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想不到云南各地的ldquo元宵

北京如何治疗白癜风 http://www.lzyyq.com/
明年是正月十五,汉族当然要过元宵节。那云南各地的少数民族又要过些啥节日呢?大理过密祉花灯节、丽江的纳西族有棒棒会、楚雄永仁直苴彝族过赛装节、德宏的景颇族过目脑纵歌节、芒市的傣族过烧白柴节......这些只听过名字的节日到底要咋过?赶紧跟着食尚君来看看吧!大理弥渡密祉花灯节大理白族对元宵节格外重视,正月十五当天往往要耍龙、舞狮,还组织“金花歌舞队”大闹元宵;而大理的弥渡县的花灯唱元宵更是热闹非凡,让人们充分领略云南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如今,大理的元宵节通常是白族、彝族、汉族一起欢度,不分彼此。”说起大理的元宵,不得不说密祉花灯节,它是大理弥渡(享誉世界的《小河淌水》的发源地,也是花灯的发源地之一)每年元宵节都会如期举办的大型活动。它也是这里最重要的节日习俗。密祉人家家户户玩花灯,那是人们对幸福、平安的祈望。弥渡的花灯活动自唐朝就有,民间有“过年不玩灯,人口不清吉(平安);玩灯不耍狮,猪鸡牛马不顺时(健康);玩灯不耍龙,老母猪会爬墙装疯”的谚语。弥渡花灯从初期的团场灯、簸箕灯、过街灯,发展到门户灯、折子戏、花鼓戏,到舞台花灯戏文化的形成,从田坝、院场、庙堂搬到戏剧舞台的过程中,从最初的祈神求福自娱自乐逐渐被赋予驱邪避恶娱己乐他的含义,门户灯就是弥渡花灯祈福许愿的典型方式。春节刚过完村里的家家户户就会开始张罗起灯班。各村选出当年生孩子的人家当“灯头”,由灯头带领各家各户筹办伙食扎裱宫灯、龙狮及编排花灯歌舞。密祉人“闹灯”十分讲究。正月初六晚上,“接灯神”,各村抬着扎好的道具、化起妆、敲锣打鼓又跳又唱到村外水井边。井边设一牌位,中间书“唐朝得道老郎神君之位”,左右各书“鼓板先师”、“乐音童子”等字样。大家对着牌位烧香叩头刷龙狮,把牌位抬回村,供在祠堂里。整个玩灯期间,牌位前香火不断。正月初七,所有灯队上太极顶忠烈祠祭祀为国捐躯的先烈。下山后每天晚上挨家挨户到各家跳“门户灯”,为各家祝贺“报吉利”直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密祉大寺街彩灯纷呈、花灯潮涌,一大早就挤满了七里八乡的人,最多时可达4——5万人。在锣鼓声声中,各灯队拿出自己最好的节目参与“赛灯会”。鼓乐声响处,狮舞龙腾、彩扇翩跹,整个密祉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正月十七和十八晚上送灯神,照例装扮起来,敲锣打鼓地将供奉的牌位送至村外水井边,祭拜歌舞之后讲牌位和纸扎灯具烧毁,然后保持肃静回到村中,一年一度的元宵花灯盛会至此结束。“对这里的人来说,春节可能不回家,但是正月十五一定要回家上会,参加节日的狂欢,这才是真正的过年。”交通信息密祉乡属于大理市弥渡县管辖,所以要到密祉去,就要先到弥渡县。乘车:到弥渡,需在昆明西部汽车客运站上车,发车时间为8:30-21:00,车费约元,车程约4小时。在弥渡客运站转乘到苴力的2路公交车,车费1.5元,在苴力车站下车,再转乘到密祉的6路公交车,车费2元。弥渡客运站—丽江纳西族棒棒会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汉族的元宵节,在这一天,丽江纳西族却过着一个完全不同的节日,叫“棒棒会”。纳西语中有一句话叫“达哇纳西努”,意思是一过年纳西人就忙疯了。年前疯狂采购年货,年中疯狂吃喝玩乐,到了正月十五,则意味着年过完了,大家开始忙着准备春耕,需要添置一些新农具,这就是丽江棒棒会的由来。丽江纳西族棒棒会又叫“弥勒会”或者“米拉会”,据传最早在丽江玉皇阁举行,当地喇嘛教徒朝庙念经,村民进香祭拜弥勒佛,后来渐渐演变成农具交易会,其中以用作斧头把、锄头把、锤子把等的木头棒棒最多,所以简称为“棒棒会”。还有另一种丽江棒棒会起源的说法是源于对木土司的反抗行动。传说古时纳西族地区木土司企图改土归流,引起群众的不满,人们操起棒棒对木氏家族表示示威和抗议,形成棒棒会的习俗。节日这天,人们扛着马笼头、鸡笼、犁、耙、桶、锄等各种木制农具涌向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研镇进行交易。其中尤以用作斧把、锄把、镰把、锤把等的棒棒最多,故称棒棒会。棒棒会之后,春耕大忙即将开始。因此,棒棒会实际上是为春耕作准备的一次农具交易的盛会。棒棒会上会展售一些家里常用的物品,例如盆栽花卉植物等等。网传15年的“棒棒会”到最高峰时,香江会场有一松树盆景,高约1.3米,根部树径为15厘米。因树形及色泽都有吉祥之象,标价6.66万元并最终以4.78万元成交。无论节日的内容增添了什么样的新花样,棒棒始终是其中的一部分。木棒,长长短短,粗粗细细,排成一片任随挑选。长的可以做锄把,短的可以配斧头,粗而弯的是犁架,细而长的则是收庄稼时打粮用的镰戒,而大块的是和面粉用的浅木盆,当然还有扁担、猪槽、水瓢和桌椅板凳,凡是农人家里要用到的东西,都可在此找到。棒棒节不止是大人的节日,也是小孩子的节日,小孩子可以在这里买到木制的刀枪剑棍。一把在手,当一回武松、做一次张飞的快乐也就开始了。虽是棒棒节,但其他的东西也可以拿到市场上来卖,冰糖葫芦、棉花糖等等各种叫得上名的和叫不上名的小吃也可在节日里小赚一回。重要信息丽江的棒棒会主要在三个场地:北市区的香江农贸市场,传统的昭庆市场,玉龙新县城的上吉市场。