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网旗下各垂直平台点击进入县应急管理局对9家《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矿山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约谈
近日,县应急管理局对《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的大姚县金马页岩砖制品有限公司、大姚县红云页岩砖瓦厂、大姚县石羊镇柳树塘石料厂、大姚县赵家店乡团塘村委会利皮河石料厂等9家非煤矿山企业就楚雄州应急管理局将对《安全生产许可证》已过期,未按要求时限办理延期手续的矿山企业依法注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相关事宜进行宣传动员,9家企业负责人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作了表态。(县应急管理局:鲁松)
09年8月大姚县物价总水平涨幅达.3%据我县物价调查资料显示,八月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同比上涨.0%,-8月累比平均上涨.3%,比-6月份回落0.3%,比-7月回落0.%。八月物价总水平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粮食价格运行平稳;二是气候调匀,本地鲜菜上市充足价格相对平稳;三是随着本地水果大量上市,水果价格稳中有降;四是部分服装换季降价促销;五是燃油价格小幅回落;六是出栏肥猪价格上涨带动猪肉及副产品价格平均上涨.3%。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八大类来看,累比总体呈“七升一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累比上涨.7%、衣着累比上涨4.%、居住类价格累比上涨4.%、生活用品及服务累比上涨.0%;交通和通讯累比上涨0.%、教育文化和娱乐累比上涨0.9%、医疗保健累比上涨5.%、其他用品及服务累比下降0.5%。物价报表说明:7月我县物价总体运行平稳。环比上涨0.%,同比上涨.0%,累比上涨上涨.3%。主要特点:一是粮食类去库存价格平稳;二是随着气候雨水调匀,本地鲜菜上市充足价格变动不大;三是随着本地水果大量上市,水果价格回落;四是部分西药价格调整;五是换季服装降价促销;六是出行高峰飞机票价格大幅上涨;七是燃油价格小幅回落。大姚县退耕还林促脱贫实现生态美百姓富自04年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以来,大姚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把退耕还林工程与特色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不断加大退耕还林力度,04至09年,全县累计共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和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造林万亩,累计向上争取项目资金.8亿元,覆盖全县个乡镇9个村(居)委会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99户人;退耕农户户均直接获得补助收入8元,人均49元。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和补助资金名列全州第一,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促脱贫。创新模式推行“先建后补”。为减少林业项目“过程管理”复杂程序,有效推动项目实施,大姚县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改革创新,实行简便的“结果管理”,结合大姚县实际,明确包括退耕还林在内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可以先建后补。即在项目任务下达之前,可根据造林技术规程提前实施,在项目下达后纳入工程内容,经验收合格后按政策给予补助。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项目下达慢、资金到位晚容易造成错过造林季节的问题,在造林机制创新上走在了全省前列。工程建设强化示范引领。大姚县要求每个乡(镇)都要建立新一轮退耕还林示范点,以起到宣传示范带动作用。这一措举,不仅有效推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还促进全县林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和合理调整。如铁锁乡建设了70亩的花椒示范基地,昙华乡建成了亩华山松示范基地,湾碧乡建成了35亩芒果示范基地,三台乡建成了亩的核桃示范基地,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带动了群众参与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积极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核桃+花椒+板栗+芒果+华山松等退耕模式成功推行。0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大姚县根据立地条件、气候特点,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在高寒冷凉地区布局花椒+华山松种植模式,在中海拔地区布局核桃+花椒+板栗种植模式,在干热河谷地区布局花椒+芒果种植模式,通过合理布局,立体化发展,有效增加了退耕农户经济收入。生态补偿助推脱贫攻坚。新一轮退耕还林启动实施以来,大姚县把实施退耕还林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在项目规划设计中,重点倾斜贫困乡镇和深度贫困村,以生态补偿的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04年至09年实施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共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贫困户共实施退耕还林面积亩,共得到补偿资金.万元,户均元,人均8元。林业产业迅猛发展。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全县成功打造了以三台乡、三岔河镇、铁锁乡、桂花镇为主的核桃、花椒产业,以湾碧乡为主的芒果产业,以昙华乡为主的华山松产业等特色林业产业基地,深度贫困乡镇户均实施退耕还林3亩以上。各种效益得以彰显,特别是陡坡耕地通过退耕还林恢复森林植被,工程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危害明显减轻,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退耕还林区域内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土壤侵蚀模数、土壤流失量明显减少,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逐年下降,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曾经“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的情景已杳然无踪,山清水秀、天蓝地绿、鸟语花香,已成为蜻蛉大地的主旋律。