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琳,年2月生,年随父母到大姚六苴铜矿,在矿山子弟学校完成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年1月在六苴铜矿参加工作,年1月调昆明焦化制气厂工作至退休。
铜草花的情愫
铜草花是一种能够比较准确地显示铜矿藏地的特色植物。铜草花学名海州香薷,它们看起来像草,其实是一种没有叶子的小花,多为蓝色或紫红色,生长在藏有铜矿石的山野里,向人们展示着根底下的矿藏物。六苴铜矿的铜草花为紫红色的小花,因它可食,被折断有少许白色的浆液,带点酸味,人们都叫酸浆草。后被六苴铜矿命名为矿花,人们才对她有了足够的相知和相识!
素有铜草之称的铜草花,有它的地方就有铜矿。我们矿山职工子女,在铜草花的招致下,隨父辈走近六苴铜矿,与铜草花相知、相识、相近、相亲,在不断成长的轨迹中刻写了我们难以忘怀的情愫!
一、最原始的矿区情景年我4岁时,我大兄弟刚出生才三个月,就随父母还有我奶奶从东川矿务局到云南大姚六苴铜矿生活。我父母是属于进入六苴较早的矿山建设者之一。那时的六苴在我记忆中是大山,森林、土泥巴、石头和一条六苴河。人很少,也没有多少小孩和家属。大仓片少有的几家人住在一个大帐栅里,用草席隔开。白天捡松树果和树枝烧火烤,统一在大食堂吃饭,晚上没有电,点香油灯,听得见狼叫声,一到晚上我都特别害怕,与我奶奶挤在一起睡。一次还听大人们议论,有人被狼抓伤,脑皮被一个的抓掉下来,万幸没有死亡。那时晚上经常听我妈埋怨我父亲:“要不是你为李伯伯说情,被造反派打成保皇派,天天被大字报批,天天被人监视,不能好好生活,也不用主动申请调到这个鬼地方”。也经常听我奶奶说:“她在老家修路时如何的艰苦,如何挨饿没有饭吃,人们都吃什么白色的观音土,死了好多人。她眼睛不好多度的近视,抢不过别人,吃得少才捡了一条命。现在有饭吃,能吃饱就不错了!这里山大宝多,野菜、野果、野菌都可以吃等等”。每当说到这,我妈也就不出声了。只是没有奶粉大兄弟只能吃点米汤和米粉,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营养。食堂的饭菜没有油,也很少见得到肉食。六苴就是路的尽头,山脚下(报到站)有一条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土路通向外面,是我最想往知道的远处是什么地方!!路上偶尔见得到拉货物的解放绿大汽车,所以每天都要朝路上望了又望。直到上学时才知道沿路往外走可以到达大姚县城。那时县城,就是我梦想的天堂生活——可以见到好多人,有地方买东西吃,有好看的花布,最想的是有一件花布新衣服!只记得这样的日子过了很长的时间后,终于搬进了一个大间的土基油毛粘顶的房子里(这个房子就建在医院的位置上),父亲自己隔了一下成了二间,还有了自己家的灶,一口大锅,开始分灶吃饭了。但米和菜都是单位上一个星期有一张车去菠基买回来定量分的。我父亲是电工,天天在外架线,也就有了与外面农民接触的机会,经常也会买点鸡蛋回来吃了,比其他家生活好多了。在这期间有的一起同父母进入六苴的工友,因吃不了苦,又有点路子,都先后离开了。我父母因为有保皇派的帽子,加上父亲又是独子,爷爷在他很小时就去世了,奶奶一个人把他拉扯大不容易。当时能在一起生活,虽然条件很艰苦,但与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奶奶在昭通修路,挨饿饭时的境况,一家人能在一起吃个饱饭,相互照应他很是满足。加之他人聪明,虽然书读的不多,但学什么一学就会,肯帮助人,人源好,我们家很是热闹。7岁那年我们又搬家了,搬到了中仓,在后来中仓球场的后面建起了好多排土基油毛粘顶的房子,地上还打了水泥地,有二间房,有灶房,父亲还自己动手做了桌椅、床、柜子,家的环境更好了。有了邻居,有了好多小伙伴。更让人高兴的是,与父母一起参加工作的好友,也是我们同学王济斌一家也搬到了六苴,他父亲我们的王叔叔是驾驶员,开一辆解放牌货车,我们也经常有机会搭车去大姚县城了,我也有了花布新衣服。我好高兴,我们一家人很开心!这一年我小兄弟出世了。我记得父亲不知从那点借到了照像机,为我们照了相,现在看到这些照片,当年生活的情形又涌现上来了!!
