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山脉贯穿全境,它构成了武定地貌的骨架,由于受地质构造控制,武定境内的山脉多呈南北或东北—西南走向。
一、东部:东部山地属三台山东支、沿武定、禄劝边界的大岔口山往南绵亘为撒马冲后山、卧璋山和过界梁。还有发窝、万德、己衣境内的大黑山和插甸、田心的阿则问山等。
(一)大黑山 南北15千米,东西11千米,彝语为“撒则罗午候山”。主要山峰有马德平后山(米),己衣资亨的尖山(米),万德的小黑山(米)和位于发窝乡、万德乡交界处的大黑山主峰(米)。锅盖梁峰(米)在大西邑境内,为大黑山东延部分。
(二)阿则问山 南北16千米,西起勐果河,东止水城河,主峰阿则问(米)和安节巫峰(米)耸立于插甸乡、田心乡接界处。
(三)白龙会峰 己衣撒马冲后山主峰,属大岔口山,海拔米,为全县最高峰,常有雪、雹,俗称“白龙聚会”。
(四)卧璋山 在发窝乡境内。沿武定、禄劝边界止于插甸河和水城河,山峰有卧璋山峰(米)和黑虎山峰(米)等。
(五)过界梁 在插甸乡东部,系武定、禄劝界山,故名。主峰米。
二、西部:属三台山西支。万松山盘踞于西北,与元谋县雷应山相倚,往南为茶房山、马头山,境内有三月山、赖子山等。
(一)万松山 又名环州山。《武定直隶州志》载:“即武定土舍李小黑之住山也。金沙绕其北,__西溪瀠其南,遥望层峦叠嶂。峭壁巉崖,树木深秀,俨若插天翠屏。”东、南止于环州河。主峰大营盘(米),位于武定、元谋交界,为西部最高峰,曾为环州土司屯兵营盘。东北1千米处,为万松山峰(米)。
(二)茶房梁子(茶房山)海拔米。《武定直隶州志》载:“即马头山之巅也……特出众山,立马绝顶极目四望,不仅(元谋)县辖十马皆在览中,而大姚定远诸峰尽供眼底,真元阳一大观也。又为蜀之往来通衢,山高无水,行人苦之,顺治初,县人建庵置僧其间,刳木引泉,煮茶施济以解征途之渴,故以茶房山名焉”。元武公路从梁子上经过。
(三)老营盘 白路乡西部,米,环州土司曾在此扎营屯兵。
(四)弯腰树梁子 南北延伸18千米,顶平坦,两侧陡峭,也是境内一条重要分水岭。东部溪水流入勐果河,西部流入沙拉河。
(五)凤洞梁子 白路乡东北部,米。
(六)赖子山 白路乡平地村委会境内,米。
(七)来子山 白路乡张家村委会东南,米。
(八)三月山 白路乡、猫街镇交界处,米,农历三月三日,两区彝民在此聚会。
(九)石将军 高桥镇大村村委会西部,米。纪念古代开滇有功将领得名。
三、南部:属三台山南支。东起过界梁,沿武定、禄劝边界南延为海雁山,三台山、洒普山、二龙山、五凤山、文笔山。再折向西为武定、富民界山鸡街山和武定、禄丰界山百花山。西部与禄丰、元谋相邻的松老山。境内有罗保山、天马山及旅游名山狮子山等。
(一)罗保山 又称大黑山,位于猫街镇大麦地村委会和秧草地村委会境内,东西走向,主峰米,西南部最高峰,为境内金沙江与元江水系主要分水岭。南延为关天山,关天峰米。
(二)大黑山 位于猫街镇西北与高桥镇为界,东北~西南走向,主峰米。
(三)洒普山 位于近城镇东北部,与禄劝县相邻,东北~西南走向,上有凤氏寨子遗迹。民国时期设有内地会教堂。主峰米。
(四)五凤山 又称五峰山,县城东北2千米,主峰米,相对高度米,顶平坦,明嘉靖武定府城即位于西北麓的今旧城村。
(五)文笔山 县城东南5千米,又称白塔山、香海山、支云塔山,南北走向,西坡缓,与弥勒山、五凤山相连,东坡陡,与禄劝坝子接界。峰巅米处有白塔。
(六)三台山 古柏村东3千米,主峰米。道光《云南通志》。载:“高百余仞,叠嶂如三台”。山上有凤氏摩崖石刻。
(七)海雁山 位于插甸乡东部哪吐河与和尚庄河之间,东北~西南走向,北与过界梁相连,海雁峰(米)往东南延为地盘松山,峰巅百花地米。
(八)天马山 位于狮山镇麦岔村委会、姚铭村委会、贺铭村委会境内,菜园河东南,南北走向,为古代府城南面名山之一,称“南天马,北二龙”。主峰米。因山上有清代筑寨屯兵的遗址,故又称大寨子山。
小编潘志才很辛苦,都是为了宣传武定,快快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