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家庭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发挥了示范表率作用,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为树立典型、激励先进,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经择优推荐、严格评审、社会公示,楚雄州妇女联合会、楚雄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命名了户家庭为楚雄州—年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家庭”。“楚雄女声”“楚雄民宗”今天将为大家展播州级部门的20户优秀家庭。
张舫瑞家庭
楚雄州委办公室
张舫瑞出生于彝族家庭,利用工作平台自觉为党的民族政策调研、出台、反馈等工作实施服务。妻子马海萍出生于回族家庭,为了构筑回彝融合的美满家庭,双方家庭成员在生活中互相尊重民族习俗,互相让步和迁就饮食习惯、宗教信仰,一直坚持回族饮食。用彼此的尊重、理解、信任共同努力构建了一个相敬如宾、和睦相处、美满幸福的彝回家庭。
阮日权家庭
楚雄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这是一个融合了壮族、汉族的退役军人少数民族家庭。一家人相亲相爱、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乐于助人,与不同民族邻居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妻子宋明星更是言传身教,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使学生的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名列年级前茅。夫妻俩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子女,以民族团结的思想教育子女,以良好的家风家教传播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思想,身体力行的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毕从秀家庭
楚雄州政协办公室
这是一个彝、汉、回多民族组成、四代同堂的家庭,有5名共产党员,全家人团结和睦、互敬互爱,家庭成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践行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毕从秀是彝族服饰制作能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抽纱刺绣工)高级考评员,多年来为彝族服饰文化和彝绣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被评为“云南省巾帼建功标兵”。
杨洁家庭
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
一家三口都是少数民族,她的家庭幸福和谐、团结上进、家风严谨,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家庭模范。杨洁十余年如一日地为法治建设、为民族团结进步默默无闻做力所能及的事;爱人李贵平十年如一日地带头弘扬民族文化、带头推进民族团结,为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钱嘉慧家庭
楚雄州人民检察院
这是一个军人少数民族家庭,夫妻二人立足于本职工作,为维护彝州民族团结、推进彝州法治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钱嘉慧办理的多起涉家暴刑事案件受到省、州妇联肯定,丈夫彭华明多次参加抢险救灾并立功受奖。他们不仅在本职工作上取得了不凡的业绩,更是克服了工作忙、出差多等实际困难,秉承家风、勤俭持家、孝老育幼、和睦邻里,经营起了一个夫妻和睦、精诚团结的和谐家庭,发挥着良好家风的示范作用。
张承宗家庭
楚雄州公安局
这是一个彝汉结合、温馨有爱的党员之家,全家人积极参与本地改革发展工作,助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在本职岗位上,默默维护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注重家风培育、品德涵养和家教养成,真正做到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共同进步,体现出一家人相亲相爱、相携相伴、相守相助、相敬相知的和美氛围。
黑金亮家庭
楚雄州税务局
这是一个模范优秀民族家庭,全家人拥党爱国、遵纪守法、幸福和乐、互敬互爱。在父母潜移默化的教引下,黑金亮从小树立了团结群众、关心群众的意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深入扶贫联系点、贫困户家中,尽最大能力帮扶贫困地区、受灾群众及失学儿童,为他们送爱心、送温暖。
杨银恩家庭
楚雄州审计局
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在审计岗位工作三十余年,始终踏实肯干、认真负责,曾受国家审计署的嘉奖。夫妻二人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对待老人更是尽心尽责,常年细心照料年迈的双方父母,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八九十岁高龄的父母身体康健,近六年来未生病住过院。全家人始终认真学习和模范执行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和各民族邻居亲如一家,对邻里的各种困难,他们都力所能及的热心帮助,深得邻居的喜欢。
马雪蓉家庭
楚雄州妇女联合会
一个汉、回结合的民族家庭,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全家人在工作生活中与各族同事、家庭和睦相处、团结友爱。马雪蓉曾长期在基层财政所工作,十余来,她严谨认真,确保了每一笔经她手拨付的惠民资金和民族项目资金安全拨付,并积极支持爱人鲍彦儒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帮助少数民族同胞脱贫致富,为当地的民族团结和谐贡献光和热。
鲁星佑家庭
楚雄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他积极进取、踏实做事,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奋斗在民族战线上,为全州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与各族同事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带头并协调爱心人士积极为贫困山区、结对扶贫户捐款、捐物。妻子和女儿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工作,用实际行动促进了民族团结,诠译了最美家庭,是一个让人敬慕的民族团结模范家庭。
卜永云家庭
