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网旗下同城平台点击进入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是年的6月,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在基层工作的第八个年头。想来从年7月大学毕业后担任大学生村官那一刻起,我就与扶贫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年7月我踏出大学校门后,通过招考成为了大姚县昙华乡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我的身份是村党总支书记助理。作为我走出校门的第一站,昙华社区村委会的“老师们”教会了我要踏实和耐心为人民服务。我也慢慢学着从衣食无忧的大学生转变为一个接地气的村(社区)工作人员,好在我所在的山区乡镇的老百姓淳朴而善良,我也从中学会了付出和不计较。当然伴随着的也有质疑和迷茫,或许是因为当时大部分人不知道大学生村官这个职业,或是觉得读了那么多年书之后选择回来最基层的村委会工作他们理解不了,我时常听到的是“你们大学毕业回来村委会在着有没有工资?”对,当时我们的工资(生活补助)是元/月,比起在大城市闯荡的人来说是相对较低的。但是我清楚记得村里不通电、不通公路的时光,读书时那条泥泞的道路,贫困时受到的资助,还有举起右手在党旗下的宣誓……更坚定了我要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决心,我也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基层,做着有意义的工作。
年,再一次回黄家湾走访
村里有我奔波的身影年9月16日,我到三台乡工作,工作的地点从村(社区)转变到乡政府。本着“新来新欢迎”锻炼新人的原则,我下村的第一站是距离大姚县城最远的黄家湾村委会,黄家湾村位于三台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55公里,距县城公里,东邻博厚村委会,南邻铁锁乡自碑么村委会,西邻湾碧乡巴拉村委会,北邻湾碧乡高坪子村委会。年的时候通往黄家湾村委会的路还是土路,从乡政府出发历时3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达。因为山高路远,老百姓的花椒、核桃、白芸豆等农特产品总是运不出去,学生读书路远、艰险,曾经与我一起在大姚一中就读高中的同学也大都退学回家了。我在黄家湾村包村挂点一年,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也与这里的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见证了他们生活的地方自然条件的恶劣,也感受到他们的淳朴善良。年黄家湾村委会支倮坪小组住房条件
黄家湾村干部动员搬迁
年是我来三台工作的第二年,包村挂点的工作阵地从黄家湾转移到了博厚村委会。年9.06、9.17自然灾害期间,乡村干部连夜下村,我与一群男同志走路到偏远的拉么格小组核实灾情,当时的公路被冲毁,核桃树被冲走,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年春节前夕去黄家湾下村路上,艰难前行
年8月博厚村新识别纳入了88户个贫困人口,我们的工作任务更重了,与所有在基层的干部一样,我也经常往返于这里的大小村子,白天走访调查、帮贫困户发展产业、宣传政策、整治环境卫生……晚上开会、完善资料,和乡村干部挥洒着汗水。在挂点的四年多里,无论是雪天送救济粮,还是年9.06和9.17自然灾害救灾,又或是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入户动员搬迁、教育扶贫劝学……都有我的身影,我也从坐在摩托车背后会发抖的小女孩变成了敢一个人进村入户开会宣传政策,农户有困难帮忙解决问题,风雨无阻地在村里奔忙的“小村官”。年9.17自然灾害下村路上淋成落汤鸡
在博厚村进村入户动员搬迁
乡扶贫办有加班的我年10月,我从一名包村挂点成员变为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一员,刚开始我内心非常抵触,因为我习惯于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的业务工作,而在乡扶贫办我必须自己统筹一些工作,如果与上级部门对接不及时或者该向各村落实扶贫工作时不到位那是要出问题的,我总觉得我胜任不了这个岗位。因为扶贫办事情烦、杂,很多时候需要上报上级部门的表册和材料要发到村委会再汇总上报,时间紧、任务重,有时在一次又一次打不通村委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或者自己辛辛苦苦上报的材料出现“插曲”的时候我崩溃到嚎啕大哭,但工作没做完,只能抹干眼泪继续干工作。经过在扶贫办一年多的锻炼,我学会了微笑面对各种琐事,我的内心也变得强大,能对工作中的大小事应付自如。在过拉地村委会与同事一起加班整理材料
下村日常,很多村干部比我们辛苦和敬业
