的粗放加工方式向集中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精深加工方式转变,由品种优势向品牌优势、市场优势、经济优势的现代食品工业迈进。
(二)农民增收成效明显。随着林业产业的发展,山区农民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过去无人问津的核桃树、花椒树已成为大姚山区农民的“摇钱树”、“养老保险”和“绿色银行”,林产业已成为大姚县促进农民增收的亿元产业。农民收入的增加,带来了农村面貌的巨大变化。很多农民主动在住房、饮水、行路、用电、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加大投入,农村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一些昔日边远、贫穷的“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上访村”变成了“稳定村”。“一棵核桃一亩田,一个核桃一度电”成为了大姚核桃的真实写照,一批又一批“城里有住房、山里有基地、收入有保障”的核桃大户不断涌现。
(三)农业招商渠道拓宽。大姚县在近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把农业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通过组建招商团外出招商、参加昆交会、贸易洽谈会等多种途径,引进云南森阳林木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大姚仕华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参与全县核桃产业开发。从招商引资的渠道来源看,有外省的、外县的、民间组织以及其它渠道;从利用方式看,有对外借款,也有客商直接投资;从使用方向看,既有核桃基地的开发建设,也有核桃产品的精深加工。招商引资的重点从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型向农业型、集约发展型转变,过去片面追求引进资金的做法实现了向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管理经验并举的转变,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新局面。
(四)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按照生态经济的发展理念,大姚把林业产业作为生态产业主要资源加以发展,适地适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县推进。在发展方式上,把全县的天保、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绿化造林、扶贫、水保等工程项目与林产业有机结合,把生态发展、经济发展融为一体,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全力营造林业产业人工生态经济系统。在产业布局上,制定了《大姚县林业产业种植布局规划》,推进“核桃下山”,从原来的8个山区、半山区转入以坝区为发展重点,推行核桃、花椒桑蚕套种、林粮间作等方式,扩大核桃种植面积,改善和优化核桃种植条件。同时在县城周边和公路沿线打造核桃生态走廊,合理规划和调整生态景观的开发利用方式,以现代核桃产业多元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引领全县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进而实现县域生态经济的重建和产业生态的再造。
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