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大河的彝族先民在历史长河中的生产、生活、文化意识等社会形态综合反映的一种实物载体。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彝族服饰至今仍然保留并穿用。
从人类新石器世代的树叶、兽皮至草织衣服到现代丝织、毛织、仿毛织品。服饰的款式从披挂式的古老贯头到现代流行的对襟衣。在今天的大姚桂花大河的彝族服饰里都能见到。艺术的最初起源是不断发展的人类从自然现象中概括出来的,彝族服饰正是如此。
从彝族远古传承的衣物穿戴和服饰习俗看,最原始的模拟纹样如牛眼、羊脚、马樱、太阳、火、云、粉团、山茶、鸡冠等图案渐渐在服饰上反映出来。早期服饰上出现的简单花纹。莲瓣纹、波纹、水纹、网纹、斜方格纹、兽纹、牙纹、太阳纹虽粗糙雅拙,但经发挥提炼,从具体转为抽象,可不受任何制约,随意性大。
说明桂花大河彝族人民早就以自己精湛的服饰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表现风格在衣服装饰的式样结构、工艺、色彩、线条和图案等方面,为丰富彝族服饰文化艺术宝库作出了贡献。
彝族服饰刺绣手法多样,在各支系服饰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技法主要有刺绣、挑绣、镂空、剪贴绣、包绣、缠丝扣绣、布贴叠绣、十字绣等手法。其图案艺术有着久远的纯朴、粗犷、奔放的民族气质和概括夸张的浪漫主义风格。
那些让人羡慕的图案、色彩并不仅仅出于视觉的选择,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个图案、色彩都有特定的含义和指向,它传承了历桂花大河彝族服饰多达七、八种,但具有代表性的是大河彝族服饰。
其包头为黑色,如荷叶状,用数串珠子及七色彩线做缨穗系在上面。上衣用各色布料做成各种图案,图案似虎纹,裤子是用各色布料制作成筒裙。整套服饰展示出古朴、艳丽、华贵的感觉。
桂花大河彝族服饰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彝族人民创造了无愧于人类的灿烂文化。早期的彝族服饰主要靠兽皮、骨、角、牙来装饰。现今彝族服饰均有用植物、火草的香绒搓线织成火草衣的习俗。
彝族服饰的发展、既由原始服饰火草、麻、羊毛、羊皮、棉织品等几部份组成,至今还有保存较好的火草衣、裙、麻布衣服等。致使彝族服饰独具魅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民俗价值。
彝族传统服饰既是物质财富又是精神财富,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彝族文化史的活化石。
主办/大姚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运营/大姚网
文/大姚县文化馆
图/白平
编辑/鹤子繁华落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