有一次,我在扶贫办上班,有个远方亲戚来到办公室,看见我一个人在她似乎有点“惊喜”。她告诉我她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家里现在已经盖了砖房,已搬迁入住,但电是光伏的,她希望政府能帮她家架设电(杆)线,她还说如果不能满足她这个条件,她便要上访,新房也不要了,还给我们政府。看着她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平时的工作的艰辛涌上心头,我对她进行了长达30多分钟的“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后来,她对我们的工作表示理解,也再没来上访。还有一次,我们乡组织人员到黄家湾村委会支倮坪小组拆除旧房,支倮坪小组18户农户已于年搬迁进城安置,因此按照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建新拆旧的要求,必须拆除旧房。而当时全乡只有我和一个女同事与乡上的一群男职工到该小组开展工作,我们与同事一起在该小组驻扎了一个多星期,从刚开始的不愿意拆到后来旧房全部拆除完毕,乡村干部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记得我们去到第一家李富祥家做思想动员工作的时候,这个年近60岁、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的老人说“你们每人进来喝一杯捞渣酒(捞渣酒是这个傈僳族小村的特产),我就带头拆”,没办法,农村工作有时就是需要这样,与老百姓拉近距离,后来我们一家一家地做通了思想工作,一个星期后旧房全部拆除。我也和所有人一样,帮忙做好思想动员、后勤保障工作,打地铺在该村在了一个星期,我像所有的中国共产党员一样,冲锋在前,不叫苦不怕累,成为了妥妥的“女汉子”。在支倮坪小组开展旧房拆除工作期间的我
吾普吾么村我挂包的贫困户搬家了,我与他们合影
在扶贫办的日子里,每天要面对不同的群众来办事,我总会不厌其烦地帮他们解决,有时遇到找不着办事的站所的,我会“一条龙”服务,带他们办理好。在此期间,乡里的很多群众都认识了我这个热情大方的彝族姑娘。大部分人从刚开始来政府办事的怯懦到后来来到扶贫办像回家一样的自然,有时我用汉话问他们要办什么事的时候,他们便会很自然用彝话回答我。走访县城安置户
黄家湾搬迁户的生活在逐渐变好,精神面貌大变样
三台乡的脱贫攻坚工作也取得了成效,目前三台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村6个,其中5个深度贫困村、1个贫困村提升工程村。年脱贫57户人,年脱贫27户人,年脱贫60户人,年脱贫户人,年脱贫户人,年脱贫42户人。截至目前,全乡还有5户26人未脱贫(其中年新识别2户12人),综合贫困发生率降到0.26%。而在三台工作的五年里,我也撰写了多篇扶贫信息,宣传和介绍三台的扶贫工作,连续两年被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这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我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吾普吾么上村安置点群众和乡干部在活动室前开心合影
三台小集镇搬迁点群众在菜市场买菜
孩子们的筑梦路上有我年至年,三台乡投入资金30余万元,先后开展了4次“筑梦之旅”教育扶贫公益行动。我陪孩子们、学生家长和村干部参加了两次“筑梦之旅”,先后到云南省的各大高校、云南广播电视台等参观学习,与他们重走校园路,一起坐地铁,感受城市的生活,陪他们树立志向,激发孩子求知求学的动力,坚定家长供学的决心。与过拉地小学的40名学生参加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夏令营
年7月,我跟随三台乡过拉地小学的40名小学生到昆明参加“全国青少年体育夏令营”,在为期五天的时间里,三台乡定点扶贫单位云南广播电视台助力三台乡过拉地小学的贫困儿童快乐追梦。通过综合施策,大幅提升了三台乡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巩固率,年中考入学率达%、高考入学率达98%,职业教育超额完成任务,全乡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巩固率和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全乡教育质量快速提升,、年连续两年荣获“大姚县履行教育主体责任先进乡镇”称号,教育扶贫成效十分显著,我也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经过五年多的精准脱贫工作,这个曾经落后的彝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集镇面貌焕然一新,村村通了水泥路,各村建成了宽大明亮的活动室,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易地搬迁、外出务工等措施脱贫致富了。我也从担心交不起学杂费,读书要靠拿助学金、奖学金的小姑娘变成了可以为困难读书家庭捐款的工作人员。通过脱贫攻坚战,越来越多的人住上了新房,享受教育扶贫政策,通过发展生产和外出务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积极主动脱贫致富,而现在也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会因为担心交不起学费而不能上学。我很平凡,但能成为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员,在基层不分昼夜的工作和付出,帮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的人生又变得不再平凡。▍信息来源:大姚县三台乡人民政府(李明芬)
▍排版编辑:风兮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大姚同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