“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困境已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春花烂漫、夏树成荫和秋实累累,步入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良性发展。(大姚县林业和草原局退耕办崔海权)林业人冒险抓蛇为群众排忧解难石羊镇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石羊镇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接到大姚县森林公安局9月3日,大姚县森林公安局接到石羊镇岔河村委会群众的报警,称其家里面有一条大蛇,请求帮忙处理,但大姚县森林公安局没有警力,请石羊镇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前往处理。接到电话后,石羊镇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没有丝毫懈怠,迅速组织人员赶到该群众家中进行处理。工作人员赶时报警群众仍心有余悸,称其在院墙外堆放瓦片的角落里面发现一条大蛇,因为家中都是妇女小孩,因此感到非常害怕,请求工作人员帮忙把她家中的大蛇捉走。工作人员了解了情况后,用木棒撬动瓦片,寻找大蛇的藏匿之处,耐心寻找大蛇的踪迹,并在瓦片缝里发现了大蛇,工作人员用蛇钳将大蛇抓住,放入一条麻袋内。至此,报警群众才面露喜色,对工作人员连连称谢,称其现在终于可以安心了。经初步确认,这是一条毒性很强的眼镜蛇,体长米左右,.公斤,无外伤,随后工作人员驱车载着捕获的大蛇来到远离人群的山上,将这条大蛇放归了大自然。(大姚县林业和草原局田志明)昙华乡敲响危旧房拆除最后钟声危旧房拆除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重难点,昙华乡自危改开展以来,就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各村牵头具体实施,各挂点领导、挂点组长、挂包干部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研究方案迅速出击,建立台账,确保危旧房拆除。截止9月日,昙华乡旧房未拆除户。(昙华乡:王淑瑜)
爱心企业购买贫困户农产品助力消费扶贫在全县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消费扶贫”工作之际,近日,楚交集团大姚分公司积极助力消费扶贫,向三岔河镇天和现代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购买了价值元的农产品。 三岔河镇现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45人,全镇种植核桃.3万亩,板栗3.万亩。9月日上午,一辆满载农产品的小货车停在了福达客运站院内,车上的公斤新鲜核桃、公斤新鲜板栗都是楚交集团大姚分公司向三岔河镇购买的,价值元,全部来源于该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楚交集团大姚分公司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在核桃、板栗上市之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大量购买贫困户的农产品,为加入合作社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解决了没有销路的后顾之忧。 在第六个全国扶贫日来临之际,三岔河镇将制定多种举措推进消费扶贫,通过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等多渠道销售模式,打通扶贫产品的销路,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县融媒体中心:金晓梅)
大姚彩印有限公司入围第三届州政府质量奖现场评审近日,由云南省理工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王铁旦带队的楚雄州政府第三届政府质量评审专家组一行到大姚彩印有限公司,对公司申报的州政府第三届质量奖进行现场评审。 州政府质量奖是楚雄州质量领域授予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荣誉,大姚彩印有限公司是楚雄州入围州政府第三届质量奖现场评审的6家企业之一,是州政府对我县质量工作的肯定,大姚彩印公司将以此次评审为契机,牢固树立“抓质量就是抓发展”的意识,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上来,严格按照卓越绩效管理要求,做到质量、结构、速度、效益相协调,着力提高质量供给水平,为大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张林)
大姚:捐资助学蔚成风尚8月8日,家住大姚县金碧镇厂房村委会周外组的周勇宏,怀揣青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和大姚县李一平教育慈善基金会颁发的4元奖学金,信心满满地踏上了求学之路。像周勇宏一样,大姚今年考取大学后获得李一平教育慈善基金会奖学金,得以顺利入学、完成学业的学生多达68人。大姚县李一平教育基金会成立6年间,不仅有大姚籍西湖大学校长、世界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夫妇一次捐款0万元、县委宣传部退休职工张继荣率全家一次捐款0万元,以及离休干部邵世雄多年不懈捐款等一大批浓墨重彩的捐资助学故事,也有下岗工人省吃俭用为基金会捐资等佳话,更有外地到大姚工作的领导干部到任即向基金会捐款的常例,感人事例不胜枚举。基金会成立以来,捐款单位达个,捐款人数达人次。至09年8月,基金会基金总额达万元。利用基金产生的银行利息和其他收益,评发奖学金6届,受奖学生人,累计发放奖学金50.5万元。近年来,大姚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经费优先安排。在此基础上,努力营造捐资助学的良好风尚。在大姚,不仅有李一平基金会作为捐资助学的常设机构,县总工会开展的“金秋助学”亦开展得有声有色。今年,大姚县总工会向87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发放助学金4.5万元。县扶贫办组织实施的“雨露计划”让贫困户子女读书不再成为梦想。沪滇扶贫协作中,上海嘉定区在大姚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帮扶活动。地处边远贫困山区的桂花镇,捐资助学已经成为全乡干部职工的共识和行动。今年8月7日,得知巴拉村民小组保金映考取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后,镇相关领导及时登门,送上了5元的奖学金。捐资助学,不仅圆了大姚莘莘学子的“大学梦”,也激发了大姚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活力,为打造“教育名县”夯实了基础。▍信息来源:大姚网综合大姚县政府网站、云南楚雄网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大姚网!广州权威的白癜风医院寒假白癜风患者出游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