楚雄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赛装节即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赛装节为居住分散,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情的机会。而姑娘们最能显示自己的魅力,就是看谁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装,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绣,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两年的时间。因此,谁的衣服多、花样好,谁就会被看作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人。赛装节从一开始就有比赛的性质,这可谓是最早的时装表演。所不同的是,彝族少女既是服装的设计者,也是制作者,更是表演中的“时装模特”。这样的一个节日除了能显示出姑娘们自己的魅力,就是看谁的衣服最漂亮,因为谁的衣服多、花样好,谁就会被看作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人。除此之外,这个节日也为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意的机会,因此,赛装节也被称为当地的“情人节”。这一天,彝族的男女老少就会穿着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来赶集,从十里八乡来到永仁县直苴村,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他们要在这个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T”台上,用比赛的形式展示彝族原生态的歌、舞、乐、刺绣、服装等文化。重要信息 约公里 每天8:15-19:00 共有7班次 票价:72元 车程约3小时。德宏景颇族目脑纵歌节中国德宏·景颇族国际目脑纵歌节从今天到23号在德宏芒市“中国德宏·景颇族国际目脑纵歌文化园”开幕。今年的节日期间,会有景颇族目瑙示栋揭彩仪式、世界最大的景颇族蒙皮木鼓申报世界纪录、景颇族千人绿叶宴申报世界纪录、景颇族大型歌舞乐诗《目瑙纵歌》专场晚会、授冠仪式暨万人之舞——目瑙纵歌、景颇族水酒暨八大名菜评选大赛决赛、“德宏味道”美食网上线仪式等活动。目瑙纵歌是德宏景颇族的传统节日,意思是大伙跳舞。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期四至五天。跳目瑙纵歌要在宽大的广场或草坪上举行。目瑙纵歌的历史悠久,相传是太阳神传授的。景颇族有个创世英雄叫宁贯娃,他父母临终前对他说:我们去世后,你要跳起舞蹈举行送魂仪式,我们才能变成大地,你才能变成人在上面繁衍、生存。宁贯娃正想去太阳国学舞,却看到鸟雀们在一株黄果树下举行目脑会,原来他们已经应太阳神的邀请学回来了。他便很快向鸟雀学会了舞蹈,把舞蹈套路画在栗木柱上,并在喜马拉雅山脚划定舞场;举行了第一场目瑙纵歌,从此传到了人间。德宏目瑙纵歌节日程表2月20日9:00—11:00目瑙示栋揭彩仪式世界最大的景颇族蒙皮木鼓申报世界纪录景颇族大铓赠送仪式地点:目瑙纵歌文化园2月22日9:00-12:30万人同唱一首歌——《同胞之歌》授冠仪式暨万人之舞——目瑙纵歌15:00—17:00万人之舞——目瑙纵歌地点:目瑙纵歌文化园(芒别水库旁)2月23日8:30—11:30巧手景颇女——景颇族织锦大赛决赛9:30—11::00—17:00万人之舞——目瑙纵歌地点:目瑙纵歌文化园芒市傣族烧白柴节每年正月十五傣族会过“烧白柴节”,这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节日,也是傣族的迎春节日。节日开始前事先会信众中的青年男女一同到山中砍白柴,堆至寺中备用。等到十五的晚上,会把准备的白柴堆架起来,然后各寺的比丘、沙弥会集中念经,最后由长老点燃柴亭,一时间鞭炮大作,烈焰冲天,围观者人山人海,彻夜辉煌。接下来,集中念经的比丘、沙弥会由长老带领到村外的林中修行七天。白天在树下念经,夜晚在树下露宿。七日期满,又汇集广场念经,通宵达旦。日出后节日结束,比丘、沙弥各回佛寺。寺庙里的白柴塔烧给佛祖,民间的烧白柴就是告别冬天,迎接春天,祈求幸福。烧了白柴,种在地里的庄稼才会长得好,粮食才会丰收,村民的身体才会健康少生病。正月十五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出动,为搭白柴塔出力。下午3时许,村里的男子都前往娤房前,用制作好的白柴,搭成一个“亚”安形底座的塔式建筑。顶层架有塔尖,并装饰有植物,塔中置稻草等易燃物,塔边悬挂鞭炮。晚上,村里的信众前往供奉佛祖的娤房内,开始诵经、祈福,诵经约半小时。诵毕,一位长老手持长竹竿点燃白柴塔,白柴塔熊熊燃烧,村民们围着塔或唱或跳,或安静的许愿祈福。约一小时后,柴亭化为灰烬,人们纷纷散去。第二天晚上,各家都会带上柴糯米饭稀饭,作为供品送到佛寺。重要信息驾车全程约.2公里。或者可到昆明西部客运站坐车到达芒市。票价元。资料来源于网友

观远、

乘物游心及网络,由食尚君编写。转载请注明出处:食尚云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aozx.com/dyxgr/8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