中仓最早的土基油毛粘顶平房
当年农村学校附近的核桃树
也就是这一年我上小学了,医院下面的农民院子里,有三间很旧的教室,课桌是用木板搭起来一长条的,没有凳子,上学时要自己从家里带着凳子去上学。学校原来是农民子弟的,我们工人子弟一下子去了,没有老师,是单位临时从职工中安排人到学校上课,上午一年级的上课,下午二年级上课,轮换着上课。经常都会由于没有老师,学生停课休学,就这样学学停停学完了二年级。三年级我们从农村学校分出来,先在大仓一间好大的木板房,门是两樘对开式,是用仓库临时改的,桌子凳子都是用宽木板和木方钉起来,一排要座五六个同学的教室里上课。这样过渡了一年多吧,终于大仓三层的学校教学楼建好了,配置了两人一张的桌子和凳子,楼前有一块操场,好漂亮的学校!自此后我和同学们在六苴读书学习的生活,总算是安稳了。照片身后的背景就是大仓礼堂,后来由于山体下塌,被拆掉了。这时期大仓除了建起了学校,还建起了大仓礼堂和许多职工居住的楼房,我家也从中仓土基油毛粘顶的平房搬出,住进了大仓学校旁边三层楼的职工楼房,住在二楼的右边顶头,是三居室的房中,一直住到了我在矿上参加工作。后又搬家到中仓,住进了中仓的三合院楼房。
这就是大仓学校旁边我家住的楼房照片。同学张永华和袁志兰家我们住一幢。二、”五三“班,刻骨铭心的记忆我们搬进新校舍不久,就升为了五年级,同学多了起来,学校分了三个班,我被分在“五三”班,班主任是位女老师叫李琴珍,是一位非常漂亮,能歌善舞,极其负责老师。体育老师余登刚,也是一位极其负责,非常好的老师。这二位老师是我学生时代最早最好的启萌老师。
照片背景就是我们小学的新教室,“五三”班教室在三楼左边最边上的一间。“五三”班的同学们都很骄傲,因为我们班的教室卫生,从来都是“最清洁”的,经常被学校表扬。同学们都很积极打扫和爱护教室的卫生,特别是我们有一位叫魏云军的男同学,他是班上卫生的守护神。他只有一条脚,每天最早一个到校打扫卫生,他用一个刷油漆的小毛刷,一点一点把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的干干净净,我和同学们都好尊重佩服他。
“五三”班的同学都很团结,团队精神强。班主任老师帮我们分了学习小组,放学后大家在一齐做作业背课文。当时由于受张铁生读书无用论影响,家长们都不太管子女的学习,班主任老师都会做家访,有些家长也会说老师多管闲事之类的话。班主任老师经常教我们唱歌,增强同学们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和集体主义意识。记得我们班无论学校安排的什么活动,大家都要争第一。”五三“班,是学校武术表演班。体育老师余登刚,教我们练了武术操,我们班做得最好,在学校进行了表演,当时我是领操的,好是骄傲!也就是在这一年,父母出差不在家,只有奶奶一人领着我们三人在家时,我连续几天头昏,上学无力,回家就睡,实际上是发烧生病,我也不知道,奶奶也没有发现。直到一天学校组织去参观小仓变电站时,我实在走不动了,靠在中仓一电线杆下晕了,当时是谢祖兰告诉的班主任。医院,发烧41度,又连续几天都不退,后来诊断是出沙疹子,会有生命危险,医生下了病危。医院条件差,王医生、卢医生把我安排在医生值班室的床,轮流看护,我就成医院的住院病人。在我住院期间老师、同学和很多家长都很关心我,让我特别的感动,心里只想早点好了去上学。但我这一病就休学了近二个月。这期间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男同学宋福军,当时他是”五三“班的班长我是副班长,他和郝金龙、晋勇贵(大橄榄)三人买了米花糖来看我。那时大家都很穷,同学们都没有钱,这已经是最好的礼品了。那时我们男女同学除了学校的事,私下都互不说话,都在桌子和凳子上划线,互不准越线。医院看过我的男同学。儿时的这次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这份同学情的温暖和可贵!
