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专栏:局部云南行作者:局部
白雪点点的巍峨苍山下,狭长的大理沃野田畴中,金黄菜花与粉红樱花竞相绽放,操各地口音的游人川流不息,长久留连不舍。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最美好的季节正在如画卷般展开,这样的情景,无人知已持续多少个百年。
有些高大的古塔错落分布在盆地之中,形成奇妙的点缀,用心追寻大理历史的人明白,这些稀有的千年建筑,正是大理当代安详生活与传奇历史的交汇信物。崇圣寺三塔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处。
在创作《天龙八部》时仍从未到过大理的金庸,以难以置信的想象力描绘过这座宏大的寺院,尽管他在小说中提到的名字“天龙寺”与眼前的“崇圣寺”大相径庭,但大理段氏皇族集体出家的地点无疑只能指向这一处。某种程度上,崇圣寺因出现在金庸的笔下而在当代华人世界收获了巨大的知名度,而事实上,它自身曾有的辉煌与这部小说无关。
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南诏时期)的崇圣寺,源于南诏、大理两代王国对佛教极度崇敬的历史背景。从南诏国第10代国王劝丰祐时期(公元—年)开始,受唐朝崇佛风尚影响,南诏从王室到民间倾力建造佛寺,中国古诗中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南方小国南诏,则据说建有小寺3千,大寺8百。到了大理国,佛教较南诏更为发展,甚至出现九名皇帝因各种原因纷纷出家的奇特场面。作为皇家寺院,崇圣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大理国时期佛教中心,三塔则成为这一中心丛林的标志。
三塔的外观酷似西安大雁塔,这是典型大唐风范。其主塔名叫千寻塔,高达69.13米。16层,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是中国现存座塔最高者之一。过去,游人可从塔内木质楼梯到达顶层,从瞭望小孔中欣赏大理古城全貌,但现在为保护古塔,游客已不可能从这样的角度瞭望古城。三塔中的南、北两座小塔在主塔之西,与主塔等距70米,建成的时代稍晚,两塔形制一样,均为10层,高42.4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两座塔相较主塔,稍微显“瘦”一些,但外观却更为华丽精致。
千寻塔底部,立有“永镇山川”四字碑刻,这已是三塔建成年后,由明朝统一云南的将领沐英后裔沐世阶所书。话说,“永镇山川”的“镇”字,已多多少少流露出风水学中“镇邪”的意味,与当初的佛教渊源且行且远了。
三塔从修建至今,已历千年,自然风化且不说,经历过30多次强烈地震的严峻而能屹立不倒,也让人啧啧称奇。据记载,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地震,大理古城房屋绝大部分倒塌,千寻塔也折裂似破竹,可十天后竟奇迹般自行复合如初。
年的大理大地震,城乡民房倒塌达99%,千寻塔只震落了顶上的宝刹。咸丰年间,崇圣寺在一场兵火中被毁,唯有寺中高耸的三座古塔,还孤傲地证明着不凡的身世。同样是砖身瓦肉,命运如此不同,要说不是因为工匠们当年在建造时添加进了信仰,我没法解释这一事实。
弘圣寺的名字,与崇圣寺一字之差。而崇圣寺如今巍然大气魄,弘圣寺却却偏居一隅,鲜为人知。站在大理古城楼上,一株苍劲的古树顽强地从西边的墙上钻出,竟长成了茂盛之势。大树背后,依稀看到一座孤独的浅黄色古塔屹立,那就是民间所称的一塔。一塔寺并不是旅游景点,极少有人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最好白癜风初期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