楚雄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
一个汉、壮结合的少数民族家庭,家庭成员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乐于助人。“5·12”地震、“8·30”地震中,卜永云都抢在第一线,深入灾区走村入户指导灾区民族群众做好防疫工作。家庭遇到困难时,夫妻俩毅然撑起全部重担,张罗哥哥的后事、照顾重伤的嫂子和患癌的母亲、安抚无助的侄儿侄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家庭的内涵。
李韬家庭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测站
一个幸福的8口之家,全家人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李韬作为脱贫攻坚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期间,带领各民族干部群众,奋勇拼搏,始终将帮扶工作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事事带头,身体力行帮助各族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调解矛盾和纠纷。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认可,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
王丽梅家庭
楚雄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大姚县管理部
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生活中,夫妇二人与各民族邻居亲如一家,经常力所能及的帮助邻里解决困难问题;工作中,王丽梅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实际行动带头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民族团结工作做出了贡献,用生活的点点滴滴折射出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族团结形象。
李发旺家庭
楚雄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南华县管理部
一直以来,李发旺不断努力提升自己,锻炼自己,为做一名合格的公积金工作人员而努力。他政治坚定,旗帜鲜明,团结各民族干部群众,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在扶贫工作中,积极用彝语向听不懂汉话的彝族群众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按彝族的风俗习惯去做贫困户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赵惠家庭
楚雄师范学院
全家人朴实勤劳、敬老爱幼、乐于助人。赵惠自小受父母和优良家风的影响,思想积极,作风端正,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工作踏踏实实、尽心尽责,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工作和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在丈夫杨勇失业又创业的艰辛时期,她始终支持鼓励丈夫,陪他渡过了一个个创业低谷,用自己的幸福阐释着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内涵。
李海燕家庭
楚雄师院附小
一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和谐相伴。全家人始终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当作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尊老爱幼”是他们家的家风家教,婆婆对爱人的外婆细心呵护、关怀备至;公公婆婆生病住院手术,夫妻二人精心侍候,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家庭成员,以民族团结思想教育子女,培养传播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思想。
窦必忠家庭
楚雄州特殊教育学校
一个彝汉融合的艺术教师家庭,夫妻二人从教三十余年来,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思想,经常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他们开创的特校彝绣课程成效显著,被中央电视台《传承的力量》栏目报道;残疾学生的美术、刺绣作品有几十人次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州级的表彰奖励,彝族听障学生多次代表楚雄州参加全省残疾人刺绣比赛获得优异成绩。他们为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
罗东梅家庭
楚雄州民族中学
作为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罗东梅家庭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与邻里彼此尊重、和睦相处。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勤奋工作,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志愿服务活动,经常深入挂钩联系户家中走访,力所能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张燕家庭
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
三尺讲台,桃李满园献丹心;金色盾牌,万家灯火护平安。二十余载,张燕夫妻俩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立足岗位,红烛育人,真情为民,用师魂警魂铸就彝州民族团结情,共同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之歌!
李明春家庭
楚雄开发区永安小学
李明春在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了近20年,不计较个人得失,曾经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达9年,帮助过10余个家庭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业。他为人正直,做事踏实,深受身边人的好评。家庭成员互敬互爱、互谅互让,恪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传承尊老爱幼良好家风。
来源:楚雄州民宗委
监制/李娅婕编辑/陈明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