可事后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不知为什么,郝金龙、晋勇贵(大橄榄)还有一些跟着他们的男生,在我病好上学后,一见我就在大吼大叫,说什么:“我与宋同学怎么好了等等,好多不堪入耳的话,真是让人难为情!那时我们好多同学都有哥哥或姐姐有事都有人帮忙,我是老大,没有人帮我,父母都很忙,管不了我,只有我奶奶为我承头,与他们吵了起来,闹得不可开交,让我特别特别的憎怒他们。哈哈哈……!现在想来,还得感谢他们,不是因为有这一插,现在我也不会有儿时这刻骨铭心的记忆!
三、快乐的初中生活
年我在职工子弟学校上初中了,我们这一届初中生是学校年级最多的学生。其他年级都只有二个班,我们年级有四个班,且每班都有50多名学生,我被分配在初一二班。记忆最深的老师是班主任余凳刚,数学老师张绍玲,我非常喜欢这二位老师,他们的课听得很认真,每次考试也是最好的。最不喜欢那个教英语的李老师,因为他经常来上课都会迟到或匆匆忙忙的走进教堂,衣服下经常掉下一条白色的裤带子,上课教我们读英语,口水沬子到处濺,我座第一排,就不愿意抬起头来听他上课。现在想想吃亏的可是自己了,英语水平就只识26个子母而已。
玩得最好的同学是赵忠红和徐莲,我非常羡慕赵忠红有个工作的姐姐、徐莲有个工作的哥哥,也羡慕和喜欢在她们二家,特别是在徐莲家最为方便,待父母上班时可以三人任意玩过家家,从她们家菜地摘菜,学着做咸菜和煮来吃……。那个好吃劲,可以说是我人生中品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相比之下到我家因有奶奶和二个兄弟经常在家,就不方便了。我们三人经常形影不离,又得到了三家家长的认同,可谓是放纵似的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在那个年代,文革的后期,我们的初中生活,受到极左路线的笼罩,“学工学农学军”、“不学ABC照样当革命接班人”“全国唱样板戏”等等……。那时我们女生人人都会唱《红灯戏》中,小铁梅“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智取威虎山》小长宝“痛说革命家史”、《沙家滨》阿庆嫂“智斗”,特别喜欢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江姐》、《草原英雄小姐妹》。
学校安排学习的课时不多,各种“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安排得很多,文体活动也比较丰富。学校有校宣传队,体操队,武术队,兰球队,每个年级,每个班又有组队。年级与年级之间,班与班之间也经常组织比赛,大家的集体荣誉感都比较强,每次活动都好热闹,好较劲,好开心快乐。
我们初一二班最得意的就是广播体操比赛得全校第一,余凳刚老师教的一套武术拳在学校表演,得意的是领操者是本人我。其二最得意的是我们班的男子兰球队是全校第一,高年级的班队都打不过他们,最有实力的队员是苏克东同学(苏克锋的哥哥),个子高,力量大,速度快,蓝板球全控制,无人敌过;另一个是邓书亮同学,个小灵活,投蓝特准,都是空心似的!二人配合好,加上其他几个同学队员,每次比赛结局都很棒,比分都拉得好开。我们班女同学吴桂华的乒乓球打得最好;尹建民学习演讲的“批林批孔”小故事也最具有大姚六苴的本士特点和情趣。
还有深深留下火花般的记忆是:一次学校组织的文娱节目比赛,大部份班级都是合唱毛主席语录歌,背诗词,小快板等节目,可高我们一年级的八位女同学,爆出的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演得特别好,完全耳目一新,在全校引起了轰动性的效果,震撼了我们所有女生,震撼了我情窦初开的心灵。这个舞蹈的八位女生,有汤杰的姐姐汤萍、周丽萍、于萍、霍景,牛骁等(其他不记得了),也成了我心目中的明星!
我与刘琴,李丽华同学,哦,还有苏克东同学,有幸成为了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队员,校宣传队主要是以高年级的,我心中的明星队员们为主,加上我们低年级的一些同学,由李琼珍老师负责,编排了一台晚会的节目,主打节目是《沙家滨》片段“智斗”一场戏,牛骁演阿庆嫂,苏克东演刁德一,汪磊演胡司令。还有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泰族舞、新彊舞、瓦族舞、朝鲜族舞、苗族舞,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等一些红色宣传方面的节目。《草原英雄小姐妹》、泰族舞、新彊舞是由明星队员演出的,我与刘琴,李丽华同学参加演出的是瓦族舞、朝鲜族舞、苗族舞,还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等一些红色宣传方面的节目。我喜欢跳民族舞蹈,音乐好听,服装漂亮。《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等节目,只着白衬衣,蓝裤子,手拿大红花,红丝带,红宝书,背诗说词,表红心!我们校宣传队在六苴的大仓、中仓、小仓各球场和各单位工地演出过;到六苴公社的各村队进行了慰问演出。大家都喜欢晚上为单位进行演出,有夜餐招待我们,有时吃包子,馒头;有时吃面条,一人还有一个荷包蛋,可爽了!
