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扁平疣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3030.html
提示:点击上方"孝贤文风"↑免费订阅本刊
《孝贤文风》——百姓作家
(点上方箭头收听音乐)
家乡美——坐上西姚的公交车去看水
图文/姚鹏
曾经坐过李阁的公交车去观杏花;也坐过鱼城的公交车去赏桃花;今天坐上大西姚的公交车来饱览“水花”。为什么叫水花呢?因为西姚的水多、桥多、船多、芦花多;鱼多、鸭多、鹅多、荷花多,一静一动,水起波澜,蛙声一片。让人心里乐滋滋得是——西姚也通了公交车!
一大早,大娘胳膊上挎着手提袋,高高兴兴地走在村庄的道路上,边走边忙着与路边人打招呼:“走闺女家去,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现在有了公交车,俺也出去洋兴洋兴一下!”大娘迈着小碎步,直向东鱼河大桥走去。
自从村里有了公交车,老爷子老太太们去县城,任性的很,说走咱就走!
新修的滨湖大道,就在咱村庄后面的河堰上;新建的东鱼河大桥,就横跨在两河堰中间;新开通的公交车,就停在东鱼河大桥的桥头边;崭新的车辆,看着高兴,坐着舒畅。每隔20分钟一班,方便地很!
路和路公交车相互交替着,行驶于滨湖大道上,漫游在蓝天白云下,途径渡口---汽车站---孝贤广场---飞跃商场等繁华区,大鱼台建设的四通八达,对村里人来说,赶集、上街特方便!
谁能想到,昔日的西姚位于鱼台县的东部,名不见经传,史没有记载,地图上也难找到她的身影。提起西姚,县城里的人大多不知道,就连村里的小伙子说媳妇,女方会说穷乡僻壤边旮旯,路不好走,道不大宽,俺就是不想去;不想手拿割苇刀,头顶泖花头(芦花),来当一辈子“湖泖子”。
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会穷一辈子。如今的西姚,脱胎换骨,改变了模样:家家有楼房,户户买轿车,外村的姑娘们要想嫁到西姚来,也要等到零零后的小青年,长成帅小伙了。
君请看,公交车电子屏幕眉头上,醒目的滚动着:西姚---鱼台,鱼台---西姚。斗大的字,吸引了很多县城人的眼球。在鱼台的街道上,向东的方向,滨湖大道只给西姚的公交车当专属通道,人们坐在干净舒服的座位上,可以尽情领略大运河两岸的风光——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歌声中飘荡的:这水,这船,这村庄,明明就是我家乡!家乡的一泥一土,一草一木,四时风景都醉人!远去收门票的风景区,也比不上咱家乡的风景浓。
二、三月份,瞟一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初春;
四、五月份,瞅一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立夏;
六、七、八月份,欣赏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长夏;
九、十月份,体会体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秋凉;
到了腊月,放眼望去,感受感受“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寒冬。
公交车成了旅游车,周末,人们暂别县城的喧嚣,坐上西姚的公交车,来这方水土走一走,看一看,漫步在滨湖河堤边,望望辽阔的芦苇荡;垂钓于东鱼河老桥(红卫桥)上,修心养性其乐融融。人们不再攀比,也不再讲究身份和职位,身心健康,精神饱满,远远比物质的索求更重要!
东鱼河大桥上,车来车往,一批人高兴的来,一伙人又兴奋的走。西姚的公交车是我们大鱼台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道风景线,像大多数乡村的公交车一样,方便了咱们村里人,也方便了所有的鱼台人!
西姚,我美丽的家
图文/姚鹏
在山东省鱼台县谷亭镇的东部,距县城8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叫西姚村。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也许县城里的人还没有听说过,只有近邻七里八里的人们还没有忘记有这样一个村子。
她北临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村子靠着湖边,外村人也叫我们“湖里的”。
的确,村子四周湖水荡漾,荷花盛开,气候宜人,风景秀美!怀抱她的是闻名世界的京杭大运河;她又东临复新河,西靠东鱼河,所以,村内村外土壤肥沃,水资源得天独厚,有荷花池,有芦苇荡,还有那醉人的落日夕阳-----
全村总面积占地多亩,人口多人,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农闲时,村民们以编苇席,织稻草袋,养鱼,种藕为副业。
据《姚氏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公元年---年),姚氏由巨野县大姚楼迁此立村。因河东有东姚村,故取名为西姚。
村子有两块地:村内的是水田,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村外的是旱地,我们叫“堰外”,那里可以种棉花,谷类及瓜果;还可以挖鱼塘,种树。堰外是我们的“宝藏”,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去那里转一圈,就没有空着手回来的,大到谷类,瓜果;小到鱼虾,野菜;总是让人高兴而去,兴奋而归。去堰外要撑船渡水的,家家户户都备有木船,一到收获的季节,大船小船来来往往,湖水涟漪荡漾!
村民们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淳朴,勤劳的习惯。天刚刚微明,太阳还在睡着懒觉,他们已经拿着镰刀,扛着锄头,到地里割草翻土了;夕阳落山的时候,他们还恋恋不舍,然后披星戴月,裹着满身的泥土气息,回家烧汤煮饭。就这样,一年四季,年复一年,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
年轻的小伙子们外出打工归来,开始在村子里创业。有的承包土地种蔬菜;有的建厂房做湖产品;最有特色的是,有的在湖边搞起了农家乐,坐着免费接送的游艇来到这里,人们暂别了都市的喧嚣,回归到自然的怀抱,品尝着各种野味;观赏着千里荷花;有的看鱼鹰捕鱼;有的自由垂钓;休息时,还体验着草原上的蒙古包!
宽敞的柏油路已经修到了家门口,人们不再担心骑车很远到县城了,出租车,私家车,时不时的在村中穿梭。新建的东鱼河大桥和复新河大桥横跨在村庄两头,两兄弟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像两个威武的卫士保护着村庄!一个南下,一个北上,把村子里的农作物和副产品运输到全国各地,村民们的勤劳致富,换来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东鱼河老桥依然屹立于村口,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监督着两个年轻的孩子;风吹日晒,雨打霜冻,流水澹澹,荷香飘荡,芦花飞扬,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我爱我家——“醉美西姚”剪影(姚鹏)
作者:姚鹏,网名“在水一方”,山东鱼台人,年出生于谷亭街道西姚村。爱好文学,喜欢写作,生活在农村,抒情于乡土。
往期回顾
大美鱼台——美丽的鱼台我可爱的家
鱼台县委段玉坤作品选读(五)——我的老父亲
赵俊祥摄影作品欣赏——《仙境鱼台》
丁同军——与冬天和雪花的对话
实中美女张仔琳
匆匆又一年
咱鱼台一中有个刘洪灿老师,向刘老师致敬——“你看”
我的教学随笔(二)
今天正式开学了
诗琪作品选读
我的老屋我的家我的榆树我的根(三)/嫂子篇
编委:鱼台县孝贤文风文艺沙龙
投稿邮箱:cwjydtj
.