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插花节到了,中国彝剧创始人杨森

彝剧是中国彝族戏曲的一个剧种,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世纪50年代在彝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楚雄彝族从来就能歌善舞。其创世纪史诗《梅葛》、《查姆》,英雄史诗《阿鲁举热》以及其他一些长诗,就是以说唱形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群众性场合,也常常喜欢以歌代言,进行赛歌、对歌,或者说"克智诗"斗智比识。至于"打跳"歌舞,更是各种集会少不了的活动。这些丰富的民间文艺活动,无疑为彝剧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音乐由民歌小调(如〔梅葛调〕、〔曼莫若调〕、〔过山调〕等)、舞曲、器乐曲(如“芦笙曲”、“月琴曲”、“唢呐曲”等)结合形成,称“山歌体”。表演采用“叠脚”等民族舞蹈的舞步、身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色彩。代表性剧目有现代戏《半夜羊叫》,民间传说故事剧《曼嫫与玛若》等,在大姚等地经常有业余剧团演出。

年6月7日,云南省大姚县申报的“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Ⅳ-。

在年的合作化高潮中,大姚县昙华山成立了麻秆房俱乐部,杨森等一批彝族青年运用歌、舞、白三者相结合的形式,创作演出了《狼来拖羊》、《积肥》、《卖肥猪》、《歌唱合作社》、《牧羊在林中》、《半夜羊叫》等一批用彝语、彝调、彝舞表演的文艺节目。特别是《半夜羊叫》深受彝族群众的喜爱。

年3月,在楚雄专区首次俱乐部工作会议上,《半夜羊叫》第一次从山区民间搬上了文艺舞台,受到一致好评。接着,在州、县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将《半夜羊叫》和《牧羊在林中》两出小戏,揉合成一部中型彝剧《半夜羊叫》,参加了年文化部在大理召开的西南区民族文化工作会议的观摩演出,受到了与会代表和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的肯定。

《云南日报》曾报道说:"大家不仅对这出戏本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且对这个年轻的民族剧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杨森等人又创作编排了彝剧《曼么与玛若》,连同原来的《半夜羊叫》,一起参加了年的云南省首届民族戏剧会演,同样获得了成功。这两出戏的剧本,被收入《少数民族戏剧选》由戏剧出版社出版及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云南兄弟民族戏剧集》。彝剧,作为一个新兴的剧种,载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

大姚广播电视台——看大姚

《大姚新闻》栏目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四20:00首播22:00重播

次日08::00重播

周五《一周要闻》20:00首播22:00重播

周六、周日重播

主办:大姚县广播电视台

编辑:金晓梅

责任编辑:张家俊

审核:薛成

新闻-









































白癜风医院长春哪家好
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hj/18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