可快乐的生活不长,初三时,六苴职工子弟学校由于大姚六苴铜矿人员的壮大,单独分出来——成立了铜矿学校,我为铜矿子女被分流出来,回到了大仓校舍,草草完成了我的初中学业。
四、乏味的高中学习
初中毕业后,许多年龄大一点的同学走上了工作岗位,在矿上参加了工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工人阶级,可以领工资养活自己,贴补家用。上高中的铜矿子女就只有18名同学了,且是云南大姚铜矿第一届高中学生。我们班现能说出名字的女生有方东、廖晓琼、付加艳、钱琼、高春琼、李亚杰、罗霄灵;男生有张怀云、蔺磊、胡云忠、黄志刚、王建,柳国强、李保华、董朝飞,解红光,还有一个王副矿长家的公子说来出名字,还有的实在想不起来了。班上人少,有些又是新同学,相互往来少了,加之男女生更是不相往来,学习生活感到好乏味。
记得班主任是一个刚从昆明师范学校分到矿上的工农兵大学生孟发老师,他右眼下有一颗很明显的男痣,单身一个分到矿学校。他是教语文和政治吧;数学老师陈安富,一个老牌大学毕业生,很有水平;化学老师姓王,是一个化学工程师,他的元素周期表讲得很好;物理老师姓李,他的课我没有什么影响了,因为我学得不好!英语老师还是那个我不喜欢的李老师,真是亏了亏!
这期间我们铜矿学校与建司子弟校高中班的教室在一幢教学楼,只有一条线所隔,每天都可以看到以前一个班的同学,听到他们学习生活的欢声笑语。我与他们一路走过来却被单位分流,由一条线所隔,每每都感觉乏味。特别是听徐莲说他们那个老师好,什么什么等之类的话,我心都是一种凉丝丝的感觉。好在我与方东同学又成了最要好,我们二家父母还有昭通老乡的关系,比此往来相当频繁,一天不见都会想,特别是有一段方东的父母不在矿时,我与她做伴,她家就成了我的家了。一起上学,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一起做作业、一起睡觉,又一个形影不离的同学要好。她做的手赶杂酱面是我的最爱!从那时到现在我俩成了铁闺密!
现在回想起来,每每好景都怎么不会长啊!! 年1月,正当我们要一齐冲刺考大学时,正在发力过程中,铜矿学校,突然宣布撤销这个高中班,学生提前毕业,发给高中毕业证书,全部招收为工人。如果有不愿意参加工作的同学,各自另找读书的路子。我们六苴铜矿学校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就这样流产了。后来才知道学校做出的这一决定,是因为年铜矿招收的这批工人是国家最后批准的招工名额了。这在当时是一次难得工作的机会,我们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当工人,要么读书可以考大学,但高考对于子弟校学生来说,实在太难实现了,所以,最后17名同学选择参加了工作。我是家中老大,当然选择参加了工作,我不能让父母在矿上奋斗了大半辈子,却没有一个子女当上工人。只有方东,她是家中老小,一人转到了建司子弟校继续读书,去努力奋斗,实现了她的大学梦想,成为我们女生当中的佼佼者!
五、相拥铜草花的日子
年1月这是我人生当中的转折,成为了一名矿山工人。这也是开始计算我工齡的日子。从这一个时间开始,我们全部新工人经过短期集训后分工了,被分往了各个矿上最基层单位,我和罗霄灵、董朝飞被分到了供销科,但男女生素不往来,在一个单位我们与董朝飞也不多讲话。当时不知道供销科是做什么的,只知道这是个学不到技术手艺的单位,心理闷闷的。上班几个月天天要走路到比新基地还远的炸药库去搞那些受潮的炸药粉,一去上班一天,中午饭自带,干一天活回家腰酸背痛的。但没有学徒期,每月24元的实习工资。半年后,供销科组织了一次文化考试,我考了第一,被安排到了设备物资计配组,罗霄灵考了第二分到了财务组,董朝飞安排管了仓库。
工作后参加了二次高考,第二次通知可以报读楚雄师专,一是自己不喜欢当老师;二是一心想到昆明读书,放弃了机会。尔后的日子由于被一老工程师,我们的组长提了我一条工作不安心的意见,再看看我身边都是一些很有学问的中高级知识份子,与他们在一齐工作也很受益,也就从此放弃了自己报考大学的梦想。由此,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
二年后我已能基本独立承担全矿二类机电物资的计划统计工作,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那时能加入共青团,成为一名团员是非常非常光荣的事。当时,矿团委书记李建忠,把共青团工作搞得红红火火的,他曾参加过团中央代表大会,回矿后是一个团支部一个团支部的向全矿团员青年传达团中央的会议精神,他成了我心目中工作学习的标杆级人物。记忆忧新的是,他带头组织的团员青年集体婚礼成为了矿山青年的佳话。有幸的是我与他妹妹李建华在一个团组织活动,二人成为要好,经常出入他家,得到了他的言传身教,后来他荣升为副矿长,成为了我的导师,受到了他多方多年的关心和支持,一直到现在!!感恩啊!!
年,我当选为供销科专职团支部书记,年5月在矿党委的推荐下,我报考就读了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党政干部专修班,带薪深造学习了二年。这期间在楚雄州委党校读书时,与地州县各行业部门的98位优秀干部成为了同学。由于努力学习,成绩良好,年4月在学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7月学业结束后,回矿被安排在矿团委做宣传组织干事。一次让我及一大部份人,特别是在矿党委已定人选,完全意外的情况下,在矿团的代表会组织的矿团委换届选举中,我被意外选为了矿团委副书记,矿党委批复了选举结果,并下发了任命。当时的我,在这次意外结果中,只有一个念向,决不能负于大家的信任和希望。由此,也就这样迈入了党务干部队伍的行例。
在我主持矿团委工作期间,得到了很多前任团委书记及团委委员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何云辉、周能章、赵惠才、杨永昌等。还有与我协调配合工作的团委办公室人员邓华、张放、李昕等,以及与我们一齐团结共事的下属各团总支、支部书记们(对不起有些记不住名字列不出来了)。此期间我们全团努力围绕矿山建设组织的井上井下各类生产突击活动得到了矿党委的嘉奖。一坑五名青年技术人员的五小成果得到了团中央的表彰,矿团委也荣获了团中央的优秀组织奖。我们的上级有色公司团委还组织所属单位的团干部到六苴铜矿召开了现场交流会。当时以团员青年为主,组织开展的文体活动也比较丰富。矿上还开办了自己的电视转播站,也深得职工家属的执爱。年春节期间,矿长张仲群,矿工会李保强主席要求我们团委牵头组织一台类似春节联欢晚会慰问全矿职工家属的现场直播节目,并点名要我与矿台的播音员一齐做节目主持。在压力动力热情促使下,在矿艺术总监米加和矿电视转播台的全力帮助下,很圆满的举办了直播节目,并得到了全矿职工家属的赞誉和认可,开了矿文化生活的先河。为此,也让我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人都是逼出来的,没有什么不可能!同时,在这次逼的过程中,也让我提升了个人的综合能力水平,更为我后期在昆明焦化制气厂工会组织20年厂庆文化系列活动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生都是公平的,有得就必失。工作上得益,生活上不益。在这期间没有用心思考个人家庭生活,失去了我身怀十月的第一胎,失去了我做女儿母亲的机会,成为我人生经历中忘不了、抺不掉的心酸和阵痛……!在此我也要衷心感恩,在我有烦恼、有困难,生活不得益时,一直相伴相惜,关心帮助我的同学刘琴,她是我心中的又一铁闺密。
年1月在父母多方要求和求助下,我调离了六苴铜矿,到了昆明焦化制气厂工作,直到现在,乃至退休为止,结束我的职业生涯。
铜草花像草,实则是有藏物内涵的矿花,我在铜草花的招致下走来,在铜草花的相伴下成长,在铜草花相拥下的怒放,在铜草花的抚慰下释然,在铜草花的见证下升华!铜草花蕰育了我外弱内刚的性格,铜草花促成了我自强不息的精神!我是铜草花,铜草花就是我!我的真情实怀,也是铜草花的情愫!
龚琳于年8月
纪实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